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万里王湘宁双输的结局 余万里为啥没能做到让王湘宁堕胎
北大副教授余万里被清出教师队伍
本报讯(记者 任敏)前天,北京大学通过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决定撤销与女留学生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该校副教授余万里教师职务及教师资格,将其开除出教师队伍。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后发现,自教育部发布教师师德7条红线后,余万里是在京高校第一位因与学生发生不正当性关系而被开除的教师。今年11月初,北大纪委等多个部门接到实名举报,称该校副教授余万里侵犯女留学生王某,多次发生性关系,王某怀孕后,又逼其堕胎。
接到举报后,北大纪委等多个部门迅速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并按照查清事实、认定责任、严肃处理的原则开展工作。11月20日,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蒋朗朗向记者表示,余万里确与女学生王某有不正当性关系,并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恶劣。根据学校教师管理的相关规定,经院系及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已给予余万里开除党籍的处分;行政处理也已启动。
前天晚上6时30分,北大官方微博宣布,给予余万里撤销教师职务、撤销教师资格处分,开除出教师队伍。北京大学表示,学校历来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对违反师德的行为坚决严查严办,绝不纵容姑息。
记者昨天登录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网站发现,此前“师资力量”一栏中保留的余万里简历已被撤下。但是否开除余万里公职,以及余万里所担任的教育部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副主任、北大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职务是否会被撤销,北大目前尚无回应。
对于学校的处理,涉事女学生王某并不满意,她曾要求学校开除余万里的党籍和公职。她认为北大对于是否开除余万里公职尚没有明确说法,这意味他今后还有机会在北大从事行政、学术研究、访问学者等工作,甚至有可能诱骗更多女学生。
今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首次划出高校教师师德七条“红线”,其中第七条规定,高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如违反禁令,可给予警告记过、解聘甚至开除的处罚。
事件回放
王某系北大国际关系学院2013级博士生。读博第二学期,她选修了北大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的美国外交研究课程,由此结识任课教师余万里。
起初,两人只是普通师生关系,此后余万里经常邀请王某吃饭,并参加学术会议、论坛。去年7月,二人准备一起参加一个课题会,会议开始前,余万里进入王某宿舍,并侵犯了她。
在余万里的甜言蜜语下,王某并未报警,并与余万里开始交往,她并不知道余万里已婚。据王某说,交往期间,余万里还对她进行性虐待并拍了私处照片。一次偶然机会,王某在余万里家里发现他已结婚,就要求余万里离婚。
今年11月初,王某怀孕,余万里一边发短信称要对孩子负责,一边又打电话要求王某堕胎。
此后,王某好友小柳(化名)向北大纪委等多个部门实名举报,要求北大开除余万里的党籍和公职。
然而,事情远远没有结束,举报人不满意!
还是凤凰网报道!
原标题:北大失德副教授被撤教师资格举报人不满称可能再次维权
近日,北大副教授余万里被实名举报与女留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致其怀孕的新闻被各大媒体不断报道。此前,北大官方回应称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记者23日从北京大学获悉,学校已给予与女学生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副教授余万里撤销教师职务、撤销教师资格的处分,开除出教师队伍。但举报人认为校方决定中未明确提及是否开除余万里的公职,他表示极有可能再次为女留学生王静(化名)维权。
■事件
副教授与女留学生有染
事件中的新加坡籍女留学生王静22日告诉记者,2013年,她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攻读博士生。第二学期,她选修了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的美国外交研究课程,认识了执教老师余万里。开始,两人只是普通的师生交流。
没有想到他会隐瞒婚姻
2013年7月下旬,余万里要求王静参加一个课题会,会议计划在下午2点开始,中午12点左右余万里来到她宿舍侵犯了她。这让王静非常害怕,她拼命挣扎。事后,余万里给她说了“愿意承担任何后果”,“一生一世”,“不离不弃”等誓言,王静没有报警,两人继续交往。
余万里邀请王静到他家做客,王静看到余万里的结婚照片,非常震惊。余万里说与妻子已经分居十年,早已没有感情。王静表示,余万里看起来岁数并不大,自己没有想到余万里会隐瞒婚姻。王静要求余万里必须离婚,否则无法接受。当时余万里表示需要一些时间处理。
发现他与别的女人“一夜情”
王静说,今年8月,余万里对她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在一次出差回到北京后,对她进行了性虐,并拍了私处照片。同学建议她报警,但是她非常担心以后会影响学习和家庭,没敢报警。
余万里事后又一次道歉,表示只是觉得好玩,并不想伤害她,请她不要将事情闹大。但是王静后来发现余万里与其他女子有“一夜情”,决心离开余万里。
11月初,王静发现自己怀孕,并将消息告诉了余万里,余万里发短信称要对孩子负责,却打电话要求她去堕胎。11月6日,王静的朋友向北大实名举报余万里。
王静是某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在国内外多个城市有房产。王静称自己根本不需要依靠余万里。
■对话
“他说如果出事,会站出来保护我”
记者:你和余万里认识多长时间了?能否谈谈当时他追你的过程?
