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需重视教育中“第一手知识”带来的体验
虹野:需重视教育中“第一手知识”带来的体验
文/虹野
一个人,一辆自行车车,扬州大学大一新生杨琬滢,从黑龙江独自骑行2465公里到大学报到。顶着酷暑风雨,经历体力不支、轮胎戳破……她说:很多事现在不去做,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无数想放弃时刻,都咬牙挺过来了。(扬子晚报,9月19日)
看到这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一下子就蹦出了脑海。自古以来,读万卷书可以说是为了使得自己才识过人,走万里路则是理论结合实际。结合教育理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则有了更新的意义的。
当前教育大都属于书本知识,属于间接经验,学生很难体会到数学家为了论证某个命题的热情,也很体会物理学家为了某个现象的普遍规律而不断重复试验的执著,也很难体会到政治学家在社会活动中的激情和奉献,也很体会到诗人在写作中的情感的迸发……
教育中直接经验的缺失,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少了很多很多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体验。根据心理学知识,我们知道2-18岁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间接经验使得学生掌握更多他人的知识,但是情感的体验、意志的锻炼则更需要学生亲身体会。
或许有不少人觉得一个女学生“千里骑单骑”太不安全,觉得不可取。但从“人生体验”来讲,却是人最宝贵的“直接经验”。这是任何书本知识都无法获得的。无论读多少书,都无法体验到那种千里独行的孤独、恐惧,以及对孤独恐惧克服的那种意志;无论读多少书,都无法直接作用到人的人格成长和意志成长。
在我们学校教育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第二手知识的时候,也要注意到人的第一手知识——直接经验对人的影响。相比第二手知识来说,人的直接经验却有时间的限制。我们学习几乎任何学科和科学知识,都可以缓缓,放一下并不影响自己以后继续学习,总是可以学会的。但是直接经验则不同,同样的行为在不同时间阶段的人生体验是不相同的,所以说,“人生体验,只争朝夕”。
在这里我是支持学生勇于参与各种“体验性”活动,这种体验弥补当前学校教育侧重间接经验的传授,忽视个人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培养的弊端。当然体验性教育不一定非得是“千里走单骑”这样壮观的事情,可以是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点点滴滴的事情,各种亲自动手的操作性学习都是一种人生体验,都是学生发展的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在学生的发展中,那就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了这个店”,这需要我们课程设计之初就应该无比重视的。(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
- 上一篇
广东宣布5年投入35亿元重点建设东莞理工学院!
昨天,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政府和东莞理工学院召开了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个超级重磅的消息:宣布在未来5年内将投入35亿元将东莞理工学院重点建设成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其中广东省和东莞市将支持20亿,东莞理工学院自筹10亿,社会支持5亿元,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将晋入本科院校不过
- 下一篇
武大版2015年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排行榜发布
日前,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评价对象遴选于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收录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2836所学术机构(含1773所大学),该报告公布了5类35个排行榜。 在武大版今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