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高考动态

高考动态

明略首席专家张恒亮与晨雾先生关于高考志愿的对话

2015-09-21 14:16:16高考动态
缘起:张恒亮发文《高考知分报志愿没有悖论》 高考知分报志愿没有悖论——驳北大招办主任的志愿模式论 张恒亮 日前,北大招办主任秦春华先生在《光明日报》上撰文《高考知分填报志愿方式的悖论》,指出考后填志愿和平行志愿的种种弊端,应当说,事实上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的,但在如何革除

  缘起:张恒亮发文《高考知分报志愿没有悖论》

  高考知分报志愿没有悖论——驳北大招办主任的志愿模式论

  张恒亮

  日前,北大招办主任秦春华先生在《光明日报》上撰文《高考知分填报志愿方式的悖论》,指出考后填志愿和平行志愿的种种弊端,应当说,事实上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的,但在如何革除弊端完善志愿填报模式上,秦先生提出的方案却是实行考前填志愿的模式,这的确让人费解。

  秦先生认为,不同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下,考生所面临的信息搜集成本不同。估分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搜集信息的成本是比较小的。他只需要了解自己的平时成绩、排位和自己所在中学最近几年考上某一所高校的人数,就可以做出一个大致准确的判断。而在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方式下,考生仅仅知道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分数是没有用的,他必须要了解全省报考某一所高校的考生数量到底是多少,他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来填报志愿。当一个省市有几十万考生时,某个考生要想了解到这个信息,其成本显然是太高了。事实果然如此吗?其实,对于作为决策者的学生来说,要能针对高考志愿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其必要的信息必须完全充分,这包括了学生的成绩、招生计划、省控线、别人报自己欲报的学校与专业的情况,另外还有学生的兴趣、职业潜能等各种发展要素以及未来人才市场的变化趋势等等,如果这些信息有一项不全,都无法做出科学决策!至于秦先生所说的信息搜集成本,则根本不是学生的工作,而是各省教育考试院有职责向学生提供这些必要的信息。只要各省招生部门切实向学生提供了这些信息,他们还有什么搜集此类信息的成本呢?其次,学生要有调整和试错权,即通过选择多所学校作为第一志愿来确保如果第一所无法录取,再看其他学校能否录取,而不是这所录取不了,就直接打入第二志愿。如此,才能为学生的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而考前填志愿仅仅是知道自己平时所在学校的相对位置和招生计划,其他诸如高考成绩、省控线、别人的报考情况等等统统不知,填志愿时完全依靠猜、蒙,这时不是盲人骑瞎马是什么?这时不仅要求学生学得好,还要运气好,就是高考成绩与自己填志愿时的估计完全一致!否则,考高了委屈,考低了后悔。高考录取从来都是德智体全面考核,没听说还要考核运气?高考后知分填志愿正是在信息透明方面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学生不仅可以知道招生计划、自己在学校的相对位置,还知道了高考分数、省控线,当然录取的确定性就相对增加。但由于无法知道别人的报考情况,所以也很容易出现扎堆和大小年现象,为此,我们推出了平行志愿和实时动态志愿,前者通过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来提高命中率,减少扎堆和大小年,后者则不仅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到无限,而且把最后一个信息,也是最为关键的信息——别人的报考情况,也通过互联网实时地披露出来了!做到了信息的完全透明,于是,学生填志愿的命中率大大提高。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平行志愿与实时动态志愿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实行的实时动态志愿,曾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的高度赞扬!教育部网站也曾发文称赞内蒙古志愿填报模式好!请问,知分填志愿何来悖论?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平行志愿相比于实时动态志愿,在信息上仍然没有完全透明(其他人的报考情况无法获知),选择权了没有达到无限次(只能选择四到五所学校作为第一志愿),所以也是一种不尽完善的模式,只有改革到实时动态志愿,才能彻底地解决学生因为填报志愿造成的升学风险问题。

