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高考动态

高考动态

高考失利要复读高四复读生如何才能完成质的转变?

2015-07-07 17:28:13高考动态
  在复读这一年,复读生首先应明白自己的优势与问题所在,正确认识自己,然后再为自己的复读生活做一个计划,整个学年,依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学习。  与普通高三学生比较,复读生已经

  在复读这一年,复读生首先应明白自己的优势与问题所在,正确认识自己,然后再为自己的复读生活做一个计划,整个学年,依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学习。

  与普通高三学生比较,复读生已经学完了整个高中阶段的课程,从知识储备上看,他们知识相对丰富,具备一定的临考经验,在状态上把握较好;不用参加会考,可以全力以赴应对高考,更了解自己的强、弱科目。低分复读生在学习方面的缺点表现比较突出,高考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本身领悟能力需要再加深、巩固,这一缺点是不容易弥补的;由于学习不认真,荒废学业而造成的复读,虽然成绩提升的空间较大,但是由于已经形成了知识的断层,所以需要下工夫补上。

  部分复读生对以前的学习模式产生了惯性。很多复读生在学习方面都存在某方面的不足,如基础知识有漏洞、学习方法不得要领、应试技巧不足等,这些都需要不断改正。

  眼高手低是很多复读生的通病,老师一讲就会,下课就忘。因为老师讲的部分内容,复读生在高中阶段都有过接触,感觉接受起来相对容易,并认为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下课后,缺乏对知识的梳理、总结、消化。在做题时,这一问题就表现得非常突出。

  在复读班开学的前3个月里,很多学生表现都不错,学习劲头很足,但以后,就会有学生渐渐分心,这一点主要集中于部分低分复读生。在入学的前3个月里,高考失败的压力还没有淡去,同学们对待学习也非常认真,渐渐地,个别同学就会放松自己,认为复读也不过如此。在这个时候务必需要负责人的管理老师保持耐心,要学会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给予沟通疏导,防止疲惫期进入后偃旗息鼓。


其实,高考失利去复读,真的很合算!


  90年代以前,为了使复读生与应届生在高考上能够公平,各地程度不同对复读生采取一些限制性的措施,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对复读生采取减分的政策。记得当时山东是对复读生的总分先减去20分后再参加录取。这既是为了使应往届学生高考公平一些,也是为了限制学生复读。到了90年代以后,这些做法被国家逐步取消。应往届同一标准参加高考尽管有些不公平,但这是合法的,记得在93年一次研讨会上,国家命题中心一位副主任说,高考招生不是单纯面向在校的应届生,而是面向符合高考条件的所有公民。所以限制和减分都是不合法的。并说,我们的高考无论怎样命题,复读生都永远占便宜,没办法!


  复读一年,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能力进一步提高,多一次高考考场上的经历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的同事们都深知这个道理,有不少的人在自己孩子高考或录取不理想的情况下,欣然采取复读(山东复读一般不收复读费),复读生来年高考大多提高幅度很大。一些学校和县市区还把招收复读生甚至动员学生复读当成提高升学率的措施,叫做“一抓二炒”,所谓抓是指抓好应届,所谓“炒”是指抓好往届。在有些县市区,高考本科上线的考生中,应届和往届的数量几乎是平分秋色。尽管学校这样不择手段“炒”学生是为了追求升学率,但又确实为考分低的学生提供了再次读本科的机会,也使得那些高考不理想的较有实力的学生,在第二年圆了他们上211和985名校的梦。


  当然,复读也并不都全是优点,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他往往会造成考生与家长的心理负担和一年的煎熬。心理负担过重的考生又难以正常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假设考生和家长没有太大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复读绝对是一件最最合算的事情!


  这里并不是有意号召同学们去复读,只是想告诉那些正在复读的考生,完全没有必要去承载那么重的心理负担,也不必为上一年高考的不愉快耿耿于怀。告诉你们,那些与你们一起迎考的应届生们,有多少人在羡慕你们甚至嫉妒你们呢!但那没有办法,谁叫国家政策允许呢?现在国家不但允许复读生参加高考,而且只要符合条件,高考完全没有了年龄限制。


当然,高考复读也有反对者,比如史金霞老师就发出了:高复班,谁的劫难的慨叹!

案:这是我十年前所写的一篇评论,当时,署名“明思” ,发于中国教师报。

  十年过去了,在那些动辄以几千人升学作噱头的超级学校(高考工厂)里,高复班仍然炙手可热。

高复班,谁的劫难?

