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时候你可能很正常;留学后你可以能变这样
留学后有没有得了什么样的通病?到底所谓的“留学病”是真是假?
知乎用户
大概是患上了最容易感动自己的矫情病。
拼了一个宜家家具就觉得自己女汉子了,开了一辆Uhaul搬家就觉得自己非常独立了; 赶作业赶各种due就觉得自己为学习付出了很多了,要是一天24个小时里社交+学习+实习/面试挤满了自己的时间表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人生真的要崩塌了。
这些难道不是生活本来的模样吗?
拼一个宜家家具,说实话,和小时候拼乐高有什么不一样呢?
开一辆Uhaul自己搬家,还有人连租Uhaul的钱都没有,只能自己扛着大大的行李箱,一个人徒步十几个街区,手提自己的行李,相较之下,Uhaul已经是舒服的选择了。
最可怕的是留学党们总是大言不惭地回国和家人朋友说:我很独立。我们大部分人很少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给自足,甚至很多人连SSN都没有。我们抵抗异国他乡生活的磨砺的时候,家人的经济支持才是我们如此硬气的理由。
奉劝各位留学党,并不是说牺牲周末去图书馆就是学霸了,也不是说搬运组装家具就是女汉子了,更不会说喜欢看书拍照就文艺青年了,这些事情只能说明你是一个average human being, 普通到不能更普通的人,这就是生活。
哪有什么内心强大,只有命运的大轮推着你走。
Jianchi Chen,立伯塔利安
在美国,留学病主要有两个不同类别。
一个常见于博士生、博士后等大龄留学群体,常见症状就是变得抠抠缩缩,鸡毛蒜皮的小事喜欢说个没完没了。当然,我们芸芸众生的生活就是蝇营狗苟,苟且偷安,也不是说就不能计较生活的细节;但是许多人在锱铢必较的琐碎生活里,丧失了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乐趣和追求,作为谈话对象更是如同复读机,让人心生厌烦。此病症还间或伴发极端种族主义症状,我一般把此症状视为长期疏于思考复杂问题导致大脑退化,把两党政治视为白人黑人站队的结果。
另一种留学病常见于本科留学生以及部分MBA以及高中留学生,常见症状就是无法正视和承认自己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为自己带来的巨大优势,把自己所享受到的优质生活和教育视作中国的常态,总觉得自己“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自己起点比别人高是别人太蠢太懒。这类患者通常会以精英自诩,面对条件不及自己的同龄人时喜欢想当然地鄙视人家,在审视大众的苦难时往往缺乏同情心,偶尔还会嘲讽后者本身不够努力不够聪明。
写完之后反省自己,发现我两种病都有,惭愧惭愧,与诸君共勉吧。
匿名用户
看着周围人出手阔绰、不为金钱所累的生活,常误以为自己也有这样选择的权利。对于不挣钱的学生来说,消费水平、或者说渴望达到的消费水平超出了自己、或自己家庭能负担的地步,算是个坏毛病。
这里消费水平可解释为两方面。
一层,是指吃穿用度。
一次和朋友聚餐,AA后人均六十刀,吓了一大跳。还记得一回到家,我就颤颤巍巍地给爹娘发微信忏悔、自我批评。父母开着玩笑说你不要太奢侈浪费,我知道他们没有什么批评的意思,但我依然内疚良久。这个例子算不得妥帖,可当时看到账单时的“晴天霹雳”和之后持续良久的“不好意思”,真是至今记忆犹新。
另一层,则是指生活方式、人生选择上。
那些不用顾忌学费,想读多少年书就读、想读几个专业就读的人,最是让我羡慕。还有那些可以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想去探索哪儿就去探索哪儿的人。
最让我感到抱歉的是,常常会不自知地在与父母的沟通中流露出对于那些高消费的向往,而这常让父母感觉到压力。“爸爸妈妈的能力有限,只能给你提供这样的条件了。”听到这样的话时,更是会自责,自责自己自以为然地认为家庭理应提供这样的条件,自责自己常常不知感恩只知索取,自责自己让爱的人伤心。
这真是个坏毛病。
至于这是否可以激励自己真地努力学习、赚钱之类的,那又是另一说了。
知乎用户,数学科研,2B青年
选择变得多,而错把能够体会不同选择的机会当作了自己的实力和炫耀的资本。
我所接触为数不多的新到的学生,无一例外是这个样子的:(基本上就是家长或者同学说你们XXX有个XXX刚到你学校我把微信给你你和他聊聊呗,我茫然地‘哦”。。。)
不知道选什么专业,随便选的专业自己在高中根本没有接触过,高中换了不少AP学分自以为非常厉害(AP的难度真的低),虽然嘴上说着很愁不知道自己想选什么,但是不愿意下决心去学好某门课,害怕钻进一个方向就出不来。同时自我感觉非常非常非常好,虽然自己什么都不懂。更重要的是,偶然有朋友把我微信给新筒子的时候,他们和我说话的口气都像是在诘问我。
这个像啥?