王静:上学期选修他的课后才认识的。7月份我们一起参加学术活动、一起聚餐,他对我非常关心,此后一直给我发短信示好,我对他也产生了好感。
记者:你相信他对自己婚姻的解释吗?
王静:他说婚姻破裂和我没有关系,十年前夫妻就没感情了。他坦白之前有一个女朋友交往三年多,因为对方有丈夫和孩子,不愿意改变生活,所以在年初跟他分手了。他说为此他还伤心了一段时间。听后我感到一些安慰,但希望他尽快处理好两人的关系。他说如果出事,他会站出来保护我。
“余万里动用社会资源抹黑我”
记者:现在网上有一种声音,觉得你是“逼宫”不成,想让他身败名裂。
王静:余万里动用了他的社会资源和学生资源抹黑我,让大家觉得我很不道德。捕风捉影和蓄意诽谤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如果真有这些事,他为什么不站出来自己说呢?
记者:在此之前,你想过和他结婚吗?
王静:得知我怀孕后,我们提过结婚给孩子一个名分和户口,然后离婚,因为我们之间根本不存在幸福。在媒体介入之前的两周里,曾经有人问我,如果让余万里跟我结婚,我可否接受,我很明确地说不可能,我不可能再跟这样的人结婚。
记者:你称余万里曾约网友发生一夜情,是否属实?
王静:完全属实。他甚至提议带我去换妻俱乐部,还有叫我的闺蜜来和他群交。
“要我找一个男的嫁祸于他人”
记者:你说曾接受他的摆布,当时害怕什么?
王静:害怕他将我的私照泄露出去,害怕和他翻脸影响我的学业。他一直告诉我,他和院系领导关系非常好。
记者:是什么让你决定向学校举报余万里,并向媒体说出这一切?
王静:之前有位前辈不清楚情况,希望我结束和他的关系,这位前辈向校方举报了他。余万里得知后,要求我配合他向校方撒谎,说如果学校调查,就说我勾引他,我也答应了。但发现我怀孕后,他逼迫我堕胎,我拒绝后,他谎称一定要对孩子负责任,却企图骗我去杭州喝“安胎药”,实际上让我去堕胎。我不答应,他便翻脸。他还提出要我找一个男的发生关系嫁祸于他人,否则在中国生下孩子,他就把孩子送人,一辈子不认。我在万分绝望的时候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了消息,希望学校解救和帮助我。
记者:你对肚子里的孩子有何打算?
王静:医生告诉我,我有子宫肌瘤,不能堕胎,否则以后会不孕。目前身体非常差,在保胎,长远的打算还没有。我也无法面对拥有中国传统思想的父母。
■处理
“红七条”出台以来首名北京高校教师被罚
北大有关负责人23日表示,经调查有关事实,根据学校教师管理的相关规定,经院系及学校党委研究决定,给予余万里开除党籍、撤销教师职务、撤销教师资格处分,开除出教师队伍。
今年10月9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专门为高校教师的师德行为列出“红七条”,其中第七条写明,高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如违反“红七条”,严重者要解除聘用合同或者开除。北京大学副教授余万里成为北京首名因“红七条”被处分的高校教师。
■反应
对是否开除余万里公职没有明确说法
此次事件的实名举报人刘先生昨日上午表示,这个声明发出前,王静已经接到了来自院系领导的短信,得知了处理结果。但王静和刘先生仍有疑问,处分决定中对是否开除余万里公职并没有很明确的说法。刘先生表示自己对北大的处理结果仍然不满,他认为余万里不能再给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课,但是仍有可能在北大从事行政、学术研究、后勤、访问学者等工作。因此,刘先生称自己极有可能再次为王静维权。
举报人透露,实名举报后,余万里的亲朋和一些人到王静那里游说,希望她保持缄默。余万里还威胁她,“孩子生下来,也会夺取抚养权,让你一辈子看不到孩子。”目前,王静已经将情况汇报给了所在国大使馆,大使馆会向中国教育部通报情况,请教育部来进行处理。
请注意,上一篇新闻报道中一个细节,王静是某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在国内外多个城市有房产。王静称自己根本不需要依靠余万里。这里的王静就是王湘宁!女方不差钱!那么他需要什么?需要感情!