史金霞

  高招专科的录取工作结束了,高复班里终于尘埃落定。高四生们(甚至高五生们)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所有的鸡肋都不再可能向他们伸出瘦瘦的橄榄枝了,他们将死心塌地再走高三,重堕炼狱,在劫难逃。

  又是十个月的水深火热,对于活泼泼的青春生命,真可谓一场劫难。

  高复班成为大部分小城市的高中高考制胜的法宝,其建设备受瞩目,其发展如火如荼,其竞争愈演愈烈,其残酷有目共睹。然而,残酷的高复班,只是这些复习生们的劫难吗?为高复班的繁荣昌盛付出代价的,还有谁?在复习生之外的,那些因高复班而权益受到侵害的应届生,是否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

  在为数甚繁的县城高中乃至许多地市级高中里,以教学能力、经验和成绩为标准,划分等第,各个学校的老师们都能够分出几个梯队。有的连年带高一,有的可以跟到高二,有的则常年驻守高三。于是,能力的高低、经验的多少以及成绩的大小,就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学科教学上层层欠债的现象就成为常态。高一向高二欠债,高二向高三欠债。在复习班还曾经被明令禁止的那些年月里,欠债到高三为止了。而今,欠债又多了一层高三向复习班继续欠债!本来三个梯队的高中教师,又进化出第四级塔顶:专门教复习班的教师。这些教师往往是一个学校里,各个学科中能力最强、经验最丰富、证书也最多的那些教师,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大部分是学科带头人和教研组长。

  对于年轻教师,这未尝不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随着复习班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资深”教师成为复习班的主打,使他们得以冲破高一高二的门限,晋级高三,倘使第一次成绩还不错,那么也就获得了留守的可能,三两年下去,也就成长为骨干教师了。在高中入学率开始逐年走高的今天,班容量动辄八九十人,一个年级还要达到20轨,高中教师明显匮乏,很多资质或机会还不错的年轻老师,送过一届毕业班之后就可以连续获得送毕业班的机会了。青年才俊的脱颖而出,好象还要感谢复习班的增产啊。

  然而,我们必须问一下,为这种迅速窜升的进化和成长付出高昂代价的人,是谁?是这些再走高三再次领受十个月炼狱之苦的高复班学生的前身——高一、高二和高三的应届生们!

  倘使一个学校能够把每个学科的优秀教师(任何一所县重点高中,每个学科都会有几个年富力强的优秀骨干教师)合理配置到高一高二高三去做年级备课组长或者学科带头人,以老带新,帮扶举助,切磋研究,循序渐进,就可以有相当一批资质不错的年轻教师,在高一高二高三里扎扎实实地进步成长并成熟起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的教育者,而非仿佛添加了催熟剂一样,使之在应试的题海旋涡中,变异为强悍的考试机器!而这种可能,因为高复班的异军突起成为泡影。为了完成逐年递增的高考指标,一个学校最现实最迅速的手段,在一年之内就能立竿见影的,就是扩大复习班规模,就是牺牲高一高二乃至高三应届生的长远利益,来迅速达到短期目标!至于以后,以后还继续扩大复习班的规模呀!

  于是,学校成为复习班的圣殿,为了增加高质量的复习生,拉关系做广告八方营谋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高价购买外校外地高分复习生(动用学校专车从家接到学校还不够,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配给单人宿舍);甚至悬赏搜求高分复习生,根据不同分数档推荐来一名复习生奖金若干(有点超女的“海选”意味吧,重赏之下,人民力量大无边);甚至给学校的老师摊派带复习生的任务(比如有的学校就规定,学校老师每人至少推荐两个外校高分复习生,并且到主管校长处登记造册,有完不成任务者,罚!);甚至允诺高一高二的学生,如果能拉来高分复习生,就减免本人学杂费,如果一个高分复习生在我校复习,就减免他也在本校上学的弟弟妹妹的学杂费(请问这样的权力学校是否具备?);甚至为了满足复习班的需求,把原来高一高二的学科带头人直接调配到复习班任课,不但丝毫不顾学生和老师本人的意愿,还美其名曰先保高三以大局为重(什么大局呢,大局不外就是复习班的稳定,就是高考的升学率!)……高考,本来就是高中里边的重头戏,一切为了高考,为了高考做一切,复习班的工作,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异化成重中之重。不必再赘言论证,这种异化的直接受害者,就是学生。

  这样说,丝毫没有敌视复习生的意思,因为他们本来也都是应届生,他们的高一高二和高三就是在层层欠债的状况下度过的,他们享受的所谓特权,其实是他们用青春做代价换来的,他们是复习班异化的直接受害者,但是目前,他们不是最后的受害者。所有的复习生固然都曾经是应届生,如果事情恶化到大部分应届生,都势必要等到做了复习生之后,才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服务的时候,那些应届生们,他们被损害的正当权益如何弥补?向谁清算?

  如果一个学校不再拿出相当于一个年级的力量来备办高复班,如果这一套配伍复习班的优秀教师去培养年轻教师,去带应届班,会改变多少学生的命运,会发挥多么大的作用啊!如果一个学校应届班一本、二本的升学率也能如同复习班那样的高,那又是多少个学生多少个家庭的幸福快事啊,那又将为社会减少多大的资源浪费啊!让我们和莘莘学子一起期待着,期待着告别这种复习班异化成灾的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然而,如果让一个学校为每一个学生负责,那么谁来为每一个学校负责?这个责任,仅靠一个理想的学校、一个理想的校长,是承担不来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