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让灵魂不再跪着,用心捍卫孩子的主动性!
——读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文|房曼(山东省肥城市仪阳中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看到《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时,我是惊讶的,带着这份惊讶,我也被书中的观点深深吸引。
可以说,作者林格先生的观点,首开了对传统教育观念说“不”的先河,让人耳目一新,仔细想来,却是一种理念的回归。当他把“教育是没有用的”作为一个命题来阐述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忐忑的,担心师长们批评他“没良心”。最终,回归到教育的根上来、为中国教育进步寻找突破口的顽强理念,战胜了他个人的得失,林格先生每年培训3000多名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长,亲自走过1000多个县、1200多所学校,考察过20多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拜访了大量的知名教育者家,跟教育一线的校长面对面的沟通,让他能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剖析目前教育的困境。以其大胆的言论、全新的观念警世。既是对老祖宗教育理念的诠释,也是对当前教育方式的提升,甚至有点“叛逆”。
相对于教育回归心灵深处的真谛,《现代汉语词典》中,“教育”被解释为“把知识或者技能传给人”,亦即“传道、授业、解惑”的白话文解释,这种解释是苍白的。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
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是教育工作者最感兴趣的话题,而在书中,格林先生这样告诉我们:降低难度是激发兴趣的不二法门!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
1984年,在东京举办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一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夺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再次请他谈经验。
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的仍然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没有再挖苦他,但是对他的说法还是迷惑不解。
十年后,这个谜底终于揭开了。
山田本一出版了自传,在他的自传里这样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就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过去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了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作为教育者,做最好的教育是一生的追求,如何教学是永远的课题。
卢梭曾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自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自己回答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这话不敢说是真理,但它发人深省。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者,是不是做得过多了呢?孩子们常常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是为了教育者的目标而奋斗,这样的“做”当真不如“什么也不去做”!
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很奇妙的是,一旦建立了保护孩子主动性的信念后,教育者表现出来的教育素养就是“无为”,因为只有真正做到无为,才能切实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记得有一位朋友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
郭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几?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
“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
“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 个3是15,等等。”
这一段小小的对话,体现了郭思乐教授“全面依靠孩子”的大智慧。
勇于做“后知后觉者”,在孩子学习时,务必缓“说破”,给孩子自由的思考空间,甚至敢于装傻,虽然暂时会觉得丢了一些“面子”,而实际上,孩子将因此获得智慧,而教育者将获得最终的成功,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借用林格先生引用的一位老师的作品结尾吧。
尽管,你是静静的,我的脑海却时时呈现你抑扬顿挫的演说,语重心长的教诲。
你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教育的冗重,而是从心出发,用爱去融化,“润物细无声”,让教育者轻松的施教,让孩子轻松地被教育。
教育不再是单一,笼统,教条,墨守成规的,而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是人性化的,是活生生的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尽管,你是静静的,却有着千军万马的力量!指引着教育的方向!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在花丛中,在草地上静静地微笑,能感觉到你真实的存在,尽管,你说自己是自说自话,但分明是如此热闹的互动,无数人已经为你触动——教育者,孩子,家长,男人,女人,仁者,智者……尽管你是静静的。
延伸阅读1:
教育:让灵魂不再跪着
快乐是孩子的标志,活泼是孩子的天性。比真理更接近事实的是常识,我们的教育不能僭越这些常识。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仍以知识授受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标。长此以往,学生成为装知识的“袋子”,而教师则沦为“装袋人”。这种教育必然导致学生心灵的物化和精神生命的枯萎。这或许是今天教育的心病。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今天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老师;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始终处于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颗战战兢兢的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说得好!让我们来看看当下的教育吧:孩子们被束缚在教室里,限制在课桌前,爬行于书山上,挣扎于题海中。他们虽然拥有法律赋予其受教育的权利,却没有学习主动权和自由度。他们以“分”为向导,以“考”为法宝,死记硬背,疲于奔命,沦为书本的奴隶、做题的机器;他们很难有时间和空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去驰骋自己的想象,去彰显自己的智慧。孩子们的灵性被掐了,个性被阉了,那种“人家畜性”(鲁迅语)的奴性被“嫁接”上了……