  至于各高校不满意平行志愿、实时动态志愿实行后学生分数扁平化问题,应当说,这些模式的确存在着学生将学校分成三六九等,低层次学校再也无法招到优秀学生的情形,但这并不是平行志愿的过错,相反正是平行志愿的功劳!为什么呢?平行志愿不就是为了解决高分学生低就或落榜的问题吗?在原来顺序志愿时,由于只能选择一所学校作为第一志愿,如果不幸未中,只能进入到层次很低的学校,这就是许多人所说的低层次学校可以招到高分学生,但这种录取,虽然满足了低层次学校录取到高分学生的愿望,但高分学生却并不愿意进入这样的学校,当学生有了更多理想的选择后,当然就不会选择这些较低层次的学校了。这下,学校不愿意了,说什么录不到好学生,无法推进素质教育了,平行志愿分数优先助长了应试教育了,云云。殊不知,高考场上比的就是分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我分数高,我当然要比你先录取,这是高考公平的核心原则。从理论上讲,填志愿是不应该影响升学的。没听说过录取与否除了比分数,还要比谁会填志愿?现在通过改革就是为了消除志愿填报对学生升学的影响。因此,志愿填报模式改革只是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一高考基本原则真正落到实处而已,至于让学生更加重视分数、加剧应试教育,这不能怪志愿模式的改革,而要改革目前我们的录取评价体系,因为目前我们的评价体系就是用高考成绩说话,而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尚未实行。

  可见,对于志愿填报模式的改革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那种希望用过去的考前填志愿的模式来降低学生升学风险、改革应试教育,无异于缘木求鱼!

  作者系明略学业规划研究院首席专家

  晨雾:张老师,您好!

  从人民网上读了您的这篇文章,此前秦春华的文章我也认真读了。但是就考后知分报志愿(不与平行志愿结合的情况下)问题,我还是倾向于秦老师的观点。您可以读一下此前我转贴秦老师文章后写的点评,和今天转贴您的文章后又写的点评。那是我的观点。

  但是我特别认可您所倡导的内蒙古的实时动态志愿。前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从“Living Lab”看高考志愿填报》,力挺这种方法。我认为这个方法与任何形式的志愿填报方式相结合都是进步。我认为这种方法不能推广不是技术障碍,而是人为因素。

  十分愿意与您探讨。

  晨雾

  张恒亮:晨雾老师:您好!

  看到您的回复,我很愿意与您就这方面进行交流,这样的交流也的确太难得了!愿我们的理性交流能达成共识,以更好的服务于高三学生。

  秦先生的关于考后知分报志愿的论述有一定道理,很多地方也是事实!这点我也是同意的,正如我在文章《高考知分报志愿没有悖论》一开始就讲到的“应当说,事实上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的。”但这仅限于配套模式为小平行或者顺序志愿时,如果知分后实行完全平行或者实行实时动态志愿,则可以有效地革除这些弊端!这一点您也是同意的。所以一概而论知分报志愿就有悖论,这是不准确的!当然,我说的知分报志愿就没有悖论也是不严谨的,但现在的学术氛围由不得我中规中矩,仿佛是偏执狂才能生存,所以就用了这么个比较耸动的标题。在文中,我主要表达了不能同意秦对规避这些弊端的解决方案(退回到考前填志愿),这样只能让信息更加封闭,学生决策更不可能科学化。要解决这一问题,改革只能向前,信息对学生完全透明,给学生无限次的选择权!这就是内蒙古的实时动态志愿模式,知分、知线、知计划、知别人报考情况,然后还可以实时调整志愿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就完全可以避免因志愿填报而造成的升学风险问题。

  另外,您也看得非常准确,实时动态志愿包括平行志愿为什么不能更广泛的推广,并不是技术原因,而是人为因素。

  关于志愿填报模式的改革问题,我曾写过下面几篇文章,也供您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8789f0100hl8w.html

  http://edu.people.com.cn/GB/116076/11284811.html

  期待着与您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祝顺利、健康

  张恒亮

  2013.1.21

  晨雾 回复说:

