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申请无非是场精致的自我营销
哈佛大学每年在中国只录取个位数的学生,所以有很多童鞋很好奇这些被哈佛录取的人到底哪里厉害,他们又是怎么申请上哈佛的?今天来听听哈佛大学在校生讲述他在申请哈佛路上的感悟,很有深度。
大概两年前,我在学校门口的电子屏上看到一条告示,庆祝某学长考入常春藤名校。负责电子屏的老师大概没有看出什么问题,但在很多学生,尤其“出国党”看来,这则消息则颇为滑稽——因为美国大学根本不是“考入”的。要知道,考试在美国大学的申请中不仅不代表全部,而且有时也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美国大学招生时采用的,是一套复杂的,与国内迥然不同的系统,其考察因素主要包括考试成绩,课外活动,申请文书和面试。一个美国大学申请者首先需要在他的高中阶段完成课业学习,参加美国权威教育机构组织的考试,比如托福,SAT和AP,并且组织他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到申请季来临,他需要填写一套申请材料,这套材料会涉及到他的成绩和课外活动,与此同时要求写作申请文书,也就是介绍自己或者阐述为什么自己想要进入某某大学的一系列文章。
许多人认为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更人性化,但也有人批评它更容易弄虚作假。不过在我一路申请下来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种评价体系比国内的高考制度更“市场经济”。高考制度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它有一个既定的统一体系,学生们无需也无法改变这个体系,而只要按照这套体系的要求把他们该做的做好即可。国外大学的申请则只有一个大框架(即申请材料的组成形式)而毫无体系可言,因此基本属于自由发挥。没有人会告诉你该做什么,你必须自己为自己负责。不像参加高考的学生只用把试考好然后坐等大学录取,“出国党”们必须主动向一所一所的大学推销自己。他们必须像走街串巷的推销员一样自己决定要敲哪些大学的大门,敲开门后要怎么向大学介绍自己,在介绍的过程中要强调哪些方面。申请美国大学,归根结底就是一次营销。
考试成绩在这次营销中确实重要,但并不一定是最关键因素,就像在推销一个产品时,产品价格确实会影响消费者的决定,但消费者同样也会关心产品的性能,实用性,美观性等其他因素。如果一定要给出具体数字的话,我认为分数在申请美国大学的过程中占的比重大概是20%-30%。不过对于不同大学,这个比重往往差别相当大。美国文理学院排第二的阿莫斯特,据说录取的绝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是SAT2300以上,托福115以上。但同样是一流大学今年就录取了一个SAT2120的中国学生。我还知道一个美国学生以1900的SAT成绩录取了杜克大学。她之所以被录取是因为长期致力于一个医疗项目;杜克不仅仅给了她全额奖学金,还为她的医疗项目提供了每年数万的经费。与之相比,哈佛似乎是比较“分控”的学校,有传闻说SAT小于2250的大陆申请者一般会被直接剔除掉。不过我相信哈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申请它的学生实在太多,而且其中SAT高分甚至满分者不计其数。对于这样一所大学来说,SAT2250的线其实划得并不算太高。
标准化考试
关于标准化考试,我有三点心得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是单词。现在市面上托福和SAT的单词书很多,但并不是每本都实用,我个人比较推荐无老师镇魂单词(网上可以搜到的一套免费托福单词表)和猴哥SAT词汇蓝宝书。这两本单词书都与考试内容高度接轨,既覆盖了绝大部分托福、SAT考察词汇,又没有太多考试根本不考的废词。背单词一定要有规划,定下一个精确到天的量化目标,这个目标不一定要多大,但一定要持之以恒。此外,一定要把单词书多背几遍强化记忆。
第二是阅读。美国考试的阅读题很强调逻辑理解,在通读文章时一定要有整体思维,把握住作者的行文思路,甚至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作者,边读边思考如果由你来写下一部分你会写什么内容。如果下文和你想象的一致,则说明你对作者的思路把握得很准确。反之,你就有必要重新梳理下文章脉络。在有宏观把握之后,再结合具体题目精读文章的重点片段进行答题,基本八九不离十了。