我们看看凤凰博客博主故宫蟋蟀的一片分析。
故宫蟋蟀《三湘都市报》专栏作家,世纪佳缘特邀婚恋专家。目前从事婚姻咨询,其分析注重规则和逻辑,独创“潜意识性格分析法”和“透析重构婚姻咨询法”,受到大众的高度评价。已出版著作《迈过婚恋的坎》。
余万里被北大开除党籍并被清除出教师队伍,前途可谓一片黯淡。北大对他的处理是基于一个事实,他把女博士王湘宁的肚子搞大了。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王湘宁流产了,她还会去举报他吗?即便举报,北大会如此迅速地做出这样的处理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那么,余万里为什么做不到让王湘宁堕胎呢?三个原因:
一、条件没谈妥。王湘宁32岁了,她怀上他的孩子,目的只有一个,逼他离婚和她结婚。她之所以出此下策,是基于三点:1、她极度需要他,认为他是理想的丈夫。可见,她非常享受他的性,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感觉;2、他俩的相处模式是,她喜欢用各种方式强迫他满足她的心愿,他也似乎很吃这一套,所以她认为这次也能得逞;3、她平时和他说结婚,他没有反对也没有同意,但还是对她很好,她认为是可以逼他一逼的。王湘宁已经青春不再,余万里喜欢她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他在她身上找到了强烈的被爱的感觉。他有一个证据可以说服自己,他告诉她有老婆孩子,她表现出痛苦,但更加爱他了。他很喜欢她这样,一来可以证明自己魅力强大,二来可以证明她真的很爱他。因此,他对她完全没有戒心。他不相信她会为难他,更不相信她会害他。在他认为她爱他的前提下,她的任性成了一种可爱,能让他也变得年轻;她年过三十,也不是坏事,因为她会比大一女生懂事,不会管不住自己,那他就是安全的。余万里很享受被爱的感觉,但他忽视了王湘宁内心与日俱增的独占欲。王湘宁越依赖他,对他的占有欲就越强,想独占,却独占不了,让她对他爱恨交织。她一定流露过恨意,但得到的不是加倍的宠爱而是冷淡。这很好理解,因为余万里并不迷恋她,她给他的被爱感觉就像某种补品,有吃更好,不吃也没事。她不能给他被爱的感觉,他的注意力马上就不在她身上了。试过几次之后,王湘宁就一直在余万里面前表现得很懂事,很爱他。作为回报,余万里能在一定程度上包容甚至喜欢她的任性。这就给了她可以用孩子强迫他和她结婚的错觉。当王湘宁告诉余万里怀孕的消息,他的第一反应是要她堕胎。他实在没有理由要这个孩子,想想后面的麻烦事他就很烦很恐惧。他的反应让王湘宁非常恨他,她一直以为他爱她,一直做着和他天长地久的梦,现在看来,是他在玩她。她不甘心,但她一开始还是会表现出很爱他,但他已经不相信了,也感受不到被爱了。他坚持认为,如果你爱我,就把孩子打掉。为了不激化矛盾,哄她去堕胎,他也曾表现出对她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好,甜言蜜语,各种承诺说了很多。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容易不耐烦,这让王湘宁知道他在演戏,目的是骗她去堕胎。事情无可避免地发展到谈条件的阶段,余万里问她要怎样才堕胎,王湘宁狮子大张口,要了一个余万里无法给的数目。从这以后,余万里对王湘宁就彻底冷淡下来了,只告诉她一句话,她愿意生,他就对孩子负责。但婚姻,爱,都是不可能的。二、余万里缺乏和人性恶做斗争的能力。王湘宁不肯堕胎,并威胁要举报他,他非常厌恶,恐惧,但无计可施。其实,他有一步棋可走——主动去找王湘宁的父母。最好的结果是和她父母达成协议,让她父母带她去堕胎;最坏的结果是把孩子生下来,他出抚养费。只要她父母介入,他就能逃过这一劫,因为她父母无论从哪方面着想,都不会支持女儿举报他。余万里不具备身处危险还能沉着应对的能力。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王湘宁堕胎,然后彻底和她断绝来往。他没认真想过孩子会出生,他拒绝去想这个孩子将要带来的种种麻烦,一想就头痛,干脆做了鸵鸟。同时,他对王湘宁心存侥幸,他一直不相信她真的会去举报他。她如果非要把孩子生下来,为了孩子的未来和抚养费,她没有理由举报他;她如果想通了,把孩子流了,她更不会去举报他,因为她不会这么恨他。