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老人顺利回家背后的冷思考
近日,四川省双流县一名走失老人在当地派出所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平安回家,该老人于11月12日下午4点左右在东升街道广都大道走失,民警于13日凌晨3点钟将其送回家中。在整个寻找老人的过程中,除了派出所民警联合周边力量开展搜寻,社会爱心人士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老人是被一位出租车司机发现后,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民警赶到现场后恰好其中一名民警认出了自己跟这位老人同住一个小区,这才顺利地将老人送回家里。(11月20日中国文明网)
老年人走失,经爱心人士帮助,碰到与自己同住一个小区的民警,才顺利地被送回家。读起来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却带有巧合性。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位老人都能碰到主动报案的好心人士,并不是每位老人都能这么巧合地碰到认识自己的民警,也并不是每位老人都能这么幸运地被接回家。
这个充满正能量故事的背后,却折射出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
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243万,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不妨参照一下我们邻国日本。
日本政府公布的老龄化白皮书显示,日本早在1994年便步入超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14%)行列,到21世纪已进入老龄化“国际最高区域”。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10年”,而进入老龄化社会也被认为是造成“失去的10年”的原因之一。目前,1.27亿日本人口中21%的年龄已超过65岁,到2050年日本老龄化人口比例将上升到40%。在老龄化社会中,赡养一名退休老人需要1.3个劳动人口,具有这种人口特点的社会面临着越来越高的退休和养老费用开支,与经济增长的预期不可调和。日本的老龄化严重影响到了就业,尤其是农业领域,根据《日本国势图绘》的统计数据,目前,65岁以上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占45.6%,50-59岁占20.6%,40-49岁占12.6%,而39岁以下的农业劳动人口只占1.8%。不仅如此,日本的养老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日本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大国中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这一现实让社会本身的存活陷入危机。21世纪初,日本用于高龄者的费用占GDP的7.3%,而用于孩子的费用仅占GDP的0.6%,不及丹麦的1/6, 在OECD国家排名仅列第24位。
除非日本放开它的移民政策,否则,这个经济体很难产生出应有的活力。这也是人们对日本经济前景普遍感到悲观的原因之一。
面对“忽如一夜春风来”的“银发潮”,我们国家是否会重蹈日本覆辙,步日本后尘呢?
“银发潮”将成为现实,走失老人也会越来越多,这对我国面对老龄化人口结构的应对机制形成一种严峻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国家发展的一项重大考验。
如何应对“银发潮”的严峻挑战呢?国家需要全面统筹,从如下几个方面作好:
法律方面,为了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政府不断完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养老保险法、医疗保险法、社会救济法、家庭赡养法、社会服务法、老人住宅法和老年人福利法等专项涉老法律、法规。提高退休年龄,以降低老年人口赡养率、减轻养老金发放压力。
福利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统筹起来,缩小居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的差距,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大力改善和提升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社区卫生院和乡卫生院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率,让老年人老有所医。
市场机制方面,积极倡导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社会化、多层次的老龄产业和老龄服务业的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发展,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兴办,企业或机构按市场化的要求自主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发展“银发产业”,加强监督和管理,国家放宽服务老年人的养老院、医院和其它相关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准入门槛,让社会来承担一部分养老服务,充分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
宣传组织方面,广泛宣传和大力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让老年人权益的到充分保障。不仅要充分发挥社会大学和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带头作用,同时还要广泛地发动社会组织和人士,大力营造爱老、孝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年人。使得广大公民能够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尊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自觉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多给老年人一些关爱。
“银发潮”趋势予悄无声息之中即将到来,我们唯有未雨绸缪。政府要做的是全面统筹,做好充分的应对老龄化的准备,针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及时出台新的措施;全社会要做的是共同积极参与,你、我、他,请自觉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更多走失的老人能够顺利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