第三是口语。很多学生口语差都是因为说的太少。虽然他们无论语法,词汇还是语音语调都没有问题,但一张口就紧张,想好久才憋出一句话。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一种很好的练习就是自言自语。每天可以抽十分钟对着镜子不断说话,要求语速一定要快,并且一定要不停说下去。内容并不重要,说自己的生活,想法都可以,实在想不出来就用英文说“我实在想不出说什么了,真是太尴尬”也行。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高强度的训练让你可以不加思考地直接用英文表达思想。
课外活动
申请材料的第二部分即是课外活动。很多人以为课外活动就是用来展示一个学生“品学兼优”,“素质教育”,或者有“领导力”,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如前所述,美国大学的招生非常自由自主,没有什么既定的标准。他们既不会“唯成绩论”,也不会“唯领导力论”,因为他们希望学生具备多样性,展示真实的自己,而不要像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有领导力固然好,参加学生会工作或者组织支教也确实是很有意义的活动,但这些并不是优秀人才的唯一标准。如果一个学生精通计算机技术,能够入侵美国政府的网站或者开发出用户上万的应用程序,那即使他从没参加过学生会或者辩论比赛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美国大学招生的标准并不在于“品学兼优”或者“有领导力”,而只在于“有能力”,至于这种才华的表现形式,并没有固定的要求。能演奏帕格尼尼的随想曲,进入交响乐队到各地演出算是有能力,组织大型募捐活动为灾区筹集善款算是有能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读遍名家典籍也算是有能力。美国大学会兼收并蓄地接纳这些学生,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在将来能有所作为甚至改变世界(当然,这首先要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希特勒也很“有能力”,而且确实改变了世界,但相信他进不了哈佛)。
课外活动重要,就在于它往往能比考试成绩更能展示出一个学生的能力。
文书与面试
如果说课外活动检验的是申请者的能力,那文书和面试检验的就是申请者的潜力。这也是很多美国大学最看重的部分。要知道大部分学生在申请时并没有取得多么惊人的成就(至少相对于他们的父辈而言),但这或许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得到足够的机会。这时,招生官就需要从他们的文书和面试中寻找他们还没展现出的实力。比尔·盖茨在申请的时候也许只是在车库里捣鼓过几台电脑,但或许他的文书充满了他对计算机的热情和对科技影响力的憧憬,让招生官相信他会在未来领导一次数字革命。罗尔斯也许在学生时代并没有创立自己的社团或者在学生会担任要职,但也许他在面试中体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见解,让普林斯顿大学确定他会成为影响整个20世纪的哲学家。
因此,在申请文书和面试中最重要的就是展示真实的自己——你有什么热爱,你有哪些思考。我认识的一名哈佛大学学生曾经在招生办公室实习。她曾问哈佛的招生主任哪篇申请文书让他印象最深刻。招生主任的答案是一篇关于物理的文书。在这篇文书中,作者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物理联系起来,试图用物理解释他看到,听到的一切。这篇文章让人相信这名学生真的陶醉在物理中,能从中发现生活之美。
美国大学申请系统的优点在于它能接受多样化的人才,但缺点在于它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推销能力。如果你是一个实干家,或者一个严谨的科学家,没有什么口才和文采,那你很可能被这个系统所埋没。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选拔机制其实体现了美国社会重商业的特点。把这套系统直接移植到中国,则会面临也许远超高考制度的问题,比如弄虚作假(可以想象代写文书和虚假课外活动将会漫天飞舞),以及有更多走后门的机会(因为大学对学生的选择相当主观,难以监管)。但无论如何,它对国内的教育制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人才的培养绝不是让他们沿着一条规定好的路线走,而是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的道路。
by 兰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