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这个“坑”要不要入,看了这些观点再做决定
每年高考“发榜”后,都会有人欢喜有人忧,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能会想到复读,来年再战。然而,复读并非坦途,要不要选择复读,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复读,新高考下复读又有什么新趋势?有复读想法的学生,要非常慎重地考虑清楚后再做抉择。
1)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复读——
想复读先看理由是否过硬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高三年级组长甄兆敏
高考结束后,一些学生有了复读的念头。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复读呢?
通常,复读有三种结果:成绩提升明显,进入心仪的大学;与前一年成绩差不多;比前一年的成绩低。按照以往经验,第一种结果的比例不是太高,第三种结果的比例不是很低。复读的一年,非常考验人的恒心、耐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需要格外慎重。如果没有过硬的理由,可以不进复读这个“坑”。
一般来说,复读的理由主要有:认为自己发挥失常、要“知耻后勇”努力学习、对录取自己的学校不满意。我们来逐个进行分析。
第一,发挥失常。发挥正常与否的参照是学生一贯呈现出来的成绩,而不是期待的成绩。高考计入分数的六个科目,如果都发挥正常,学生的总成绩应该是超常水平发挥;如果有一两个科目发挥失常不太严重,学生的总成绩应该是正常水平。一个人所有科目很难都发挥正常,定义自己发挥正常与否应该是以总成绩为准,而不是哪一科目的成绩为准。
如果确属发挥失常,还要分析其原因是身体上的不适还是心理上的不适所导致。如果仅仅是身体不适导致发挥失常,例如突发疾病等因素,可以考虑复读。如果是心理原因导致的,例如考试焦虑等,那我建议不要复读,因为一年后的心理压力更大,考试焦虑的情况可能更严重。
第二,以前没有努力,现在“知耻后勇”。这个理由貌似很正当,但是很多学生都是在结果出来之后顿足捶胸,立下雄心壮志要怎样怎样,大家以为他会从此开始奋发图强,结果一觉醒来就依然故我了。如果学生想复读,可以先闭上眼睛想想,自己能否确定有足够的毅力改变自我。如果非常确定,就可以选择复读。如果不确定,还是不要复读的好,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学生的三分钟热度。最终,学生的成绩与前一年相当甚至更低,白白浪费一年的光阴。
第三,录取的院校不满意。首先,学生要搞清楚是成绩的原因还是填报志愿的原因。如果是填报志愿失误的原因,可以选择复读。但是,一定要从复读开始前就做好学业规划,明确努力方向,积累高招录取相关信息,下一年不要重蹈覆辙。
其实,学生和家长不用在是否复读这件事上纠结太多,怎么选择都不错,关键看你怎么做。如果学生确定去复读,那就踏实下来准备迎接未来一年的辛苦与折磨,这也是人生的一次历练。如果学生确定不去复读,那就尝试着喜欢你的学校,尝试着喜欢那个专业。
假如学生还是犹豫不定,和家长也达不成一致意见,可以考虑“试复读”。现在离高校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先去试复读一段时间。在高校开学之前,如果学生能够承受复读带来的心理压力,又学有所得,成绩也有稳步提升,那就复读下去;如果找不到这个感觉,自己特别痛苦,不要不好意思,回家收拾行李去上大学吧。
2)如何选择靠谱的复读学校——
学校的教研实力最重要
精华学校高考全日制校长赵宏凯
对于准备复读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肯定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选择一所靠谱的复读学校呢?
首先,要了解复读学校的教研实力。随着北京新高考的实施,教研在备考阶段的价值日益凸显。衡量一所学校的教研水平有很多指标,比如是否拥有独立的教研部门、专职的教研团队,是否参加区教研、市教研等。同时,复读学校的教师对高考是否有科学的认知、能否对各科试题所考查的内容有清晰认知与了解也非常关键。教师要能够充分理解高考政策,并科学指导学生在试卷上反映的知识漏洞及能力欠缺。
其次,要了解复读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并注意学校是否有针对学生备考心态调整的安排。选择复读的学生压力很大,尤其是在备考的后半段,学生会出现学习动力不强的现象。所以,好的复读学校应该在入学前帮助学生做高考失利报告,科学规划课程,并在开学后实行分层教学,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完善情绪管理,为学生鼓舞士气。此外,学校还可以每周举办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经验,疏解成长烦恼。
第三,要了解复读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的综合实力。规模较大的复读学校,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更成体系,师资、学习环境、教学更能有保障。伴随着新高考的实施,分层走班制对复读学校提出新要求,所以,复读学校的招生人数及专职教师人数也需要关注。如果复读学校每年招生人数过少,则学生分层不会很细致,学校很难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如果专职教师不足,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将无法及时解答。
3)新高考下复读有何新趋势——
复读人数可能会逐年下降
中国教科院研究员储朝晖
复读是以考试绝对分值作为高校录取依据所产生的特殊现象。当考试招生制度主要依据考试分数而非综合评价来选拔学生,只有学生把分数考得更高一点才能上更好的学校,当分值与期望录取的学校之间存在差距的时候便会将复读作为选择,这是复读尤其是高分复读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新高考总体还是以考分作为主要的录取依据,在录取线上的考生还可能产生考试分数与录取期望的差距。同时,由于全国高校录取考生的平均录取率在80%左右,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复读仍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一定范围内延续、存在。
由于新高考确实降低了考分对于升学的效价,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考生比过去更大的选择空间,获得录取通知书的考生选择复读的必要性明显降低,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事实基础上,未来复读人数的变化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家长和考生是否会因为选择增加而引发对录取学校期望的膨胀,二是社会用人单位是否会进一步强化第一学历的差别化对待。如果这两方面是平稳的,选择复读的总人数将会逐年下降。