  2013-01-22 23:45:04

  张老师好!十分高兴与您讨论。

  1.我觉得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是一致的:考后知分报志愿配套模式为小平行或者顺序志愿时,的确存在弊端。关于这一点,连秦春华老师也是承认的。他说:“为避免这种风险,出现了平行志愿。平行志愿的确解决了考生落榜的风险。。。”。但是他说得不太准确,准确地说,平行志愿解决的不是第一平行学校落榜问题,而是落榜后还能被差别不大的第二平行学校接住。真正能解决落榜问题的办法是实时动态法。换句话说,实时动态法解决的是“悖论”问题。因此考后知分报志愿确实有悖论,但是悖论可解。

  2.悖论问题是其他考生报考信息不透明。具体表现在扎堆问题造成考生落榜,这与考前、考后无关。只要不实行实时动态法,悖论问题(扎堆问题)无解。只能靠经验来猜,赌的成分很大。

  3.同意笼统地讲考后知分报志愿有悖论,这是不准确的。但是请注意,秦春华的文章并没有笼统地说考后知分报志愿有悖论。他的最后一段“平行志愿的利弊”就意味着前面说的都是非平行志愿的情况。而对于实时动态志愿,他的整篇文章都没有提过。

  4.关于我说的“实时动态志愿包括平行志愿为什么不能更广泛的推广,并不是技术原因,而是人为因素。”有人说是如果太透明了,权力部门的利益就没有了。我真的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缘由。太黑暗了。但是我无法证实,也无法否认。

  5.不同意您的“实时动态志愿与考前报志愿相结合,这是无法实现的”的说法。只是与考后知分知线情况下相比,结合的深度不同。考后知分知线情况下的实时动态志愿,考生选择一所高校和专业的时候,知道目前有多少招生计划,报了多少人,这些人的分数情况。很容易判断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而考前报志愿结合实时动态法,考生选择一所高校和专业的时候,知道目前有多少招生计划,报了多少人,仅仅不知道这些人的分数情况。虽然无法准确判断被录取的可能性,但是与目前的没有实时动态法相比,对防止扎堆已经十分有效了。北京市西城区每年在一摸考试之后都搞一次模拟填报,公布填报的统计结果(各校各个分数段报考人数),对防止扎堆有一定效果。但是如果与实时动态相比,就小巫见大巫了。因此还不能说实时动态志愿与考前报志愿无法结合。

  6.我多次倡导实时动态志愿。我认为不一定马上推广。但是至少应当可以先在一部分省市试一下。又回到那个问题了:人为因素。这就无语了。

  谢谢您!

  张恒亮

  对考前报志愿模式的再否定

  北大招办主任秦先生主张恢复考前志愿模式后,笔者曾撰文商榷。引得相关人士的评论与点评,我非常欢迎这种学术讨论,这样只会让真理越辩越清楚!下面,就考前志愿模式与考后知分模式的优劣再行分析和讨论,以期引得大家更深入的交流。考前论者认为通过平时成绩填报志愿,可以有效地将考生分流到各人所在的位置,这个初衷当然很好,但可惜的是高校的录取是以高考成绩为准,没有说以平时成绩为准,那么请大家设想一下,有多少人能非常精准地让高考成绩刚好对应于自己填志愿时的那个位置?并且,分数考高了也不行(考高了委屈),考低了也不行(考低了可能落榜)。从实践来看,大多数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要么考高了,要么考低了。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会因为这种方式造成不必要的决策失误。

  那么我们再来思考另一种方式,考后知分填志愿,这时高考成绩出来了,学生可以自己的成绩来比较明确的定位学校,并且有相当的把握被录取。哪些人的什么情况会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呢?其一是平时成绩很好,高考考差了(我们认为这种会埋没人才)。其二是平时成绩很差,高考超水平发挥(我们认为这种有运气成分在里面)。那么,请问,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又是多大呢?这两种失误与上面两种失误(考高了或考低了)相比,哪一种所占的人数更大呢?显然后者出现的概率要远远小于前者。

  如果我们设计一种机制,为了避免小概率的失误而让大多数人在决策时都出现失误,这就是我们所要的目标和真理吗?此外,所谓的由于招不到高分学生就不利于一般高校的发展,这完全是高校本位主义思想,一般高校招到了高分学生对学校来说很好,他们好像是招到了人才,但对于学生来讲,则是高分低就,我们整天研究志愿填报,不就是为了帮助学生避免这一情形吗?另外,分数高的学生所进的学校如果专业不适合、学校不适合,在学校里照样成不了才?将来就业困难,这时高校的面子上也无光吧?这样对高教发展不会有利吧?所以,是不是学校的合适人才,不仅要看分数高低,更要看职业潜能、发展方向是否适合!

