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漫谈骨干教师的再跃升》有感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是素质教育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的话,那么精湛的业务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教育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师在业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习惯,缺乏认真实践与总结,缺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交流,相应地教师的业务能力发展比较缓慢。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一、培养学习习惯。
在当今的学习会中,放松学习就等于放弃了提高,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态势为教师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最佳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找出差距,发现不足,进而不断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新形势下教师更应努力充电,刻苦钻研,知识的掌握要做到“精”与“博”。教师大多穷其一生只能在某一门课上成就最大,如果对这门课的知识掌握得不够精深,不够专业,那就根本谈不上“传道授业解惑”。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也并不是要教师放弃所有以前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相反一切成功的改革都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的,撇开过去有益的经验谈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精”是基础,是教学改革的“本”。那些教学改革搞得红红火火的教师无一不是学问精深的教师。但学问精深的教师却不一定是教学成绩明显、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师,这固然与前边提到的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同时也与教师知识是否广博密切相关。教师一方面要具备广博的边缘学科知识,同时还应具备新时代、新形势下一些快速更新的知识。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教师如果对新知识、新信息一无所知那就会成为一潭死水,将会被社会淘汰。
1、阅读书籍。教师提高业务能力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特别需要经常读一些大师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素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2、远程培训。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业务提高的有力措施,要想使培训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培训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最需和急需。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更新、补充新知识。远程培训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供学习者选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内容,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广大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抓紧学习、善于学习,切实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自觉把学习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不断吸取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提高理论素养,更新知识内容,完善知识结构,才能提高业务能力,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
二、确立反思意识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最好的证据。在近代教育史上,杜威率先强调了教学要有反思或反思性。作为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教学是无止境的,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至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首先要认识反思的价值,充分认识到反思性教学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明确反思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识错纠偏,同时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水平。其次,要增强教学的责任感。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通常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往往望而却步。我们要经常思考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教学对象,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第三,要形成习惯化的反思行为,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情境进行反思,教师只有有了反思的习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有疑点就进入反思状态。
“没有反思,便没有感悟,没有感悟,便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者的地位,如今的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通过反思、研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以提高工作的目的性和自主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
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可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思维品位及业务素质,从而改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中体会自己课堂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思之不慎,行而失当”。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最好的证据。在近代教育史上,杜威率先强调了教学要有反思或反思性。作为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教学是无止境的,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至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首先要认识反思的价值,充分认识到反思性教学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明确反思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识错纠偏,同时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水平。其次,要增强教学的责任感。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通常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往往望而却步。我们要经常思考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教学对象,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第三,要形成习惯化的反思行为,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情境进行反思,教师只有有了反思的习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有疑点就进入反思状态。
“没有反思,便没有感悟,没有感悟,便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者的地位,如今的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通过反思、研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以提高工作的目的性和自主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
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可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思维品位及业务素质,从而改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中体会自己课堂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