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教育均衡破解“学区房阵痛”
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北京、南京等19个重点大城市在2015年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新政一出,引发北京学区房价暴涨,部分热点地段一平方米竟炒到近30万元。人民日报微博昨日感叹:"本为‘堵条子’,却成‘拼房子’,政策衍生效应让人担心"。
要不要买学区房,眼下对不少家长来说都很纠结。不买吧,在限期取消择校比例的政策背景下,学区房价格步步高涨,迟买一步,可能要多花不少钱;买吧,已经蹿上去的房价,让大多数普通家庭无力承受、望而兴叹。目前,南京各区都在优化调整基础教育布局,对更多家庭来说,最现实的期待就是家门口能尽早引进名校资源,让自己的孩子不用择校也能就近享受到优质教育服务。
用"阵痛"来形容这一轮学区房价格的上涨,不无道理。就近免试入学政策,让学区成为进入名校的唯一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区房的市场需求和升值预期,让数量有限的学区房变成稳赚不赔、奇货可居的投资品。相应的,如果优质教育均衡布局能够及时跟进,则意味着学区房供应量的扩容。前不久,我市南师附小宣布与珠江路小学合并后,由于无形中增加了学区房供应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南师附小本部周边学区房的涨势。
学区房热是市场用脚投票的行为,学区房的价格上涨,既是教育均衡程度的市场化反映,也对其形成了倒逼。目前,南京各区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方面都已进行了积极探索,以玄武区为例,通过托管或是办分校,以及组建教育集团等形式,北京东路小学、成贤街小学、长江路小学等名校"接管"了该区所有小学。南京市也明确,新建中小学校全部实施名校托管、办分校等方式,并探索九年一贯制等直升方式。
应该看到,采取名校建分校、托管薄弱学校等方式推进教育均衡,既需要形式上的整合,更需要有师资等软件上的同步,后者往往要下更大的功夫。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和名校自身打破在办学、生源、师资上的各种壁垒,真正一视同仁,建立统一的管理、调配、考核机制,让新建学校、被托管学校软件及时跟上、师资充分融合,教育质量明显提升,用最短的时间树立自身优质品牌,而不仅仅是挂一块名校牌子。
靠"拼条子"上好学校,有悖教育公平,靠"拼学区房"取得名校学籍,同样也有违就近入学、取消择校政策的初衷。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实施期限在即,相关部门更该在加快教育均衡上加把劲,让公众看到缩短"学区房阵痛"、淡化学区房概念的希望,让所有孩子都享受教育公平的阳光。(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