  晨雾 回复说:

  2013-01-23 00:15:22

  张老师好!

  读了您这三段话,每一段话我都认可。如果把第一段话与第二段话进行比较,我觉得您在或者是第一段话中夸大了考前志愿模式的缺点,或者是缩小的考后知分报志愿的缺点。

  您说“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又是多大呢?这两种失误与上面两种失误(考高了或考低了)相比,哪一种所占的人数更大呢?显然后者出现的概率要远远小于前者。”

  何以见得“后者出现的概率要远远小于前者”?我的看法是彼此彼此。

  您的第三段话我特别认可。北京市坚持不实行平行志愿,其原因之一,很可能是在保护某几所市属院校 -- 他们能通过二志愿录取到很多高分落榜生。

  张恒亮

  “何以见得“后者出现的概率要远远小于前者”?我的看法是彼此彼此。”晨雾老师,我不赞同您的彼此彼此的说法,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您考前填志愿时,假设以高考成绩580分来填的志愿,那么请问你高考的时候刚好考出580分的概率能有多大呢?我相信不会超过50%吧。反过来,考高、或考低的概率肯定要大于50%。当然,我知道,大家在指导志愿填报的时候,一般都趋于保守,比如高考能考580分,结果填志愿时都以570甚至560为依据来填志愿。这时报的学校都还算达到了目标,最后录取了大家还觉得比较满意罢了。但这永远无法比考后知分时按580分来定位学校更理想!

  下来,我们再来看知分情况下的两种问题,有人超水平发挥,有人发挥失常,这两种情况能占多大的比例呢?能超过50%吗?恐怕不能吧!

  所以,我以为,考前报志愿就是因小失大!为了避免小概率失误结果却让更多的人无法实现理想决策。

  至于您说考前实行实时动态志愿,我觉得在没有高考成绩的情况下,其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高考分数是确定录取与否的最重要指标,而没有在分数信息的情况下,最多是自娱自乐而已。也就是说既然我们都明白知道分数后填志愿的好处,那就勇敢地走出这一步,推动北京、上海等地实行真正的实时动态志愿就可以了。

  谢谢

  张恒亮

  晨雾

  1.您的进一步解释与原来那三段话中前两段说的没有什么区别。没有能够说服我。我的看法,前那两段话定性肯定成立,定量比较还缺乏依据。“我相信不会。。。”、“概率肯定大于。。。”这样的话在需要定量比较的情况下说服力有限。就像我早上出门说,今天的气温肯定低于零下7度 ---- 很难说我说得对不对。

  2.考前实行实时动态志愿在没有高考成绩的情况下,其效果会大打折扣。这个观点我认可。但是不是自娱自乐。每年都有北京家长在填报外地高校或者北京的某些招生计划很少的高校担心碰上大年,但是我帮不上忙。这东西随机性太大。一个偶然的“消息面”事件就能左右家长们的思维,从而影响填报的倾向性。如果有了实时动态,即便是在考前报,也要好得多。

  3.各省怎样制定志愿填报规则,我们无法左右。全国各省志愿填报规则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常常有某省考生家长来咨询一个具体问题,对我来说并不容易。因为要先了解其志愿填报规则,还要了解历史数据。我多半情况只能说抱歉。因此我觉得讨论各种志愿填报方式是有益处的。自己可以有自己的喜好和观点,但是也多了解其他的方法和观点。

  张恒亮

  晨雾老师,谢谢您的回复!看到您说不能同意我所说的情况,我觉得自己是根据常识做出的判断,就像在夏天的时候,绝大多数不会出现零下几度的现象,同样,考前猜分填志愿就相当于买彩票,你说中奖的机率大还是不中的机率大?当然我这里没有最权威的数据支撑,但我想这应当不会影响判断!当然您觉得要有切实的事实数据做支撑,也是严谨治学的表现。我求同存异。

