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办高中负债逾93亿 校长称害怕开学
5天办公时间,3天泡在法院
1998年以来,开封县第一高级中学迅速发展,师生人数、教学资源配置增加了一倍还多。学校通过银行贷款、教职工集资、借款、欠工程款等方式自筹经费建设发展。
2003年以来,县政府几乎冻结了学校人员编制,10多年来,招聘来的教师全由学校自发工资。
校长单进义最不喜欢的就是开学。因为一开学,学校有学费收入,各路债主就会赶集似的上门,缠着他讨账。学校累计已经负债4909.7万元,每年光支付利息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今年春节,学校被法院又执行冻结了200多万元,这对于已经举步维艰的开封县第一高级中学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所河南省示范性公办高中陷入债务深渊?
单进义提供了一份《2013年学校收费支出情况》。在这里,记者找到了部分答案:
2013年,学校在校生总数3502人,共计全年收费706万元,其中择校生收费310.6万元。这些费用中包含:学费150元,住宿费200元,电教代办费12元,代收书本费每期350元(多退少补),择校生分期收费,每期每生2160元。
而支出金额包含:专用材料费407.68万元,水电费90万元,教职工早晚自习周末补助106.6万元,设备购置及日常维修57.4万元,自聘教师工资及物业费80万元,教师培训费26万元。全年合计收支相抵每年负债60多万元。
巨额债务“压力山大”,一躲、二拖、三偿还
单进义的情况并非个例,受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影响,普通高中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我省的普通高中学校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自筹经费,使得学校在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中学负债究竟有多惊人?
百年名校开封高中校长耿振勇告诉记者,开高目前欠债高达2400万元。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目前债务700万元。夏邑一高的债务11年累计高达一亿余元,每年净付利息过千万。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陈云昌同样为学校债务发愁,他说,目前商丘一高的生均培养成本是8819.6元/年,而学校每学期只收取学杂费200元,住宿费200元。
“我们现在采取一躲、二拖、三偿还的办法,勉强生存。说偿还,也不过是借新还旧,剜肉补疮。谁都知道这是饮鸩止渴,利息越借越高,债越还越多。”夏邑一高书记王合忠一脸无奈。
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公办普通高中债务总额达93.05亿元,学校还本付息压力非常大,不少校长坦言,巨额债务已经成为影响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投入欠账之困:教师流失教学质量堪忧
有人把整个教育比作“铜头、铁尾、豆腐腰”。“铜头”,指的是小学和初中,有国家固定的财政拨款,经费有充足保证;“铁尾”,指的是大学,大学也已基本建立起了政府和学生家庭共同负担的办学成本分担机制。
唯独普通高中,既不能收取过高的费用,财政投入又不足。
我省现行普通高中学费标准是1998年制定的,具体为:省辖市区每生每期150—200元,县城和农村地区每生每期100—150元(在全国各省份中,收费标准处于倒数第一位),已16年未进行调整,而且也远低于周边省份——山西800元,湖南1000元,安徽850元,山东800元,陕西800元,湖北675元。
2006年,商丘睢县某高中李老师应聘到学校教授计算机课程,因为没有编制,他的工资由学校支付,经常拖欠工资和看不到未来,让和他一同来学校的40多名老师辞职走人,几年中只剩20多人。
“老师也得自谋出路啊,很多老师刚来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压力挺大。”李老师坦言,学校缺钱,不仅是老师流失严重,对高中阶段培养人才也是非常不利的。
“因为缺少经费,教育现代化手段这一块比如说电子白板、班班通,开封市下属县的几个高中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教师的培训、教师的成长这一块也没有相应的经费,县区这一块的学校,优秀教师流失不少。”开封尉氏县教体局副书记张富洲说。
“前门未开,后门又被堵上”
学费标准低,加上国家和我省未出台明确的普通高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政策,多数县里的高中没有任何政府的生均经费补贴。所以,择校费就成了我省公办普通高中用于维持学校运转的主要收入来源。
此前,按照国家的政策,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和收费实行的是双轨制,即在招收“正取生”之外接收一定比例的“择校生”,以收取择校费弥补办学经费不足,缓解办学压力。
但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国家要求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比例要逐年降低,并在3年内全部取消。
在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看来,这样的举措简直是“前门未开,后门又被堵上”。
“2014年,择校生比例已经降至10%,明年将取消择校生,这一块的收入也将被砍掉。”开封高中校长耿振勇眉头紧锁。
商丘睢县回族高级中学校长张广中脱口而出的话语中透着焦急,在他眼中,择校费政策明年取消意味着学校将“无米下锅”。“最开始,分校和择校生收入比例占到学校收入的60%~70%,今年择校生还有10%,明年如果取消了,学校几乎就无法运转。”
取消择校生,等于断了公办普通高中的“口粮”。开封尉氏县教体局副书记张富洲说,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要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但现在办学经费紧张,也让各个学校根本无暇顾及所谓的“内涵发展”。
专家建议健全政府、社会、家庭分担机制
前有义务教育,后有高等教育,作为承上启下的高中阶段教育,地位相当重要。这几年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地方政府甚至以此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指标之一,国家对高中教育支持上却成了最薄弱的环节。
而高中教育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这是一个断档问题,高中教育不在义务教育范围内,财政投入法定的约束力就小一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李军超博士表示,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教育阶段,政府都应该加大投入,这个责任主体是政府。健全政府、社会和家庭的成本分担机制。“政府对教育的支持,第一是有保底支持,解决基本需求的支持,第二还有转移支付,比如说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会更好。”
商丘市人大代表耿钰长期关注教育事业发展。她认为,高中是为高校输送人才的摇篮。“提高高中教育收费标准,我认为利大于弊。”
她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做好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学校运行成本,划定新的收费标准。此外,建议学校保留一定比例的择校生,实行逐步退出政策。
河南省教育学院教育专家徐玉斌教授表示,解决学校债务问题是重中之重。
他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对高中教育公用经费投入的力度,以此来缓解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的问题。“但从高中教育长期的发展来看,我们在没有办法大幅度提供公用经费的情况下,要适度地提高普通高中的学费,使学校可以正常地运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