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国外大学

国外大学

华人留学欧洲有股“陪读热” 跨国“关心”争议多

2014-12-01 11:49:18国外大学
据法国欧洲时报网报道,在海外,有这样一个华人群体并不显眼但无法被忽视,她们放弃自己原本的生活轨迹,到国外从头开始;将家庭的未来筑于千里之外,梦想为孩子打造一个更优质的未来&
据法国欧洲时报网报道,在海外,有这样一个华人群体并不显眼但无法被忽视,她们放弃自己原本的生活轨迹,到国外从头开始;将家庭的未来筑于千里之外,梦想为孩子打造一个更优质的未来……他们前赴后继地来到世界各国,变成了别人口中的“陪读父母”。而从他们嘴里听到最多的,是自己的孩子,及孩子的未来。

  那么,在中国留学生聚集的欧洲,谁最容易被“陪读”?哪些国家可以陪读?陪读又会产生怎么样的利弊?

  高中陪读最流行

  “在孩子出国就读高中的家庭中,选择出国陪读的家长比较多,特别是年龄集中于15-18岁,读私立和公立的走读学生,陪读的家长占多数。”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桑澎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出国陪读家长数量有所增长和低龄化留学趋势的发展有关。

  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本科留学的人数迅速增加。以中国赴美国留学人数为例,2013年中国赴美读研的人数为103427,而读本科的人数为93768人,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另外,高中留学人群也开始急速膨胀。

  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了《2014海外教育特别报告》也有相似结论。新华社称,报告显示,80%的中国富豪计划将子女送到海外接受教育,千万富豪子女留学的平均年龄为18岁,亿万富豪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平均年龄为16岁。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不过,桑澎同时也指出,中国家长跨国陪读的现象并不普遍。因为对于中国每年几十万的出国留学总人数来说,15-18岁这个年龄段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以去年北京市留学服务机构送出学生的人数为例,出国就读高中的学生不足3%。”

  欧洲各国陪读政策有差异:

  子女留学可申请留学签证,而陪读父母在欧洲各国常常得不到这样的“优待”。

  据英国《华商报》报道,在英国,只有孩子在12岁以下的,父母才可以申请陪读签证,第一次12个月,可以在英国延签12个月。12岁以上的父母只能申请探亲签证,一次6个月,6个月到期后必须离境,不能在英国办理延签。

  法国没有为陪读设立专门的签证类型。留学生的父母如果想去探望子女,通常情况下是可以办理短期旅游签证。在法国留学生只要持有效期一年以上的法国留学居留证就有资格邀请亲属来法国旅游探亲。而申请这种法国短期旅游签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邀请人到当地的市政府开具一封邀请信。之后再将这封邀请信寄给家长。

  据悉,欧洲其他国家均只能允许家长申请访问签证看望在外留学的孩子。

  好消息是,欧洲各国最近几年开设了欧洲多国为开设了投资移民的通道,这让富裕阶层陪读有了另一种选择。以英国为例,投资移民的签证政策逐渐放松,投资者可携带伴侣和未成年子女(18岁以下)一同到英国。

  因此,持着投资签证的“陪读”家长则成了很大一部分家长的选择。据有关数据统计,在申请200万英国投资移民的人群中,70%都是出于子女教育的因素。

  跨国陪读利弊惹争议

  一些人认为,家长陪伴孩子出国,主观上可以减轻家长对孩子的担忧,这是跨国陪读的一个优点。

  英国《英中时报》称,来自台湾的Annie陪10岁的女儿于去年来到伦敦,入读某私立小学。Annie早晨7时起床,送女儿上学,下午4时出门接孩子,周而复始。这样的生活尽管略显单调,却不会让Annie对女儿跨洋担忧。

  另外,除了担忧生活之外,控制子女的生活开支也是父母“陪读”的原因。儿子在英国留学的王女士表示,他们并不属于十分富裕的家庭,儿子“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一度让他和丈夫感受到了经济上的压力。她表示,“来英国既可以照顾儿子的生活,又可以‘监督’儿子在金钱上不必要的支出。”

  然而孩子在外、父母陪读的模式似乎也并不能得到被陪子女的“领情”。王女士的儿子对母亲的陪读似乎并不“领情”。他在受访时表示:“我都二十几了,我可以很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我十分理解妈妈疼爱我的心情,但总有种被时刻监督的感觉,不太自由。”

  陪读父母“一手包办”的行为往往也忽略了出国是为了让孩子适应国外生活,达到锻炼孩子的目的。分析人士说,陪读易造成孩子对家长的过度依赖,无法融入当地环境,客观上来说影响孩子独立成长。

  另一方面,陪读也并不一定能得到所有家庭的支持,许多家庭中的老人认为孙子孙女远在国外,会渐渐不如在身边时“感情深”。而且华人父母两地分居也常常让陪读的华人父母深感孤独,甚至造成家庭危机。

  天津《每日新报》发表评论说,把家庭里的一切责任都放弃,只伴随孩子,与家庭里的其他成员亲情会淡漠,产生矛盾也是必然。要不要做孤注一掷的陪读家长?陪读陪到什么程度?自己的家庭情况是不是适合这样选择?承担亲情风险的能力和准备有多大?这一切都要全面考虑,不要一“陪”把其他都“赔”进去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