每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都应基于“人是什么”的追问而提出。“快乐学习,自能发展”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它以人的本体属性为依据、以内部价值为内动力、以外部环境为外驱力,努力去实现孩子们的生命意义。
我们认为,教育作为“人学”过程,关注人的生成与发展,促使人“终于成为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教育对人的成长负有一种无可逃避的责任,它使人适应生存的时代,而不致将他排除在人生的最伟大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授之于人,赋予他作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而步履轻捷的力量。(何塞·马蒂语)教育的世界应该是自由的、丰富的、濡染的,教育应该是宽泛的、深刻的、自觉的。从生命成长过程来说,教育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的弘扬、个性的彰显与灵魂的感召。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到趋动作用的是动机和需要。他特别崇尚高级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说“它可以归入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模样,实现人的全部潜能和欲望。”一般地说,人之发展的心理能量可以归结于“自我价值”,自我价值由“自信”、“自爱”和“自尊”三项素质组成,人的发展是这三项素质的函数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把规定着人之发展的内部价值概括为对“真”、“善”、“美”的追求。“真”的价值存在于人类永恒的追求过程,无论何人,无时无刻无地不在执着地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进行着“真”的描述、“真”的理解、“真”的分析与综合,且借鉴别人追求的成果,改变自己的思路,使自我向“真”迈进。“善”的价值存在于对“真”的实践之中,传统的儒家思想以为善就是“仁”、“爱”,其实善还有“对”和“好”的一面。对于“真”的存在,我们如何处理好,运用好,是人类活动的核心命题。我们应当用“仁”的态度,“对”的手段,“好”的要求对待“追求”来的“真”的存在,使自我走向完善。“美”的价值存在于“善”的向往之中,人们向往“善”的境界美,便会产生一种深刻的自尊、自爱,从而以强有力的自律精神和道德责任感,去顽强地履行生命意义和社会责任赋予的任务和使命。在真善美里,“灵魂”有了明确的意向,“需要”有了标准,“自我价值”有了依托,于是形成了“快乐学习,自能发展”的内动力。
除了内动力以外,“快乐学习,自能发展”也是外部因素激励下的发展。研究证明人的发展只可能将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因素,但决不可能离开外部因素。影响人之发展的外部因素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化背景。包括人类创造和积累的智慧精华——知识,包括反映人类伦理秩序的道德文明,包括创造人类文明的人文精神,包括反映人类文明程度的经济形态、技术形态等等,它关涉人的生命的理智发展、道德成长和人的类本质,因而是最重要的因素,也可以说是外部因素的核心。第二类是生存状态。个体的生存状态,不存在于孤立的个体中,而存在于个体与环境的交流中,个体的生命因素在应对自然和社会时所表现出来的适应程度,特别是在社会竞争中所显现出来的差异,以及在社会评价中所处的地位,尤其是生存危机,是刺激个体必须改变自己状况的最直接、最实际的诱因。第三类是人际交往。出现在个体生命活动空间的人对个体的发展影响是最生动的,个体在与生活空间的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对比和反思,推动着自己以一种同化、顺应和平衡的方式发展。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最积极的表现是与他人形成互动互构关系,即以自己的发展影响他人的发展,把他人的发展作为自己发展的条件,从而使自己走向类主体。
当然,人的发展不仅有知识能力维度,更有本体属性维度以及潜能开发维度。在本性属性维度,要着重培养人的自我意识能力、思维能力和自觉能动精神。没有敏捷的自我意识,人不能随着环境变化感觉到自己要发展。没有敏锐的思维能力,人在变化的环境中找不到发展空间,并且不知道怎样发展。没有自觉能动精神,人即使知道了要发展和怎样发展,也不会去下功夫。在潜能开发维度,自能发展是在任何时刻、任何程度上,开发和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而绝非一种终极状态。更进一步说,在自能发展的过程中,人不仅在开发和实现潜能,而且实质上又在加强和培养潜能,开拓永远的自己,发展永远的自己。
人永远处于“未完成”之中。“快乐学习,自能发展”描绘的是一条终身发展的曲线。只不过在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条件下,发展具有不同的“色彩”。“快乐学习,自能发展”开辟的是一条终身发展的路子,这条路子是孩子们在心灵深处,通过自我实践、自我体验和自我感悟成为具有发展的觉悟和习惯的人。
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让灵魂不再跪着,这可能是教育的全部意蕴。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是啊,心灵的对话、人格的交流,让师生体验到做人的全部尊严,才是真正的教育。
(上文为新书《教育之道,道在心灵》前言。郭纪标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延伸阅读2:
教育之道,道在心灵
文|杨四耕(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1.梦想
人靠什么生活,不是面包,不是牛奶,而是梦想和希望。20世纪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指出:希望是“更美好生活的梦”,是照亮未来视域的乐观期待,是美好生活的信仰。人类不能没有希望,教育不能没有梦想……因此,真正的好学校是师生实现生命意义的地方,是师生点燃梦想、实现希望的地方;不能给人梦想和希望的学校绝对不是好学校。
2.解放
教育之道,道在心灵。教育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欲望显示存在,而心灵决定存在的品质。一个人的快乐与幸福,不是由你获得了多少来决定,而是决定于你体验到了多少。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灵魂深处的变革,就不能称其为教育。如果孩子们的心灵没有被教师感应到,那么教育的本质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其实,教育的全部秘密在于解放,在于尝试着放弃控制之心,渐渐地,不仅解放了孩子,也解放了自己。
