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抢“先已成传统需警惕
”抢“这个词在我们的词汇中,不是个什么好的意思,代表着硬拿的意思。当然现在的”抢“更多的是代表”抢先“的意思。我们有抢票、抢楼、抢先评职称、抢着过马路……抢先一步,占尽先机。
”抢“,已经深入人心,似乎依然在资源匮乏的年代,一步慢步步慢。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图书馆前上演了数百人通宵排队,抢到免费的图书柜进行倒卖。此时的”抢“似乎已经和过去的物资缺乏不一样了,据悉图书柜的免费的柜子将近八百个,总数应该是够用的。如果流转起来更是绰绰有余。
此时,我们需要分析”抢“的变化了。过去我们抢先评职称,那是因为职称名额有限;我们抢票,那是火车票有限。而现在,我们抢票,那是票贩子要占有更多的票进行倒卖,从中获利。从近期春运可以看到,火车票总量并不少,但是却被这些”抢“票的相关利益者弄成缺票假象,制造恐慌,从中获利。
评职称也变成了身份象征,占着了位置,就不下来了。此时的”抢“不仅仅是硬拿,而变成了霸占和所有了。现在不仅社会上”抢“,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也开始了各种“抢”,抢着发文章,抢着评职称,抢项目……学校科研也好、人文也罢,重在积累,“抢”先不是对 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有利的。有时候慢下来或许更好些。
那么我们需要分析“抢”文化的来源。之所以“抢”那是因为资源缺乏,而资源缺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总量绝对的缺乏,当初的房地产;另一种是认为制造的缺乏,如职称名额,某些地区的名校招生名额,甚至包括火车票……
我们的管理很多时候依然采用的是功利主义、行为主义的管理方式,喜欢通过资源的调配来引导社会个他人的行为。我们想让教师搞科研,就人为调控科研在评职称 和奖金中的比重。正是这种各种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我们产生了事事要抢先的社会心理。更有甚者,随着某些人为的制造资源紧缺的时候,就面临某些人的资源过剩,倒买倒卖这些资源的事情就产生了。我们的医院专家的挂号黄牛党、我们的火车票黄牛党……让抢不仅仅成为了一种社会心理,还成为了获取不当利益的一种行为。
或许我们需要反思和面对”抢“文化背后的各种深藏的问题了。
相关文章
- CCERT月报: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警惕挖矿木马攻击
- 杨宗凯: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
- 河南:2022年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相关事宜提醒
- 安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重要提示
- 首都体育学院2022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12月开始报名
- 广东: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
- 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文化考试大纲(2021版)》的通告
- 李星:“IPv6单栈”已成新阶段的关键词
- 李星:“IPv6单栈”已成新阶段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