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高中生活

高中生活

大学该如何进人 你进去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2013-09-26 16:24:00高中生活
“大学品味”系列谈之进人篇理想的大学并非职场或舞台,作为痴迷者的精神乐园,治学教书,都是人生的目的、乐生的方式,而非处世的手段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招聘时节,在被招聘一方叫做

“大学品味”系列谈之进人篇

理想的大学并非职场或舞台,作为痴迷者的精神乐园,治学教书,都是人生的目的、乐生的方式,而非处世的手段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招聘时节,在被招聘一方叫做找工作。今年因为金融危机等等环境因素,相关话题格外引人关注。就大学而言,保就业固然不容乐观,招聘反而相对有利。不过,大学里通行的种种招聘门槛和标准,或许使其坐失获得优才的良机,引进一批谋职的庸人。

一般而言,大学校长主要应做两件事,一是筹款,二是请人。前者现在似乎刚好相反,找钱不易,只好转而收钱,不仅向学生收,也向教师收(名义是付给学生)。长此以往,真不知学校功能的异化伊于胡底。至于后者,包括请名师和找新人两个层面,各校不仅要量力而行,而且体现各自的判断力与鉴赏力。名师当然有种种头衔,但也不乏名实不符的成例,而往日的荣衔与现在的水准未必匹配,况且还有光环因何而来的问题。高明的做法,自然是如美国某名校,着重请“准诺贝尔奖获奖人”。这必须眼光独到,且不可过于斤斤计较,百中取一,已经相当划算,而其他也不至于太差。总比高价请些过气的院士讲用如何献身科学,或是趋时的闻人令公众广泛知道,作为招牌花瓶更有价值。当然,这对学校评估的贡献肯定不够及时,因此必须在立竿见影和前程似锦之间有所取舍。找新人应如当年傅斯年创办史语所,不请老师宿儒,尽用元和新脚。虽然时人不满其好用北大毕业生,其实那大多是傅斯年拒绝一般求职者的托词。治学取径傅氏不无成见,用人还能唯才是举。

无论请名师还是找新人,都要慧眼识珠和品味高妙,这大概为时下大学的主政者力所不逮,原因无外乎体制与见识,所以出过礼聘端茶倒水的校长助理之类的国际笑话,加之不敢相信众多并非其邀来,也无法请走的教师队伍,于是只好借助各种外在标准,名师则讲究荣衔、奖项,新人则强调出身(所谓第一学历)、发表论文的数量及等级。平心而论,如此做法,并非毫无道理,对于某些缺乏规则和自律的学科,也确有约束作用。可是单纯防弊,绝不可能是办好大学的必由之路。正如法律是为守法者制定,存心违法,总有漏洞可钻。世界上没有一部法律是针对目无法纪的人而设计。一味防弊的结果,只能是牺牲学术自律和权威,斯文扫地,大学难免蜕变成名利场。

通行的做法与坊间的误解不无关系。今人好引“大学不仅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的名言,上述种种办法,目的无疑在于有大师。如何在没有大师的校园里生出大师,据说道路有二,即引进与培养。殊不知大师难以引进,更不可能培养。除非用乱贴标签的办法,否则大师为不世出的天才,可遇不可求。至于小师培养大师,更是贻笑大方。虽然大国手往往出自二国手门下,并非二国手教得出来。今日谈高等教育,津津乐道当年蔡元培改造北京大学,以为当校长和办大学的楷模。这固然显示现在对前贤须仰视才见,却不能证明其典范作用,至少当时各校不以北大为然者不在少数。1920年代北大教师升等的标准之一,为社会影响的大小,便颇为人所诟病。与后来某名校评职称将在中央台出镜10分钟等于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一篇论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令人喷饭之余,也多少明白北大的历史定位与世界上其他名校不同,渊源有自。

理想的大学并非职场或舞台,作为痴迷者的精神乐园,治学教书,都是人生的目的、乐生的方式,而非处世的手段。为大学的前途计,请人当以此为不二法则。而维系法则的基本之道,不应脱离学术的本位。当然,被请者的优劣,其实是请人一方品味高下的体现。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