像给不怎么懂电脑的人推荐电脑。别人说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推荐游戏本嫌重,我推荐轻薄本嫌配置差,我推荐小品牌性价比的高的本子嫌售后低,最后挑了个在问我之前就看上的一个。
像饭局,点菜的时候随便,但是四川菜嫌辣,江南菜嫌甜,东北菜嫌太粗犷,最后点了个中国菜里绝对没有的可乐鸡翅。
这种是啥?
面对无数的选择,不愿意沉下心来了解其中的几个,浮在表面,坚持用自己的第一印象去评判去判断。这些人不知,很多时候不喜欢来自不了解,专业并非命中注定,而是自己在偶然和必然中入坑,做深之后体会到了快乐;这些人不知,选择权并不是免费的,好的选择,需要自己日日夜夜的努力和思考才能获得;这些人不知道,过来人的建议是宝贵,与其怎么想着反驳,不如好好思考,好好对比自己的想法,毕竟是你主动来找我的,我没有追着你灌输思想,而且选择权在你;这些人不知道,他们不听同龄同辈人的建议,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瞧不起和自己一个辈的人。我已经被无数比我年轻的和我同岁的碾压得渣都不剩,我深知无论年龄,谁都可以是吾师。
刘日华
爱装逼。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在有些留学生眼里,他们自己是这样的形象
然而实际上,在当地人眼里他们是这样的形象
跟外国友人说话时,他们以为自己是这样的形象
在实际听他们说话的外国人眼里,其实他们是这样的形象
在外国呆过的都懂。
看来大家看得挺欢乐,我就在提供点素材吧。
相信在海外留过学的人看见下面的东西脑子里总能想起某个傻逼,哦不,同学。
1. 喜欢跟你说他和某个当地人或者欧美国家的留学生A关系巨铁,但是A表示Just so so.
2. 在Facebook,QQ空间等地天天刷状态,尤其喜欢谈自己和外国友人谈笑风生的事情,还艾特一大堆人,最后别说评论了,连个like都没有人点。
3. 天天吵吵嚷嚷着说自己这么优秀怎么还没对象
4. 跟当地的同学谈了点私事就觉得和那个人成了知心朋友了,大言不惭地跟你说,你也该交点朋友了。
5. 自己出中介租了个房子就要“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
6. 回国之后说自己真是不适应,收银员递钱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说句谢谢;乘扶梯的时候自觉地站在左边;在大街上吃东西不由自主地收垃圾。咱有素质的人在一群没素质的人里面活着就是不自在,嚎~~就跟这个题目下的某些答主似的
我真想问问这些人,你们出国之前是多没素质?
关于“变成”的推荐阅读:
由于后台最多设置200个关键词,所以无法调出文章,请将题目发给主页君
《在美高做到这四点,保你顺利进入理想大学,变成CEO赢取白富美》---回复顺利调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