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良:2015年高考状元,“我看你有戏”
2015年高考状元,“我看你有戏”
文/翟良
“复习从来不熬夜,每天十点就睡觉,兴趣爱好特别广,从来努力不学习,考前出门玩,平时睡到自然醒,师生关系特别好,游戏玩的比谁都牛。”这是网上疯传的高考状元与普通学生的区别。虽然我们早已不再唯成绩论英雄,但在这场“人生大考”中,高考状元们仍是最受关注的人群。“高考状元的特征到底是怎样的?什么样的考生才有可能具备状元的素养?状元是如何培养出来的?”笔者就以上三个敏感的话题采访了北京的几位教育规划专家。
“高考尖子生之所以超八成人花落清华、北大,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大多是‘来自内心的精神需求’,他们不仅是学霸,还常是竞赛王,同时兴趣爱好广泛,和很多人想象的‘书呆子’不同,乐学是一种可持续的学习行为。”升学网创始人、教育规划专家陈永山说,“从恢复高考开始,状元便与高考紧紧相联,成为高考重要的衍生品。高考分数,定有高低之分,鹤立鸡群者,当属高考状元。”
而人教社课程评价专家李静纯教授却认为,“高考状元”不仅仅是一群学业成绩优异的高中生,他们成功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他们对于高考、对于考试的清醒认识,对于自我和周围环境的分析能力,对于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远远超出了常人,他们在学习技巧、做题速度、心理调整、业余爱好、理想情怀等方面,都有一套独特的状元心经。“尽管状元的学习方法各有千秋,通过学习他们的经验,能掌握正确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之路铺设坦途。”
在李教授看来,要成为高考状元必须要具备高考状元的品质和素养,而这些品质和素养的具备需要精心规划,需要专业引领。“高考状元基本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清晰的逻辑思维、大胆的质疑能力、优秀的修养气质和出色的表达能力’等特征。”
北京市教育督学、课程专家薛家树先生在采访中透露,尽管高考状元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高考状元这一现象本身,依然值得我们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去反思和探究,高考状元的成功一定是与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平时的教育规划分不开的,而教育规划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实施,迫切需要更多的教育机构关注和参与。“很多具有状元品质的学生,因为无法找到突破与名校差距的方法和不清楚职业生涯的规划而无法实现人生理想,这样的学习和拼搏总会留下很多的遗憾。”
笔者发现,这些年在北京,创办“状元班”的教育机构也不少,但他们的初衷是什么呢?升学网创始人、知名教育规划专家陈永山指出,对尖子生来说,如果能在百余天的备考中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并具备在高考考场上会思考、会探究、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现在高考中“高人一头”的关键。“我们在避谈精英模式的同时,也要给‘名校状元班’发展性的探索给予认可和支持,好的学习方法、质疑和探究的精神以及科学、合理的教育规划,就能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信和能力走在人前、站在高端!”
高考状元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很多教育机构为占领高端市场狠练了不少内功,与以往教学不同的是,他们采用“模块课程设置+名师面授辅导+随堂经典讲义+志愿填报及考试心理指导+中考高考领军人物定期讲座+家长课堂”组成的“高考备考流程”。据升学网教育规划专家介绍,这套流程确保备考考生越是临近高考,越能够将个人备考提升到最佳状态。其备考方案优势在于:通过名师的课堂精讲和课后精练,在让学生深刻领会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变课本知识为策略性知识,让学生明确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最终提高学生在高考考场上运用知识网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作为教育规划内容之一的志愿填报却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中学生学业规划设计师王宗琦教授认为,高考是应试教育压力下的素质教育,只有真正的素质教育才能让学生站在高考成绩的最前列,给孩子严谨的学科思维习惯和从容的生活态度,才是真正把孩子培养成高素质国民的主要途径。
作者简介
(东方卫视翟良成长故事片截图)
翟良,不是纯粹写诗的人,因饿肚时从不写诗。与孔老夫子是老乡,3年建筑“小工”,5年机关“长工”,3年教育部“另类农民工”。写东西喜“乱炖”,诗、散文、小说、剧本、新闻、论文“一锅煮”,就是传说中的“杂家”。出版文集三本,很窝囊;成长故事上央视,很蹊跷。现活在天安门旁,意外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