新高考实施后少数省市不再分批次录取,多数省市二本三本合并,各地积极推动一二三本合并,这样给考生和高校双方更大的选择空间,比较好的大学办得一般的专业未必天然就招到优秀学生,一般地方院校办得比较好的专业也可能招到比较优秀的学生,这样延续一段时间必然改变高等教育生态,曾经被用人机构看不上的地方高校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强化第一学历的学校差别看待也就缺少事实依据。
复读本身的经济成本和人生机会成本往往被忽视,不少人也未能考虑不选择复读的情况下成长的连续性优于复读。在高考压力已经普遍较大的情况下,复读生更是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过度的压力对人的身心正常成长发展都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风险。
复读本身的风险也必须考虑到。在复读生中既有第二年考分高于第一年的,也有第二年考分低于第一年的,或第二年考分与第一年基本持平,在后两种情况下,由于上更好大学的期望不能实现,不仅会产生更高的经济与人生机会成本,还可能造成考生自信心的下降。
因此,对于大多数接到大学录取通知的考生,要综合考虑自身心理素质、未来规划、家庭情况等因素,理性、谨慎选择复读。
【复读故事】
复读之路艰辛坎坷
高考复读生小刘
去年,我毕业于一所知名中学的重点班,当时的高考成绩是619分,不算低,但和我的理想以及平时水平都有很大差距。
我的理想是学习医学专业,未来成为一名医生。而我这个分数在去年是考不上满意的医科大学的,就算进了某个比较有名的医科大学,也没办法学习理想的专业(比如临床医学),更不用提那些医学名校。最终,我选择了当时最难以接受的一条路:复读。
一开始,我在心里很排斥复读。在我看来,复读意味着再经历一轮枯燥乏味的高考复习和冲刺训练。而且,看到朋友圈里刷屏的各种录取通知书,自己却要去复读,心理落差不言而喻。不过,在父母的鼓励下,我认真进行了试卷分析,总结得失,最终迈进了复读学校的大门。
复读之路可谓艰辛。最令我没想到的是,和我一起复读的同学竟然高手云集,我感觉自己天天被大神碾压,头些日子压力特别大,再加上新高考的种种不确定因素令我产生了不小的焦虑,晚上睡不好觉。几次大考后,我逐渐清醒过来,开始和同学们坦诚相待,相互之间也学到很多学习技巧和诀窍。线上复习的那段时间,复读学校的老师还为我们组建了学习群,促进我们相互交流,相互解压。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找到了感觉。今年高考,我考出了699分的好成绩,现已被国内知名的医学院录取。
总之,如果你决定选择复读,就要沉下心来,即使道路坎坷,也要认真走完这一程,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自己当初的选择。
【家长心声】
复读性价比更高
复读生家长李女士
2019年孩子的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我看到分数后特扎心,因为离他的目标校差距太远了。我和孩子爸爸不希望看到孩子的理想破灭,都坚定地支持他复读。
我认为,高考是人生众多难关中最容易的一关,如果在这里退缩,信心将大受打击。何况,没考上心仪的大学,只能在4年后通过考研究生“翻盘”。如果让我在“1年时间复读”和“上4年普通大学”做选择,我肯定觉得前者性价比更高。
没必要让孩子遭二茬罪
高三学生家长赵女士
我女儿读的不是名校,学习成绩也一般,但我从未考虑过让她复读。现在职业教育这么发达,如果明年考不上本科,考一个大专我也能接受,将来毕业了,说不定比本科还好找工作呢。何况,复读一年就保证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吗?万一成绩没努上去,再落下心理阴影,得了抑郁症可咋办?所以,我觉得没必要让孩子去遭这二茬罪。
【专家建议】
复读靠勇气更靠方法
海淀教科院陈尧
复读需要勇气,更需要方法。如果选择了复读,就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生活,才能在来年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一,调整心态安心学习。刚刚经历的高考失利,会将学生置于沮丧的情绪旋涡中,他们很容易对自己以及高考做出非理性的评价与归因。在复读过程中,家长与学生要淡化对高考失利的关注,更不可将上一次的失利作为激发学生接下来学习动力的理由。很多情绪的困扰来自于对自我愿望的压抑,在复读期间坦然地承认自己对更高成绩的追求,不仅可以从积极的角度激发学习动力,还能让学生在复读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学习过程,帮助学生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
第二,寻找方法科学学习。复读的核心任务是对高中知识的复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要重复一次高三的生活。在着手复习前,学生要结合上一次的高考成绩,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确定自身成绩的提升点,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对于曾经投入很大精力,但是成绩提升并不明显的内容,可以通过寻求教师和同学们帮助,分析原来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重新选择更恰当的学习策略。
第三,制定计划高效学习。好的计划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稳步推进学习进度,做到劳逸结合,高效学习,同时也可以缓解学生在复读期间的焦虑情绪,在一个个目标的达成中逐步增强学生的信心。能够完成是好计划的首要标准,切忌过高地制定目标,盲目地堆砌学习任务,一定要结合高中期间的学习状态做到目标适度,强度合理。学生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还要参考学校整体的复习进度安排,做到课堂学习计划与自主复习计划合理搭配,同时兼顾整体复习与个性化复习。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要给自己预留一定的调整空间,以便根据学习进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动态调整。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贾晓燕
编辑:蔡文清
流程编辑:王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