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国美高考招生增加书法和线描
■曾经轰动一时的喻红素描作品《大卫像》。1980年,喻红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读大一时,被布置要画一张《大卫》,她花了四个星期画出了被靳尚谊誉为“央美史上最好的一张《大卫》”,并且在1981年登上了全国美术素描教材的封面。
■广州美院学生优秀素描作品。受访者提供
■广州美院学生优秀素描作品。受访者提供
今年开始,广州美院中国画学院试图通过变革剔除陈丹青所说的“最讨厌的中国式素描”的习气,在该学院的“教学大纲”显示的47周课时中,包含书法和白描等与中国画基础相关的课程占据了29周,远远超过总课时的一半。广州美院中国画学院基础教研室主任陈侗表示“我希望他们掌握的是描摹能力,而不是凸显体积感的塑造能力”。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梁婉莹
广美国画系大一不画素描写书法
今年开始,他们试图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改掉陈丹青所说的最讨厌的现有的素描习气
走在广州美院中国画学院一年级的教室里,已经不再见到由数十个画架围成两个半圆,画石膏像或者模特的情景,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平放的桌子以及练习书法的痕迹。该学院基础教研室主任陈侗告诉收藏周刊记者,今年开始,他们试图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改掉陈丹青所说的最讨厌的现有的素描习气。
对于这种习气,广州美院教授齐喆也说,自己体会最深刻的感觉是“我在基础部任教时,最怕的就是画人像的时候,模特还没有摆好,学生们已经非常熟练地找好自己擅长的角度或者处理起来容易的角度,例如四分之三正面的角度。”
因此,现在的中国画学院基础部,一年级入学首先上四个星期的书法课,然后是对物写生的花卉白描课程。“这样做并非为了削弱他们的造型能力,相反,我们是希望能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我希望他们掌握的是描摹能力,而不是凸显体积感的塑造能力,包括明暗观念。”陈侗说。
广州美院“中国画学院2015-2016学年基础课教学大纲”如此写道:根据时代的变化、中国画学院的发展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年度对维持已久的课程安排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对“造型基础”理解的扩充和对课程顺序的调整。因此,变革主要是增加了一些课程(例如书法与画论),也适当删除了一些教学内容(如水彩写生),并将毛笔和线条纳入了素描的范畴。
在该大纲显示的47周课时中,包含书法和白描等与中国画基础相关的课程占据了29周,远远超过总课时的一半,这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生和二年级生来讲以前不曾有过,有从国画系毕业多年现在仍然坚持创作的画家表示“难以想象!”
“不能过河拆桥”思想导致变革缓慢
“因为我们老师就是通过素描(全因素)掌握了造型能力,总不能过河拆桥,倒过来反对素描,所以,变革也只能一步步探索。”
无可否认,陈侗是认同潘天寿先生曾经批评中国人物画素描式需要把光影的脸“洗干净”的观点,在广州美院中国画专业任教近30年的他,也坦承中国画教学模式一直在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前的“契斯恰科夫体系”的“全因素”素描到尼古拉·费欣的以“线和擦”为主的素描,再到康勃夫“对线条有克制”的表现性素描,直到目前配合工笔和白描需要的“国画素描”,广州美院的中国画教学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变革。
“长期以来,国画系的模式大概是一年级画全因素素描,二年级基本不画明暗,就画国画素描,有个词叫‘线面结合’,但近五年以来,我们慢慢抛弃光影的素描,也就是把原来的‘国画素描’的训练时间延长了。”陈侗说。
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人诟病当今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变革步伐太慢,有国画专业老师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因为我们老师就是通过素描(全因素)掌握了造型能力,总不能过河拆桥,倒过来反对素描,所以,变革也只能一步步探索。”
培养艺术家,花在素描上的时间太“惊人”
“一个人从准备考附中开始,经过附中、本科、研究生的学习,从几何石膏到双人体,我们培养一个艺术家,花在素描上的时间是惊人的。”