  另外,我想我们做这项工作,听说您还是业务来做的,应当是非常有公益心的人士。那么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广大高三考生在升学的时候不再受志愿填报的影响,而只是比拼各人的德智体诸方面就行了。为此,我们更应当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这不仅仅表现在指导单个的学生通过志愿决策避免其高分低就,更能从宏观上,从政策制度的层面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我在2006年就提出了实时动态志愿的模式,2007年发表在光明网上,当时的题目是《现行体制下,这样志愿最好》http://www.jyb.cn/comments/kz/t20071130_128868.htm

  我想如果我国真正全部实行实时动态志愿时,我们这些志愿填报专家就可以休息了。

  当然对于我来讲,我当时从事这一行并非从指导学生填志愿开始的,而是2003年的大学生就业难,让我探索如何通过升学志愿决策选对专业、选对学校,确保学生学有所成,毕业后优质就业。这就是我经常所说的学业规划。而这并不是大家平时所理解的,通过志愿技巧以低分上好学校。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规划和管理了学业后,实现优质就业,进而提高个人的发展效率。只是到后面,发现志愿填报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因而下决心把这块研究透彻,进而找到真正的完全解决方案。

  谢谢您

  张恒亮

  晨雾 回复说:

  2013-01-25 00:22:53

  1.求同存异好。也许过一段时间想法就会变化。我孩子07年高考,那时候开始研究高考志愿到现在,始终是站在家长角度看问题。看到许多落榜生家长的痛苦,非常痛恨顺序志愿。因此在08年教育部倡导平行志愿的时候,我连续几个月用微薄之力呼吁北京实施平行志愿。但是几年后,我发现自己的想法也有了一些变化,主要是看问题更宽、更深一些,了解了多种形式的志愿填报方式,并进行比较,又觉得平行志愿也未必是最好的方式,除了退档风险无法把握,为了防止退档不得不服从调剂,分数在提档边缘考生常常要牺牲专业选择。而顺序志愿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相比而言,还是倾向于平行志愿。但是与最初的想法已经有一些变化了。而实时动态恰好能弥补平行志愿专业选择方面的盲目。

  2.我与你们这些专职专家不同。我不过就是一名过来人家长。本职工作与高考无关。我就是义务为家长做服务。关于实时动态,我希望能够多些省市的招办能试用。内蒙古没有停下来说明有生命力。同时我也相信会有缺点,所以才应当多试试。

  3.我也注意到您进来发了一些从就业角度考虑志愿填报的文章。我这方面研究不多,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我只想说一点变化希望能引起注意,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是我们的思维发生变化。填报志愿首先大学还是首选专业的老话题又能赋予新的含义。有一个观点正在扩散:专业知识不仅更新换代更快,而且专业知识本身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如果高等教育能够给人以创新精神的学习能力的系统训练和熏陶应成为最重要的部分,而专业知识是相对次要的,因为所有的专业知识都能从互联网上查到。影响到志愿填报就是选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专业越宽泛越好。平行志愿的缺点 ---- 牺牲专业选择的问题也将被淡化。

  这是初步的想法。

  张恒亮

  晨雾老师,您好。谢谢回复。您上面提到的在升学决策中专业越来越不重要,我是不赞同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划定了职业的范围,如果不根据未来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目前的专业范围,那么极有可能导致专业选错,学校进错,进而学无所成,毕业后就业困难。从学业规划的角度来看,学生求学实际上是人才的生产过程,求职是人才的销售过程,在目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一个基本常识就是以销定产,即将来销售什么,现在就要生产什么。而不是说不管销售,先生产再说,到时间出来看能否销售得出去。而决定生产什么实际上就是确定专业的范围或者说学习的领域。只有把这一块定了,然后才来考虑在哪个地方生产(求学的学校)。决不能先考虑在哪里生产(求学的学校),然后才来考虑生产什么(专业的问题)。

  基于此,我将我们一直沿用的先用分数选择学校,然后再来考虑专业的方式进行了流程再造,就是先根据自己的发展要素及未来人才市场的需要确定专业,然后根据专业来定学校,看哪些学校在我们所定专业上有竞争优势,这样就会划定学校的专业或行业范围,在分数分布上从高分到低分都有,最后才是根据分数在上面所选的学校范围中确定目标学校与专业。这种根据专业和分数两个因素来确定学校的方法我们称为“二元定位法”,过去用仅用分数定位学校的方法我们称为“一元定位法”从一元到二元,实际上对应的是升学就业体制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的飞跃!当然这里面要讨论的东西很多,这两天人民网将连载我的《瞄准就业填志愿》《大学专业分析》两本图书,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参考一下。谢谢!

