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屠呦呦诺奖对当前学术界的两点启示
虹野:屠呦呦诺奖对当前学术界的两点启示
文/虹野
屠呦呦通过青蒿素的发现获得了2015年医学奖,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更因为其是“三无科学家”更是让不少人把矛头直指当前科研生态。认为当前科研生态很是恶劣,同样也有人认为不应该那屠呦呦的身份来透视整个科学界。
在这里笔者还真的需要就屠呦呦诺奖的事情对当前学术界的一些问题说道说道。
首先,诺奖鼓励首位发现者和创造者。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外国人的眼睛里,诺奖归属毫无争议。但是在国内评奖过程中,则是职称越高、学术权力越大获得的荣誉就越多。这种现象在国内并非罕见,以至于学生做研究,导师挂名第一作者也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在申请项目的时候,有些比较好的研究项目被那些学术大鳄抛开项目申请者,直接拿走自己研究也是常有的事情。在我们的科研体系中,原创思想很难得到尊重,甚至大家普遍认为一个项目成果出来了,添砖加瓦的功劳不比“设计师”小多少,更有甚者会认为,如果不批准再好的创意都不可能实现的。正是这种不尊重原创的学术生态,才会导致我们的学术研究出现“新闻化”,出现一个新的思想,立刻跟风,手快则有,手慢则无。原创者还在为自己新的思想的发现之后,稍事休息的时候,自己的思想已经变成了别人的成果了。
在当前追求创新的大环境之下,“跟风式”科研就是创新程度高低的风向标。
所以屠呦呦的诺奖是个人奖励而非集体奖励,则是对创新的最大肯定。
其次,屠呦呦作为一个“三无”科学家,对于当前项目申请动辄博士学历、留洋经历和SCI文章多寡来评定,确实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当然也有人担心,我们不能因为屠呦呦“三无”的身份来否定整个科研体系。SCI和留洋学习对于国内科学发展确实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用屠呦呦“三无”身份来否定也是不应该和不可能的。大家要否定的是用身份地位来决定科研的准入。当前重大科研项目申请大都需要博士学历、教授职称,这直接把很多研究者给挡到门外,这种完全不看项目申请内容的做法,确实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很多科研者的感情。或许现在绝大部分的科研工作者都有了博士学历,但是我们不知道以身份地位作为科研门槛的做法会不会又想出其他的准入方式。
至于有不少人说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像屠呦呦一样不见名利,只要认真做下去或许就会不知不觉中出了成果。但是却也别忘记了科研工作者也是人,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当科研工作者因为身份地位等等科研之外的事物影响了其生计和声誉的时候,其是否还能耐得了科研的寂寞?看看当前的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恐怕就值得答案了。
想让科研工作者安心研究,那就需要有个安心的环境,让其注意力集中在研究上,而不用担心创意被剽窃,也不用担心因为身份地位问题有好的创意也无法继续下去。
屠呦呦诺奖带给科学界的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是其“三无”身份对学术界的生态的反思。我们不能总是让搞科研的人分心于身份地位金钱,更不能让不搞科研的人占据大量的学术界中的荣誉、地位和经费。(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
- 上一篇
US News2016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 中国强势崛起
昨天,美国U.S. News发布了最新的2016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在今年的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上,中国大学强势崛起,清华大学超越麻省理工学院跃居全球第一,浙江大学也高居全球第四,哈工大位居全球第七,在全球大学工科排名前250名的大学中,中国内地大学占据了其中的37席,中国
- 下一篇
北京大学将建全球首个马克思楼 计划2017年建成
北京晨报讯(记者 郑 超)北京大学昨天宣布,10月10日至11日,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全球第一座以马克思名字命名的“马克思楼”预计本月动工。 据 介绍,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是社会主义在一国和多国取得胜利以后,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国家举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