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中国大学

中国大学

大学排名是“消费指南”?看待排行榜要有定力

2015-10-21 18:39:34中国大学
目前比较出名的大学排行榜有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榜、QS世界大学排行榜和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世界大学排行榜。 新闻回顾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日前公布的最新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出人意料地排在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之前,成为全球最好的工

  目前比较出名的大学排行榜有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榜、QS世界大学排行榜和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世界大学排行榜。

  新闻回顾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日前公布的最新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出人意料地排在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之前,成为全球最好的工程类院校。

  实际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名显示,在全球最好的750所大学中,中国占了65所。另外,在该榜单的10所亚洲最佳大学中,中国占了5所。

  每次国际大学的排行榜榜单出炉,都会引起一番热议。

  排行榜对于高校的办学者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天津大学日前举办的“大学校长圆桌会议”上,校长们都表示,大学排名的高低实际上影响了学校资源的获取。

  大学排名诞生30余载

  考生想有针对性地了解学校,进行多校比较,排名无疑受欢迎。大学排行榜,最初是因本科生和其父母的关心应运而生的。

  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开始提供美国大学的排名为国内参考,接着有40余国相继建立了大学综合排名,旋即再发展出针对各国大学的世界排名。有关商学院、MBA、教学品质和校友毕业后表现等排名发展得比较晚,却由于贸易和资讯全球化的关系而变得更具影响力。

  我国的大学排行榜是近年发展起来的。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大学研究中心,通过网络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多指标全球性大学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基于学术表现的客观指标和第三方数据,对世界前1200所院校进行排名,并公布出学术排名前500强。因其对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情有独钟,以及对《自然》和《科学》两大科学期刊的重视,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一直被指过度偏重理工领域。欧美学界批评这一排名忽略了有关院校的整体风气及学生素质等其他重要的指标。

  各种排行榜的侧重点不同。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学排行榜,采用教学、科研、知识传递、国际视野四大方面的13项指标,来衡量大学的综合实力。2009年之后,重新调整了其排名所依据的准则,并以“具公信力、透明度及精确性”为目标。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全球学习英语的人口最多、英语对国际的影响力最广泛,所以英语系国家的大学院校比较注重大学排名。而非英语系国家的众多欧洲大学,如法国和德国高校,由于英语并非为发表其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语言,所以将之纳入目前以英语为主流语言的世界大学排名榜内,实未达客观标准。此外,大学排名的标准项目内,特别是有关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指标,由于需要本国的语言、文化、历史、政治、商业、社会等特定背景参考,渐渐发展出另外以社会科学为主的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等更细腻的评鉴。

  饱受置疑但不可或缺

  时至今日,大学排行榜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排名。

  排名对高校招生和声誉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排名的价值也愈来愈被高校管理者所重视。各国排名居前的名牌大学和具有特色的新兴大学,常获得政府巨额的教育补助和优秀学生的青睐。定位不明确并排名居末的大学,其学生来源和优秀学生比例则可能逐年下降。排名对于大学的形象推广与其国际合作对象的营销上,有着深远的重要性。根据一项国际调查,57%的受访者说,机构的排名影响着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科学家是否愿意与他们合作;而34%的人认为排名将影响着学术或专业组织是否接纳他们为会员,例如:各大学会考虑、参阅排名,来决定与哪些机构合作。

  对于学生而言,国际研究显示,优秀学生认为大学名列前茅,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更优厚的薪资结构和社会地位。

  几乎所有著名的大学排名,如《普林斯顿评论》年度大学排名、《福布斯》大学排行榜等,大学并没有义务配合参与。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学排名逐渐变成了不可或缺的“消费指南”,同时也成为高校间进行校际对比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促使大学排名发挥应有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华盛顿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于2004年发起成立了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并讨论通过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质量原则和操作范例——即“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柏林原则”,对排名目的、指标设计与权重分配、数据收集与处理、排名结果公布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虽然“柏林原则”为高校排名提供了方法和流程方面的标准范式,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同高校排名仍有自己的侧重点。在参考指标和权重方面存在差异。

  各类排名指标繁乱,由于排名结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其客观性、公平性也饱受置疑。立体的学校经过排名的线性简化,是否仍具有代表性?排名目的、指标体系、统计方法等任何一点改变,都会对最终结果造成冲击。因此,学校还是那个学校,没做任何改变就被贴上不同的标签,普通“消费者”如果不仔细研究排名背后的指标和算法,难免会感到困惑。再加上一些排名机构标准制定得不够严谨,过程不透明,数据不公开,这样得出的排名不但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反而会误导关注者。

  看待排行榜要有定力

  天津大学举办的“大学校长圆桌会议”,邀请了美国莱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17所海外院校以及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8所国内院校的100余名代表与会。

  美国莱斯大学校长李达伟表示,莱斯规模较小,排名上容易“吃亏”,追求排名只会让越来越多的大学趋同,并忘记自己的特质。每个大学都应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无论是大学排名还是学校规模,都与大学精神无关。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也认为,目前同行们最大的任务是保持大学的多样性,而不是被一把尺子、一种评估或者一个大学排行榜弄得趋同。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说,我们的大学一定不要在“争创一流”的过程中迷失方向,要有定力,有洞察力,要对自己的发展有信心、有意志力,锲而不舍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为之长期努力。

  在发展中要保持“定力”,是校长们的共识。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表示,我们一定要能理解究竟什么是一流。不能排行榜上把你排在一个什么位置,你就断定自己是一流还是什么。“一流”一个最重要的判断是你能为科学、为文明、为你的国家和民族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对此,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指出,大学的确面临许多现实的压力,包括办学资金等。但我们还是需要点“精神”,不管有多难,我们都不能放弃理想。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对“世界一流”也有自己的标准。他说:“一所好的大学,其实你不用去看什么排名,你只要进去和老师、学生谈一谈,听一听他们在想什么、怎么想问题、想什么问题,你就知道这所学校是不是世界一流了。”(来源:北京日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