可事实上,她就有这么恨他。王湘宁对北大的处理很不满意,她的目的是要双开,不仅开除党籍还要开除公职,把他的饭碗彻底砸掉,前途彻底毁掉。余万里如果给自己设定的底线是把孩子生下来,他就不会这么惨。他可以先求他老婆和他离婚,再安抚好王湘宁,等她博士毕业后,再和她翻脸。王湘宁再去北大举报他,校方也有理由酌情处理,1、他是单身;2、她不是北大的学生。不至于把一个培养多年的优秀人才一杆子撸到底。三、王湘宁有爱走极端的性格缺陷。她一定非常虚荣,总觉得自己非常优秀,那她的爱情婚姻自然也应该是完美的。可是,三十岁了还没嫁掉,她的自信心备受打击。遇到余万里,她立刻满血复活,认为嫁给了他,她的人生才算盖上了刻有“完美”二字的钢印。她对他表现出来的爱一定是畸形热烈的。余万里的死穴就是太需要被爱的感觉了,他不知道被爱只是幻觉,爱情只属于年轻人,三四十岁的人表现出来的狂热的爱,都是为了达到目的,刻意营造出来的假象。他要她堕胎,让她的幻想彻底破灭,于是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恨。余万里去年才认识她,对她并不了解,他也是自我感觉太好了,觉得女人无论怎么爱他都不为过,才没有发现她有心理疾病。余万里受到了北大的严厉处分,王湘宁也应受到舆论的谴责。她不是被诱骗的无知少女,而是一个目的没有达到,心生怨恨的精神残疾,而精神残疾都有一颗狠毒的心!
当然这些都是推测,仅限于公开的新闻!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凤凰博主写的文章!
怎么看北大双开余万里
恭喜北大,用壮士断腕的心态,把一个流氓淫棍从北大除名双开。
北大方面对此的官方说辞就不赘述了,说实话,一个国家最好的高等学府,出现这样的事情,虽然是属于当事人私德,毕竟没有足够的“光彩度”,所以,大家看着北大方面的官方处理决定,尽可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不要认为我这是幸灾乐祸,我实在找不出更恰如其分的心态表达。
比起厦门大学对哪位禽兽博导的迟缓处理,应当说,北大是果决的,就冲着这个,先为北大点个“赞”。当然,这也是最聪明的处理,在短时间内,对当事人严肃处理,可以尽可能的消弭因为此事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当事人余万里当然是咎由自取,雷峰塔倒你活该,怨不得别人。
但是,并不是为他说好话,总觉得在这样的丑闻里,责任不仅仅是一方的,这个不多说,稍微延展一下思路就会清楚,大家都看的很明白。余万里这事儿做的很“禽兽”,但是,另一个当事人也未必光彩。
高等学府藏污纳垢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所以,这种略带狗血的事件,其实,无非是一个“花絮”罢了。
从学术腐败,课题造假,到私生活糜烂,应了一句话:当下的中国,你找不出一块净土。我这样说当然没有要抹黑的意思,而是我们不能不面对的一种社会现实。
余万里丑闻是个案吗?谁都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换一个角度看,无非是某种利益交换的失败而已,这是两个当事人都难逃责任和口水的话题。在这个丑闻里,我没看到什么“受害者”,只是倍感人性的苍白和滑稽,以及那种鱼死网破背后的种种。
我当然鄙视余万里,一个中国顶级大学的教授,把师德抛一边,精虫上脑,而且敢做不敢当,所以,他被双开,在我看来只有两个字:
活该!
但是,我并不危言耸听的想问问,这样的衣冠禽兽还有多少?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们谁都不知道。
北大在短时间内,给出了一个“严厉”的处理决定,这起码体现出北大对此事件的容忍度和态度,这是值得称道的。
其实,处理一个余万里并不难,难得是这个余万里能不能成为一面镜子,一种警示。让原本应当风清气正的高等学府里,把传道,授业,解惑当成正道,而不是发泄欲望的“育人”。
我曾经亲耳听到过一个大学的教授忿言:“这是一个没有规矩,没有尺度的时代,学生不像学生,老师不像老师,社会性的错位。”
我认为这话说的虽然略带偏激和过于“打击一大片”,但是,你能不承认他说的确实很切中时弊吗?!
