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小学生的“乐考”到底能走多远?
从上周开始,本市中小学生陆续进入了期末考试时间。本学期期末是北京实施各学科改进意见,要求小学阶段禁止统考、统测后的首次期末考试。很多小学都 在低年级改革了埋头答卷的传统方式,而是用“乐考”游戏取而代之。孩子们再也不用愁眉苦脸地准备期末考试,在游戏中考试,so easy!(1月20日《京华时报》)
在中高考制度改革春风劲吹的背景下,很高兴看到小学有这样的考试改革新闻。虽说北京市各小学的“乐考”还只是从低年级开始,但也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但愿这种“乐考”之风会逐渐铺展开来,燎原到全国。
本学期期末北京实施各学科改进意见,要求小学阶段禁止统考、统测,首次推行期末“乐考”。形式有抽签选题、超市购物等形式,把基础知识和基本能 力综合在实践活动之中,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考核检验,值得称道。这种活泼的乐考,学生轻松愉悦,教师也摆脱了往日古板繁重的阅卷劳动,应该都属于一种多 赢的“减负”举措。但这种“乐考”的效果到底如何?这种考查手段的科学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
乐考的前提是乐学。如果没有教师平时教学的“快乐教学”,那么学生突然实行“乐考”恐怕也难以真正快乐起来。为了满足乐考要求,充其量可能只是一次降低要求的“考试秀”罢了。“乐考”的内容和操作细节都应该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防止走过场的随意化出现。
乐考的普及还很有限。这次考试只有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参与,也就是说还有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大量学生没有纳入乐考范畴。从长远看,小学、中学都要接轨“乐考”,都要进行“减负”,确保实施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如是,则受益的学生就会更多。
乐考到招录要一把尺子坚持到底。如果小学各年级平时用的“乐考”办法,到了小升初就有实行传统的老办法,就又还原到那种“应试教育”现状,恐怕许多学生就会不适应而落榜,也就会必然影响到考试改革的初衷和预期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乐考”不能局限于表面的热热闹闹,要有实质的内涵;不能脱离课标要求,也不要完全拒绝传统的笔试。最好是笔试、口试、操作等相 结合,平时与期终相结合,升级与招录相统一。还要把小学减负“国十条”与素质教育精神综合起来后推行“乐考”。诚如是,“乐考”方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