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高中生活

高中生活

石河子大学:一座离欧洲最近的“211”大学

2013-11-26 12:01:00高中生活
本报记者 王世玲 石河子报道

  当东部城市已进入黄昏的下午18时,晚了2小时时差的石河子,太阳还在高悬。

  9月初是大学开学的时节。作为流着兵团血液的新疆石河子大学,
本报记者 王世玲 石河子报道

  当东部城市已进入黄昏的下午18时,晚了2小时时差的石河子,太阳还在高悬。

  9月初是大学开学的时节。作为流着兵团血液的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生军训中还有拿着盾牌预防攻击的训练科目。

  石河子大学前身是石河子医学院,诞生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新疆的进军途中。1996年4月,学校由农业部部属的石河子农学院、石河子医学院、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和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由教育部与新疆建设兵团共建。

  作为新疆仅有的两座“211”大学(另一座是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的知晓率甚至高于西北地区其他一些“211”大学。它的名气通过一个特殊的制度通道,传播到全国各地。

  “组织上让我来时,我家人担心安全与辛苦,但对我个人而言,是多了一份体验与思考问题的角度。”石河子大学的副校长夏文斌笑称,他并没有“戍边”的悲壮感。夏来自北京大学,挂职已两年。

  石河子大学长期存在着一支国内优质名校组建的“支教常规军”。也就是夏文斌所言的组织安排,即教育系统内发起的全国内陆名校“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目前对口支援的高校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重庆大学等,其中北京大学是组长单位。因而夏文斌作为这两年的“支教军”的组长,负责协调支教对接事宜。

  “如果没有大学,石河子不过是一个县城而已。大学提升了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是城市的光荣。”当地人如是表达对石河子大学的情感。

  而石河子大学并不仅仅是增添了城市的文化厚重力。对于这个60%的生源来自全国、在校生3万、每年本科生6000人、70%毕业生留在新疆本地的高校,更被寄予输送新疆跨越式发展人才的重任。

  “支教常规军”带来的冲击

  乌鲁木齐往东沿G30线(连霍高速)开出150公里,从石河子出口下来,开过玛纳斯河大桥,这座以兵团军垦著称的城市就出现在眼前。

  沿着一条开阔的大道继续往城里走,道路隔离绿化带中风帆样的路灯上,绵延一公里地挂着红色条幅,迫不及待向外来者诉说着自己的特质: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中国纺织名城、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外贸转型升级出口示范基地……

  “绿色”成为这座由军人选址、设计、建造后“人进沙退”城市的主题词。路两侧不高的建筑物被近50米宽幅的密匝树木遮蔽得几乎看不到,车行其中犹如穿行森林。石河子大学就融入在这片绿色中。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丛日云在支教一年后在博客中写道,“在这里,你才知道什么是空间的奢侈,绿荫的奢侈。”

  作为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知名学者,丛日云曾担心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否被接受,“石大的学生用他们的表现告诉我,这一切顾虑都属多余。”

  “它行军途中产生的一座大学,创立初,就是五湖四海人组成,具有包容性与多元性。”夏文斌称,目前石河子大学60%是全国生源,老师也来自于全国各地。学科覆盖理工、农、医、文,王牌专业是农业和医学。

  包容与开放是成就一所大学的关键之一,而“支教常规军”客观上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新疆的发展关键还是教育与人才,这是先导。但仅凭教育和财政部专项拨款是不够的。”夏文斌称,这种对口支援财政不出钱,而是高校自己出费用,每个高校把其纳入战略规划中,统筹考虑。“会考虑到学科互补,并不是简单的拉郎配。”

  当然,这种支援带给石河子大学的红利是明显的。

  据了解,石河子大学的学生可以参加“一加二”、“二加二”等的培养计划,即分别在本校和北京大学、重庆大学等对口支援的高校上学。石河子大学的教师也有去北京大学等高校培训的计划。北京大学、天津大学还有新疆研究生基地,即对石河子大学的研究生、中青年教师等建立特殊通道,单独一条线录取,大致每年有10个指标。

  “这也带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学科空白的补充。其中包括一些科技部、教育部大型的学术项目,也是以这种合作的形式开展的。”夏文斌解释,2002年开始的“9+1”对口支援,最初是北大等高校,现在是国家战略,不仅是高校间的支援与合作。

  任何交流都不是单向的,尤其是以教师个体为主体的学术与精神层面。

  “对支援高校和老师而言,也有很多收益,如军垦开拓精神等。特别是今年,有人建议改掉"对口支援"这个词,改为对口合作。”夏文斌称。

  协同创新中心筑造新平台

  一所高校对于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区域的影响作用可能是无限的。

  “从全国各地来的学生,60%的毕业生都留在新疆,扎根在新疆建设兵团的各个角落。”夏文斌称,石河子大学在维护新疆的稳定,促进跨越式发展、文化交流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相比内陆其他高校,石河子大学在科研教学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在科研上,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学科前沿性的研究关注不够,缺乏学术前沿的敏锐性。二是对新疆包括石河子实际的理论提升不够。”夏文斌建议,石河子大学的社科研究要从新疆实地出发,兵团出发,特色才是王牌。如环塔里木文化,文化安全、区域发展与新疆跨越式发展都是国家的重点项目。

  而更大的规划正在酝酿和建设中:2013年4月25日石河子大学成立了中亚文明与向西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之前推动高校发展是211、985工程,下一步提升教学的抓手是协同创新。”夏文斌表示,今年教育部遴选了第一批14所高校,形成协同创新体。以问题为导向,把大学、科研、政府、企业联合起来,形成新的创新体,也就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新平台。

  夏文斌希望中亚文明与向西开放协同创新中心,可以成为石河子大学乃至新疆科研提升的新平台。中心定位为向区域发展类的协同创新体。“从新疆的角度讲,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与国家的向西发展战略是一致的,这也是新疆的优势。”

  “明年第二届中亚文明论坛就在哈萨克斯坦召开。”夏文斌称,该中心由石河子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疆社会科学研究院四所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及卡拉干达国立技术大学(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俄罗斯)两所国外高校组成。

  除了科研差距,目前高校一些普遍性问题也存在于石河子大学中。

  “最值得担忧的是人才数量不足,领军人物、骨干人物不足。一方面国家在加大投资,但另一方面人才也在流失。原因是总体来说待遇不高,地处边陲生活设施条件不佳,有出于孩子教育考虑和自身发展,"流失"到发达地区职业高等教育学校等。尽管有高薪引进人才计划,但杯水车薪,主体仍是收入不高的群体。”石河子一位老教职人员对记者表示。

  对于更多石河子人而言,大学面临的这些挑战并不所知。在他们眼中,另一些变化在悄然出现。

  “以前石河子大学是大陆唯一没有围墙的大学,主校区也没有大门。3年前才围了起来。”一位在当地生活了20年的人士表示,可能是由于安全因素围起来栅栏,并安设了摄像头,进出入须走大门。“但仍没有水泥围墙,透过铁丝栅栏还能看到校园。”(编辑 吴红缨)

  作者:王世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