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前校长 没有文化的根海外华人也不自信
昨日上午,嵩山论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系列讲座开讲。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兼东亚研究所主席、香港大学前校长王赓武,作了题目为“父母在,不远游——海外华人的文化传统”讲座,阐述“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论语》里古老的话在海外华人间的影响。
文化是魂
中华文化在海外由男性传承
王赓武说,中国自宋代以后,“商”和“士”逐渐靠拢,大量经商人士学习并遵从儒家文化。元代前,民间商人可以自由出国经商,但由于明清实行严格的海禁,闽粤商人出海,在当时属于违法行为。一直到19世纪,由于广东、福建等地的大量劳工出国到东南亚一带,才在当地形成华人圈。
他说,由于当地本土文化相对薄弱,中华文化很快占据优势地位。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是完全靠男人完成的。
本来,一种文化的传承,需要以“家庭”为单位,男女都有贡献,但中国出去的一般都是男人,他们和当地的女子结婚组建家庭,他可以通过他的孩子传承中华文化,比如饮食、礼仪、节日、风俗习惯等,但这样有个大问题,就是语言问题。“母语”极其重要,母亲和孩子的交流是最自然的,孩子最容易学会母亲的语言,这样过了一两代以后,孩子的汉语基础就失去了,学会了当地的语言,但是这种儒家的思想却保留着。19世纪后期,大量华人出去后,在当地办报,也形成新的文化传播方式。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东南亚华人聚集地,即便是当地不使用汉语,中华文化依旧能强势保留几百年。
文化是本
传统文化让人“认祖归宗”
王赓武说,这种文化的强势,能让哪怕是一个从没接触过母语的华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他讲了个故事,以著名学者辜鸿铭为例。他的先祖自18世纪中期从福建搬到马来半岛,19世纪中期辜鸿铭出生,他母亲是葡萄牙和马来半岛混血血统,他小时候到英国念书,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都非常好,后来他回到马来半岛后,发现当地在殖民统治下,一点地位都没有,就开始学习汉语,读《四书五经》,结果成为一个坚定的儒学思想家,后来到北京大学当拉丁文教授。他的思想非常保守,当时在“五四运动”以后的“西化”背景下,他显得格格不入,被认为“落伍”,但他在海外生活过,知道西方文化的长处和不足,一旦他回归中华文化,就坚守到去世。
另外,就是曾任厦门大学校长的林文庆。他从1921年起在厦门大学担任十几年校长,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留。他出生在新加坡,吃着洋餐长大,骨子里却真真切切地认同中华文化。
文化是根
文化“父母”在,华人不“远游”
王赓武说,“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对文化的影响,值得好好研究。“父母”,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指自己的家,代表着乡土和传统。现代人的“家”的概念和以前有所不同,在一定意义上,“父母”也代表华夏文化,只要华夏传统文化在,海外游子就不会脱离这个文化范围,去追求别的文化。
长久以来,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尊敬,值得永久维护,但如果传统文化本来就变质了,或者模糊了,“父母”在不在,已经不清楚了,他们就会不停地接受别的文化,就失去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对外来文化的抵抗力,他们在文化上的自傲就是,我们是华人,有家乡,有乡土文化,如果失去了,他们的自信也就失去了。
王赓武说,如今这个时代,走出国门的华人越来越多,到底该如何维护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敬,如何让他们加以传承,这和中华文化本身的未来,是密切相关的。
相关新闻
孩子想学什么
要有自主权
北大教授谈教育:
孩子想学什么
要有自主权
昨日下午,在嵩山论坛系列讲座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讲了当代文化教育。他的观点,引发了台下听众的阵阵掌声。
观点一
小孩少读点书,多去唱唱歌,踢踢球,幼儿园的孩子就应该纯玩。就算他发现一些书,也要看看是否撞到自己的兴趣点上,喜欢就读,不喜欢就不读,大人不要干涉插嘴。作为成年人,向孩子提供的全部帮助,就是完全听凭孩子对哪种信息有兴趣,让孩子听从内心兴趣的召唤。
观点二
一些大学毕业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就是教育的严重受害者。一个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本来应该越来越知道自己喜欢学什么,教育的本质是教会自学,而不是“跟着我学”,现在往往本末倒置。
在《论语》里我们会发现,“教”这个词出现频率是个位数,“学”却有几十次,和民间俗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高度契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寻找自己的兴趣、能力的方向,如果他对此一无所知,那是教育最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