  祝顺利 张恒亮

  晨雾 回复说:

  2013-01-29 17:05:09

  张老师:您好!

  关于升学决策,职业规划,我研究的不多。但是由于为家长做志愿填报咨询,就不可能不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喜欢思考,所以也想过这些问题。我也认真读过您的在新华网上的系列文章《高考志愿知识创新工程专题之一-- 观念的革命:高考志愿从填报到决策》,我十分赞同您的从人才需求市场的角度来分析志愿填报的思想。就像生产一件产品一样,首先考虑它今后用没有用?干什么用?根据用途去决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只不过我们的高校是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进行再加工。

  我说的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有一个正在开始形成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那就是专业知识不仅更新换代更快,而且专业知识本身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因为所有的专业知识都能从互联网上查到。比如对于学习金属材料专业学生的来说,“淬火”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热处理工艺,与“淬火”相关的各种流程也很多、很重要,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过去的大学生需要认真学习,记笔记,参加实践,到了工作岗位才比较容易适应,有时候甚至还要翻阅原来的笔记。但是在今天,你只要在百度输入“淬火”这两个字,成千上万个与“淬火”有关的知识立刻呈现在你面前。这样,在大学学习和掌握具体的专业知识就变得相对次要,而在学习这些专业知识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再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创新思想就比从前更加重要。这个现象影响到志愿填报,在“鱼和熊掌不能兼顾”的情况下,相对而言选择一所综合学术氛围好的大学就有可能比单纯追求一个好专业强。

  1月28日新京报上有一篇访谈文章《“把必须坚持的事情坚持住”》(我的博客有转贴),是孙陶然与一位高二学生的对话,我觉得孙陶然的一些观点非常好。他在回答作为一个企业老板,在招聘时最看重一个学生的什么素质时候是这样说的:看综合素质,不是专业知识和分数。十年之后同学之间的差距主要源于两点,一个是坚持,一个是自我学习能力。这里“坚持”是人的品格素质,而“自我学习能力”在大学形成就非常重要。

  孙陶然在批评我国教育体制最不合理是,让一个人在不具备选择能力的时候做选择,而且很多时候还不能改。比如高中选文理科,考大学选专业,很多人对文理科、专业并不是非常了解,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学什么。像国外大学上两年之后才选专业。

  因此在回答是否一定要上名校的问题时,孙陶然毫不犹豫地说:“能上一定要上。名校最差的系和次名校最好的系,要选择前者。”

  张恒亮

  晨雾老师,您好,我觉得很多人在选择专业问题上概念有些模糊,现代社会专业宽泛化固然是事实,但这并不表示专业选择就不重要,专业宽泛化意味着专业知识的获取相对比较容易,再加上像您所说的“强悍地学习能力”好像就可以无往而不胜了。但请注意,每一个人的资源(时间、精力及资金)是有限的,在人生的特定阶段,你总是要学习相对固定的专业知识,而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学习任何知识,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当然就要考虑在某个阶段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让自己以最小的投入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而不是对专业问题不假思索,主要考虑学校。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个人的发展效率(以最小的投入实现阶段性职业目标,并向理想不断前进。)

  既然要考虑专业的选择,当然就要根据专业来选择学校,看在哪些学校学这一专业才能学好,出去后好就业。再一个呢,我觉得大家也有一个以偏盖全的问题,很多人以综合能力之说否定专业选择的重要性,其实综合能力在很多时候对应的是综合管理类岗位,比如文秘、营销、策划、人力资源管理等,但很多专业性强的岗位比如车辆工程、航空航天、电气自动化、会计、法律等,你能说这些岗位需要的人才对专业没有要求吗?所以,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首先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然后根据就业目标确定专业选择,如果就业目标是综合管理类岗位,当然在专业的选择上可以广泛一些,但并不表示就不考虑专业的选择。在确定了专业的基础上再来考虑学校,看哪些学校在专业上有办学和就业的竞争优势,最后才是分数定位学校。这又说到二元定位法了。呵呵!