这位老师不但道出了目前美院教育改革的困境,更反映出另一个信息,便是“留校任教体制”。具体哪一年开始实行留校任教,已无从考证,当然,留校任教也绝非美院独有的现象。但我们似乎不难理解,从体制成长起来的“前辈”回到教学岗位上,出现的大多情况也只能如同上述那位老师所说,经验式的教育成了当今美术教育变革步履蹒跚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人称之为“恶性循环”。
而旅美十多年后担任中央美院副院长的徐冰曾称:“一直以来,我们对艺术基础的认识是偏执的,重视绘画基础,而不重视思维能力的基础,不考虑作为需要面对未来的艺术家所应具备的条件,大量的时间用在适合古代画家的素描训练上。一个人从准备考附中开始,经过附中、本科、研究生的学习,从几何石膏到双人体,我们培养一个艺术家,花在素描上的时间是惊人的。”
陈侗也认同素描对中国画创作确实存在“有害”的影响。认为素描既有丰富的表现力,但同时又剥脱了线条的自我表现力。但对于国画传统与素描的关系,他又认为“我们不应该以古人作为标准,应该以他们作为榜样。明暗并非不能用,只是考虑如何规范地利用,其中蒋兆和可能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周思聪也探索出自己的方向。”
相关教学内容变革得到国画系学生支持
有学生说“入学便练习书法,对于国画创作帮助很大,尤其线条方面”,而另一学生则说由于考前素描基础扎实,直接画国画“画不出感觉,提前练习书法是好事!”
通过走访,收藏周刊记者获悉,广州美院中国画学院今年的变革得到了学生们的支持,有学生说“入学便练习书法,对于国画创作帮助很大,尤其线条方面”,而另一学生则说由于考前素描基础扎实,直接画国画“画不出感觉,提前练习书法是好事!”
既然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意识到素描对国画有着“不好的影响”,为什么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直接改变招考要求呢?记者通过中央美院、中国美院2015年的招生简章了解到,这两所美院的中国画学院早已为此问题作出了实际行动的“回应”:原来,在它们的“中国画”和“书法学”的专业招考上,考试大纲早已实行“线描人物写生”和“书法临摹与创作”等内容的考核。
而陈侗略有担忧地说:“我们不敢相信如果学生不画素描只练书法会是什么样子,因为书法写得‘行气’的人更多。通过书法培养造型能力,毕竟是一个间接的方式,是有了绘画的造型能力之外的补充,它绝对不可能代替造型基础。”他强调“宁可保证进来的学生造型基础过关以后,再想办法把那一套高考标准打掉”。
与上述三所美院不同的是,作为以深厚传统文化作为根基的西安美院中国画系则似乎“信心满满”,他们两年前开始建立“基础造型部”,一年级统一上课,二年级再进行专业划分。这与上述三所美院早年的模式有某种相似的地方,该美院中国画系教授姬国强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我们将通过一年级的整体训练分别划分出适合油画发展与适合国画发展的学生。例如有明暗长处的可能会被分到油画系,而结构素描有优势的则分到国画系。”谈及素描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姬国强认为:“中国画强调气韵生动、骨法用笔,而素描强调的则是观察方法,学了也不碍事。”信息来源:2
015-10-25 《新快报》
http://epaper.xkb.com.cn/view/1011759
微信咨询:18612637000电话:010-57354567北京QQ群:256313453
- 上一篇
2016年北京高考不能不知道的22条备考原则 收藏备用哦
高考考验的不仅仅是考生的知识储备,更考验考生的考前准备与临场发挥。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细心地做好考前和考中的细节准备,往往能对顺利发挥正常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年北京高考将于11月9日起开始报名,为了让考生和家长能够更好地做好临考的准备,取得良好的发挥,现参照往届迎
- 下一篇
谢云峰:从高考状元三线城市当作家看高考新思维
谢云峰:从高考状元三线城市当作家看高考新思维 环球新军事网报道:李国瑞曾是会宁县2003年的高考文科状元,然而在南开大学读完四年本科后走入社会,他才发现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村大学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大都市立足,实在是太难了。因为不满足于只够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微薄工资,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