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落到实处
今天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社评论员 线教平
今年是纪念“一二·九”运动79周年,再过几天,就将迎来这一日子。每年的这一天前后,全国各地大中小学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重温历史,缅怀先烈,从先烈们为民族、为国家“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奋不顾身里,汲取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挑战未来的力量。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也罢,还是和平年代也好,爱国从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从来只有现在时,没有过去时。所不同的只是在形式和内容上,不同时代使命有所侧重罢了。
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她所面临的挑战更多的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自身成长;不是来自血与火、真刀真枪的敌我搏斗,而是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的人民内部利益的盘根错节;自然,也无法像军事斗争一样,“毕其功于一役”。这就决定了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面对发展中的问题,要解决自身发展中的难题,这也同时决定了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必须采取立足于民族传统、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行为和教育方式。
但爱国主义教育要落到实处并不容易。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国家和民族的多,立足以学生本位的少;强调宏观的多,突出微观的少,甚至于过于忽视个人利益。岂不知物极必反之下,个人主义反而甚嚣尘上。加之市场经济的自利主义泛滥成灾,社会规章和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反而造成了社会公德的沦丧,爱国主义口号的空乏。其实,国家和个人,大家和小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国才有家;另一方面,只有一个个文明有礼、高素质的个人才能最终组成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
另外,和德育一样,爱国主义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做”和“体验”的教育,不和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的爱国主义教育,即便是狂风暴雨,最终难免沦为“雨过地皮湿”,很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界公认,再好的教育也得基于心灵的唤醒。西方有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曾留下名言:一个好的行为胜过一打的教育。普通教育尚如此,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总不能在课堂上讲了千言万语的爱国主义教育,放学了为了赶时间就轻易地违反交通规则去闯红灯。留在口头上的爱国主义教育永远算不上真正的爱国。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教育不需要口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底线做起,遵纪守法,维护社会道德,难道不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