  至于您所说的平行志愿不好选专业的问题,我一直持这种观点,如果在某一所学校选不到自己确定的专业,就要降低学校的层次,即可以考虑因为专业来牺牲学校,不宜因为学校牺牲专业。比如我确定的专业是建筑学类,按我的分数进清华没问题,但进清华的建筑学有问题,这时我可以考虑报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总会让自己进入到在本专业上有竞争优势的学校中去。而不拘泥于某一所学校。这就是学业规划指导下的高考志愿决策策略。

  晨雾 回复说:

  2013-01-29 23:24:32

  1.我是在说“专业知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这样一种观点正在形成并发挥着影响,并且在知识更新快速的今天我也不认为它完全没有道理。

  2.如果能够在选择合适的专业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很好的学校,当然是最好。但是现在多数考生家长遇到的问题是在“鱼和熊掌不能兼顾”的情况,受到上述现象的影响,相对而言选择一所综合学术氛围好的大学就有可能比单纯追求一个好专业强。

  平行志愿无法做到“降低学校的层次,即可以考虑因为专业来牺牲学校,不宜因为学校牺牲专业”。就以您举的例子来说,“确定的专业是建筑学类,按我的分数进清华没问题,但进清华的建筑学有问题,这时我可以考虑报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A报清华大学建筑学,B报同济大学建筑学。如果A服从调剂,会被清华大学其他专业调剂录取;如果A不服从调剂,会从清华大学退档一退到底,连B同济大学以及后面的C校、D校都没有机会了。解决的办法只有A降低学校层次填报同济大学建筑学,这样平行志愿降低落榜风险的优势没有用上,A的选择变得特别重要,实际效果与顺序志愿差不多了。

  平行志愿的这个缺点如果受到“专业知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影响下的“首选学校次选专业”的观念影响下,就变得可以接受的了。A报清华大学建筑学服从调剂,B报同济大学建筑学服从调剂就是最佳选择了。考好了上清华建筑学,稍差一些上清华其他专业,再差一些上同济建筑学。把平行志愿的有点用尽了。

  如果能够在附加实时动态法,情况又会变得好得多。

  张恒亮回复:

  ? 晨雾老师,我发现我们的观点越来越接近了,其实就我的观点来看,也并不是说“单纯追求一个好专业”而不考虑学校,我的意思是先选择专业,然后看哪些学校在此专业上有竞争优势,但这时当然是根据分数选择最有可能录取,并且最好的学校了。为什么要首选择专业、次选学校呢?就是要确保自己选择的专业能到达既定的就业目标,如果首选学校,那么有可能就业目标对应的专业不在学校的开设专业内或者不是学校中有竞争优势的专业。就有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败。这正是我一直强调首选专业的根本原因!

  对于前面讨论的平行志愿的问题,根据学业规划的观点我提出两种策略,其一,如果上不了清华的建筑学,我根本就不报清华大学,我在A志愿就直接报同济大学建筑学,以确保录取到建筑学专业并在该专业上有优势的学校;其二,根据先确定的建筑学专业划定学校范围,包括了清华、同济、天大等,我在A志愿报清华,这时我依然报建筑学专业,当然一般可以报六个专业,其他五个都是建筑学类的相关专业,比如土木工程、城市规划、道路桥梁等,然后再填一个服从调配。这样基本上就可以确保自己录取的专业离目标专业不会太远。实在不行,还可以考虑到校后换专业。但请注意,这两种策略在根本上都是先专业、后学校的方式,因为我首先确定自己的目标专业是建筑学类,然后才是考虑清华、同济、天大等等,而不是先考虑学校,根据分数筛选,清华、北大、人大、南开等,只是为了进这些名校,不考虑专业的选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