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恺庶:家长不能过分相信学校的能力 自己教育社会教育必不可少 ...
搜狐教育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部分内容出自余恺庶主编《世外桃源论教育》一书。
2009年3月,余恺庶和妻子应朋友邀请前往泉州聚龙小镇做客,这一次春游,便让他与那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个时候,聚龙小镇正在寻求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打造一所高端学校。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余恺庶心旌摇曳,建立一所让自己教育思想得以发芽开会的校园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办中国的自由学校,这或许能给陷入僵局的基础教育以突破的可能。"
余恺庶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当地的领导沟通后,得到了极大的赏识和支持。他们允诺给余恺庶以非常大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可以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先期投入两个亿的资金,给校长学校规划建设的权利,校长全权掌握招生权力,独立招聘教师等权力。这一切让余恺庶心中充满兴奋和感激!
那一年,45岁的余恺庶在泉州石狮一所公办学校辞去校长职务,开始征地办手续、设计画图纸、找施工队,余恺庶与一个会计、一个出纳、一个文员四人在聚龙小镇东麓的小山坡上开始了创业之旅。
在这里,余恺庶是甲方代表,随时调配材料满足使用;他是保安队长,杜绝危险操作、材料被盗;他是工程监理,防止擅改图纸、偷工减料;他是公关部长,随时进城联络,完善手续。
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聚龙外国语学校破土竣工。余恺庶带着公棚里的杰作--《让制度守望学校》,带着先期招聘的13名教职员工和首批"投奔"的37名超常班学生走进新校园。
如今,聚龙外国语学校学段涵盖从幼儿班、小学到初中,学生2000多人,教职员工360多人。
2014年3月29日,在聚龙小镇2014嘉年华上,记者见到了余恺庶校长,他不习惯在镜头前抛头露面,拒接拍照和录音,在去掉了"采访"外衣之后,我们开始了与余校长的这次交谈。
Q:您认为,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学校的理念如何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做到统一?
A:清代林则徐有句格言至今发人深省:"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我们中国许多家长正缺少林则徐这样的眼界,把个人打拼放在了绝对的位置,没有留足、甚至留有教育孩子的时间和空间,一味相信孩子的自理能力,过分相信学校的教育能力,自己只是投入了孩子的学费,然后就站在一旁评价孩子是否勤奋,评价教师是否敬业。孩子有成绩是自己遗传素质好,家庭教育好,出了问题指责学校,指责老师,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悲哀,正是"虎父生犬子"的源头。
在我们学校,很多家长都是商界名流或公务员,有车、有房、有地位、有面子、有成就,或多或少的管理着一群人,应该具有好的教育能力。但实际是管理工人或部下的那套方法不适用于教育孩子,这部分人士我们的重点培训对象。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孩子出了问题,根源在家长。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抓好家长培训,只有让家长了解、认同我们的办学理念,相信我们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才能取得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我们要把我们的理念,我们的方法告诉家长,让家长配合我们。否则,家长不了解、不理解学校的做法,成天拿应试教育来要求我们,约束我们,我们的理念还怎么实施?
Q:整个聚龙小镇都在倡导传统文化的传承,聚龙外国语学校作为小镇的"文脉",在培养孩子传统文化上是如何做的?