当大学成为“风月场”的时候,我们当然可以知道这世界到底会怎么样。
三尺讲台和管住裤腰带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是,非常不幸,却有了这样的话题。
在略带痛快的目送着余万里身败名裂的身影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出话剧《等待戈多》的诸多场面,与无聊到嗅着臭靴子打发时光的流浪汉不同,我不相信这世界:
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
当然会不会有《猜一猜谁来吃晚餐》这样的“期待”,谁知道呢?!
2014年11月23日星期日
【编后语】当时间过去,我们会有很多反思的东西!
当面的质疑,背后的议论,还有手机上发来的短信,白白不知该如何去回应,只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她蜷缩在床边,把头深深地埋进膝盖里。
这是台湾影片《不能说的夏天》里的片段。影片根据发生在台湾的一起大学校园性侵案改编。女主角白白在被自己的教授性侵后心理崩溃,自杀、逃避、绝望充斥着她的生活。
尽管电影最后,案件胜诉,施暴者李教授受到惩罚,导演也给白白安排了一个得到新生的结局。但影片之外,现实中的校园性骚扰事件却并未停止上演。如何才能斩断大学校园性骚扰之手?
说不出的痛
很长一段时间,刘朵(化名)都害怕接到导师的电话。
这名正在南方某高校读研的女孩儿说,自己的导师是院领导,平时应酬多。有时,自己也会被叫出去喝酒应酬。尽管很反感,但刘朵始终不敢说出拒绝的话。
“你可以找理由拒绝一次两次,但没办法次次都拒绝吧。”刘朵害怕,如果跟导师撕破脸,自己毕不了业怎么办?
无奈之下,刘朵选择了忍。但让她难以接受的是,一次应酬中,席上某领导竟然对她动手动脚,不但乱摸,还强吻了她。
“我不敢告诉爸妈,怕他们担心。我就觉得屈辱,无比屈辱。”刘朵带着哭腔说,自己明明是来做研究的,但感觉跟陪酒小姐一样。
李思磐也没想到,自己认识的人当中,也有不少遭遇过校园性骚扰的。今年10月下旬,这位广州性别平等倡导机构“新媒体女性网络”的召集人,曾在自己微博上发起过一个召集活动:以保护隐私为前提,征集自己或身边经历过校园性骚扰的大学生,讲讲自己的经历。
“最后我联系了7个网友,吃惊的是,其中有4个我都认识。但之前,从来没听她们提过有这样的经历。”李思磐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其实,校园里的性骚扰甚至是性侵并不罕见,但当事人往往只会把这样的遭遇“咽到肚子里”。
《中国妇女报》11月4日的一则报道曾援引过这样一组数据:全国妇联一项针对北京、南京等城市15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经历过不同形式性骚扰的女性比例达到57%。
另一项调查也说明问题的严重性。有学者对1200名女大学生调查发现,其中有531名女性(占总数44.3%)表示曾遭遇性骚扰,而且不少受害者遭受过两次甚至三次以上的性骚扰。该调查还发现:23%的女大学生认为当前性骚扰的“情况很严重”,60.4%的女大学生认为“情况严重”。
“老师对学生的性骚扰或者是性侵案,有很明显的特点。”北京众泽妇女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律师张伟伟曾接手过多起相关案件。她说,老师通常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学生进行性骚扰、甚至性侵。
“这种骚扰往往还具有持续性,受害学生也多会出现强烈的创伤后应激性反应,比如抑郁、自杀、封闭等。”张伟伟说。
北京源众性别发展中心负责人、律师李莹曾接触过一位被侵害者。事发后,女孩儿不断强迫自己洗澡、洗手。而且每次洗澡要两三个小时,一天还要洗手20多次。不但无法跟人交流,更无法正常学习。
“性骚扰或者性侵,给受害者带来的伤痛是一生的,对个人生活和发展都会有影响。”李莹说道。
无力的维权
然而,遗憾的是,校园性侵案的调查和取证面临重重困难。
“因为高校是一个封闭的利益圈,不管是在取证还是定罪上,都会有很大难度。”李莹说,大多数受害者没有证据意识。如果施暴者死不承认,又缺少直接证据,仅凭被害人的陈述,很难定罪。
此外,校园性骚扰在罪名的认定上也存在空白。
李莹说,《妇女权益保障法》虽然首次规定禁止性骚扰,但对性骚扰却缺少进一步的法律解释。在李莹看来,是否自愿,无法从被害人有没有激烈反抗来断定。
“就像有的案子,以当时是女生去开的房为证据,咬定她是自愿的。但其实,有可能是背后的权力关系,让这个女生不得不这么做。”李莹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师掌握着学生的未来。能获得怎样的成绩,能不能顺利毕业,老师的评价很重要,反抗起来就很难。