3.真诚
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且这种爱应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让孩子们能感受得到的。教师之爱应是透彻的爱,是不含杂质的爱,是宽容而不纵容、关心而不包办、严管而不强制的爱。教育的真谛,就在于以仁爱之心点燃梦想之火,以信任之剑斩断心灵枷锁,以唤醒之手开启灵魂之门。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化知识为智慧,变文明成人格;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焕发出人性的光辉,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持久的效力。
4.照耀
现今的教育对知识“情有独钟”,以分数衡量一切,教育不再是对他人的体谅心、梦想以及对社会的贡献。马卡连柯曾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是培育孩子们心中的太阳,教育就是用自己心中的阳光去照耀孩子的心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成长,从而孕育成自己心中的太阳,然后去照亮自己和别人,去照耀整个世界。
5.信任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纯真而透明的,充满了爱与梦想,是一个与成人世界大不一样的天地。一味地管教、苛责、束缚只会压抑个性,使学生原本丰盈的心灵之泉枯竭,原本充满希望的梦破灭,原本多彩的人生因此而黯淡。每一个人都渴望被人尊重、被人信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成功的鼓励,都会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点燃内心的希望。
6.自然
与尊重观念密切相关,教育有三个“不能超越”:孩子们的生命健康不能超越,人格尊严不能超越,个体差异不能超越。无论我们的压力有多大,这三个“不能超越”须时刻谨记。不要为孩子设定统一的成长标准,不拿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比较,接受孩子最自然、最本真的状态,这在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
延伸阅读3:
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
造成目前教育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孩子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
教育者的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地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极具想象力的天才。还未经文明熏染和污染的孩子,其思维模式还没有被纳入社会公认的体系中,他们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其实正是可贵的想象力的火花。
激发孩子的兴趣,无非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习的快感。
当孩子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
这个是一种解放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感,而不是逼他接受。
学习的本质仍然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区别于将学习娱乐化所获得的表面的、短暂的快乐,是真正的、持久的、深层次的快乐。
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孩子的反叛,往往因为教育者说话太多。
嘴巴的品质是耳朵培养出来的。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
修炼自己的教育状态,实现“闭着嘴说话”,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要让孩子敞开心灵,教育者自己必须变得柔弱起来。
内疚的妈妈,反思的妈妈是好妈妈。
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
教育者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孩子自主学习。
作家冰心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这应当是现代教育变革的总纲领。
允许孩子有秘密,是帮助孩子走向独立的踏脚石。
孩子需要有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摸索、碰撞,在这个过程中知道问题的边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任何粗糙的插手,都会让孩子在自己找寻坐标的过程中感到被监视,甚至感到羞辱。
惩罚是必要的,就是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在教育的十八般武艺中,惩罚也是很必要的,因为人的发展史艰苦的,是“先痛然后快乐”式的不断自我更新。
教育目标的长宽高:长,即具备学习的能力。宽,即学会共处和合作。高,即人的品质。
当前教育更加重要的任务正是还原人性之美,彰显人性光辉。
善良让合作自主转化。
善良归根结底是一种至爱,是一切人性之美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其意义已经超出了教育的范畴。
改变教育,其实是从改变教育者自己开始。对于我们的教育而言,包容与谅解是一朵芳香的“玫瑰”,教育者有责任把这朵“玫瑰”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人性中的另外一个彰显的美是正直之美。
对于孩子来说,主要的就是学会遵循所有的游戏规则。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充分使用正当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离不开自信作基础。
要培养自信,首先应该乐观自强,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潜能,凡事做出积极地选择。
建立自信,还需要坚定一个信念——只看自己有的,不看自己没有的。一个人如果有某些缺陷或者不足,应当接纳自己,相信事情都是分两面的,并从自怨自艾中走出来,乐观地面对生活。
形成了自信的信念之后,更需要学会在挫折中锤炼、巩固自己的自信心,否则自信将被扼杀。
爱心是无限珍贵的瑰宝。
勇敢,是人性中阳刚之美的集中体现,是在不可预测的未知面前所表现的自主意志。
欢迎您与我们积极互动,如果您在教学活动中摸索出了新的思路可写成文章发邮件至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