A:我们学校地处东南沿海,学生家庭大部分经商办厂,将来会有很大一部分人要与外国人打交道,甚至走出国门。所以,我们将"培养阳光上进德智体和谐发展、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作为办学目标。
与外国人打交道时,首先需要守住我们的根,其次是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去影响他们,而不是单方面的顺应外国人的思维。而诵读国学经典著作,不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筑根"工程,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奠基工程。
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都是精华,其中有不少糟粕,所以在诵读时要有所取舍,有所扬弃。为此,我们将课程标准建议背诵的古诗文和课本中增加的古诗文,常用的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格言、《四书五经》精粹等选编成专用的《国学经典背诵教材》。
我们每周安排两节国学课,由专门的国学老师指导,培养诵读兴趣,使得每个学生到到初中毕业时能够背诵200首古诗,50篇古文,10本国学经典精粹和常用的成语、俗语、格言等等,形成较为全面的国学知识结构。
Q:据说,学校在摆脱枯燥、晦涩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爱上国学,乐于领受国学的精华上有秘诀。
A:我们学校的秘诀就是给国学教育注入现代元素。在国学课上,我们会经常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过程中伴有古乐,并附有动画演绎,让学生们在逼真的环境下学习经典,陶冶性情。
同时,学校还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伴随着古乐,大声朗诵《弟子规》等经典,一边做"国学操"。体操的动作包括古代站、行、坐、让、孝、礼等系列动作,富含太极韵味。
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之后,变得更加谦让、懂礼貌了。我们有个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将《弟子规》、《三字经》熟读于心,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他很懂事的将水果拿给前来的同龄小朋友,并朗声说:"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博得客人的连声称赞。同学们经常用"衣贵洁,不贵华","对饮食,勿拣择"来要求自己,每次上车都会一边给老师让座一边说"长者先,幼者后"。国学现在是走进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了他们的家庭。
Q:如何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呢?
A:聚龙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理念中有一条是"同堂异步",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管理,同一课堂实施不同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聚龙外国语学校的课堂上,小学一年级学生有机会二年级、三年级甚至更高年级的课程;同一课堂,有的学生在进行百以内的加减计算,而部分孩子已经掌握了乘法、除法运算。
不仅如此,学校还自主创新了一套"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每个孩子制定出一套适合他的学习方案。我们还将学校的"成功教育"、"赏识教育"、"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活动和游戏,让孩子在游戏和快乐中学习。
Q:聚龙小镇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镇,在这里学校是怎样为孩子创造机会亲近自然的?
A:卢梭的自然教育在中国一直就尘封在《爱弥儿》的书中。陶行知的"教育及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想,也早已成为昙花一现的尘封往事。在应试压力下的孩子们,成天埋头于作业的汪洋大海中,何时能呼吸一下自然的芬芳?
如今,我们学校专门规划了一块土地,冠名为"欢乐农场",让孩子们每周体验劳动,抡着锄头翻地,提着水桶浇水,播种、施肥、除草、捉虫、收获;让老师们享受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不负在"世外桃源"的一段生活经历。
Q:从刚开始的13名教职员工到现在的300多人,聚龙学校的老师们来自全国各地,招聘的标准是什么?
A:我们需要有爱心、会做人、性格好、有责任心、有悟性、会创造、充满激情的教师。不管你来自公办、民办、不管你有无名师头衔。只教书的、只会搞满堂灌的、搞题海战术的、加班加点的、说教式的教书匠,哪怕你有炫目的头衔,哪怕你有无数的荣誉,我们都不会录用。
"只教书"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只想教书挣钱,没有追求梦想,因为没有梦想的人会把工作当做苦役,用拿破仑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二层,只会教书不懂育人,不仅不能适应我们学下"育人先育德""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的理念,而且连"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要求都达不到,是应试教育的推手;第三层,只会教书没有其它技能,我们学校是高端办学,需要教师真的会使用现代会摄影、摄像、电脑操作等教育设施,需要教师拥有学科教学以外的绝招来实施快乐学习,开发兴趣课程。只会教书的人将会手忙脚乱,步履维艰,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我们有时为了招聘一个优秀的教师,用了几个月、近一年的时间跟踪调查,看准了的可以三顾茅庐,可以满足他的合理要求,看不准的决不轻易录用。因为我们今天的慎重录用,正是为了今后不轻易辞退。
Q:您希望聚龙外国语学校学生身上有何种气质?老师呢?
A:"阳光微信向上"。任何一个人,想要融入社会,就必须具有阳光的心态,微笑的表情和向上的精神。而微笑就是展现阳光心态和向上精神的最好载体。因为微笑意味着善良,怀有一颗同情的心,感恩的心才会有温暖的微笑;微笑意味着自信,相信他人会接纳、欣赏自己,才会有坚定的微笑;微笑意味着智慧,懂得珍惜生命享受生活,才会有清馨的微笑……所以我们的校园文化不光写在墙上,打在电子屏上,更是表现在全校师生员工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