让张伟伟还感到痛心的是,受害一方站出来维权,往往还会遭受一些流言的中伤。
“比如有人会说其实是学生勾引的老师,或者是勾引未遂在栽赃。”张伟伟说,受害者很容易被当成替罪羊,承担着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
也因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认为,防止校园性骚扰的发生,还是得依靠校方加强管理和教育。
让张伟伟印象深刻的,是她曾经接触过的一个发生在研究机构的性侵案。施暴者是位博士生导师,在业内还很有名气,他会趁着带学生出差的机会进行性骚扰,甚至性侵。
“如果学生反抗的话,他就会通过限制论文、科研项目等进行报复。”张伟伟说,也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敢怒不敢言。直到有个女孩儿开始出现抑郁、自杀等不正常现象,才被该机构的领导注意到,但最终还是因为缺乏直接证据而没有起诉。后来,该研究机构在内部开展了整顿行动,开除了涉事导师的党籍和所有任职,并在师生中开展了批评教育。
但张伟伟也遇到过“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校方。
“学校竟然给性侵的老师开假证明,说他人品端正,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张伟伟说,后来,这份证明被法官采纳,老师被判无罪,但被害女孩的精神却失常了。“年纪轻轻的,一辈子都毁了。”张伟伟叹道。
“事实上,学校必须要承担保护师生不被骚扰的责任,建立一个安全、良好、平等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李莹说,如果学校缺少对师生的保障,就没法形成足够的威慑和约束力,就会在一定程度造成高校内性骚扰,甚至性侵的发生。”
呼声:学校建立性骚扰防范机制
今年7月前后,网民“汀洋”、“青春大篷车”举报吴春明,称其利用发表论文、保研等机会,诱奸及性骚扰女学生。这一事件曾引发全国瞩目。
教师节前夕,由256位来自国内外高校教师、学者和学生参与联署的两封公开信,分别被寄给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和教育部(微博)部长袁贵仁。该联名信呼吁彻查厦大性骚扰事件,建议教育部以此事为契机,制定出台《高等教育学校性骚扰防治管理办法》。
信中写道,“媒体介入前,其中某几位当事人早已通过组织途径进行投诉,但并没有得到重视与处理,其原因是我国国内高校目前并未建立相应管理机制,导致接到举报的相关负责人对于此类事件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解决校园性骚扰问题,还是要从内部做起”。李思磐认为,学校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组织,外部人士很难介入,因此,高校防止性骚扰的组织应该设置在高校,这也有利于学校加强内部监督。
“如果没有学校对自身进行监督的话,哪怕最后诉讼至法庭,相关取证也很不容易。” 李思磐说。
记者查阅美国、香港、台湾等高校性骚扰防范政策与处理方法发现,不少大学都向师生提供了完善的受理投诉和处理机制。
以美国密歇根大学为例,该校出台了性骚扰防范政策与处理指南,设置学生纠纷调解办公室专门受理,同时,对提出这类申诉的人员以及参与调查的人员予以保护,保证其不会因为相关行为受到打击报复。
“在国外的高校,当行政人员升迁,或者新生入学时,学校都会对他们展开一个反歧视、反骚扰的入学或入职教育。接到学生、老师的投诉,也会有专门的机构受理,然后展开调查。若是上升到需要司法机关介入的情况,他们前期的记录和调查,也可以作为证据。” 华南理工大学性别研究中心负责人、副教授李昀说道。
“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哪所高校设置了此类反骚扰机构。”李昀说道,一些学生想投诉,甚至还会遭遇投诉无门的尴尬。
也因此,李昀建议,在学校内部,可以由校长牵头成立一个委员会,找学校里进行相关研究或类似研究的老师加入。为了防止学校内部相互包庇,还可以邀请一到两个家长代表参与监督。
“也许,在中国这样一个强调人际关系的社会环境下,在校园内部设置一个这样的机构的确不太容易。” 李昀说,“但有些事情,并不能因为不太容易就不去做。”
现实中白白的原型,到现在还没有走出伤痛。《不能说的夏天》电影监制徐小明说,这样的伤痛,必须是社会的复原,受害者才有复原的机会。“社会要改变不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一步不踏出去,社会永远不会改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