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学区建设:和谐无边界
王欢校长跟学生们在一起。本文作者 供图
作者简介:
王欢,从教33余年,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全国语文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名校校长。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北京市红领巾教育奖章、北京市师德之星等荣誉称号。现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第一届“名校长工作室”研究员、第三届“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王欢
“身”在北京市东城区的地盘,感受着教育从“有教无类”到“优教无类”转变的政策引领,史家小学自今年年初以来,在一直坚持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的基础上,又全面启动了涵盖多项改革任务的学区建设。
无边界模式下动态聚合的“叶绿体”
近些年来,面对新的教育挑战,史家学区以现代化、国际化、品牌化为主要发展方向,致力于形成一种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和谐成长的教育新生态。
对史家小学而言,相对于过去的办学模式,学区的管理层级增加了,亟需机构的扁平化;部门叠合增多了,亟需职能的协同化;校址离散增大了,亟需沟通的即时化;师资规模增长了,亟需价值的共通化;生源范围增容了,亟需测控的灵敏化,等等。那么,如何在秉承史家和谐教育的基础上高效整合资源,建立协同机制和共识理念呢?
“和谐+无边界”,是我们确立的学区建设理念。让它成为学区内各校师生的文化共识,是做好学区各项工作的精神起点。在史家教育的生成中,我们既注重学校文化的历史性,又强调学区发展的现实性——“和谐”是史家小学一贯的教育理念,史家学区也将继续传承与发扬学校品牌的内涵,通过各种创新开放的手段打破限制教育发展的传统阻隔,真正开创一个无边界教育的学区模式。无边界的核心要义,是突破各种教育要素的时间、空间、人际、专业等边界,按照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形成新的能力单元,并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动态聚合,从而形成种子生长所必需的“叶绿体”。
一个合理的制度体系是学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内在支撑。史家学区总体运行模块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包括战略层、基本业务层和组织管理层。根据当前工作,一是成立了学区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书记牵头,由6位校级领导共同构成学区决策管理中心,其职能是讨论与决策学区整体发展与规划、管理与协调相关工作等,从机构设置上强化史家学区概念和史家学区人的概念。二是每位学区校长负责一个校区,各校区设一名执行校长;学区校长与校区执行校长密切联系,向各校区贯彻学区整体发展规划,并将各校区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学区管理委员会,以便学区及时改善、服务校区。三是成立6个学区大年级组,校长、书记带领学区各校长,每人直接下沉到一个学区年级组,服务一线工作,并优化部门配合,有效化解年级组工作层级上报、无人统筹的实际困难。
在这个框架中,我们消融了各科、各班、各部门、各校区的边界,促进了管理层级的扁平化。以管理委员会为决策中心、大年级组为执行主轴的运行架构,旨在为史家教育的发展确立一种统分结合、纵横结合、收放结合的管理新生态。其中,战略规划、重大决策、核心管理、文化建设等全局布划“统”一在学区,各校区“分”别保留教育特色及其执行的灵活性;学区领导按照不同模块对校区实行“纵”向管理,同时每人“横”向支持一个大年级组的工作;教育督导、人事管理、基础建设、财务总控等核心职能“收”在学区;教务管理、总务协调、电教支持等辅助职能“放”在校区。
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贯穿于“统分”、“纵横”、“收放”管理全过程的学区运行机制,具体包括协同机制、流动机制、复盘机制、荣点机制和榜样机制。五大机制共同联动,推进学区建设的“理念互联、机制互动;课程互联、课堂互动;活动互联、科教互动;师生互联、管理互动;校区互联、品牌互动”。
多样统一中融合壮大的“新史家”
如何从史家小学出发,打造一个精神内涵统一,而又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史家校区,形成新时代的“新史家”,需要我们着重从校区建设和教师发展方面开辟新的道路。
校区建设是学区工作的基础,推动校区建设,形成共同气质是学区走向融合的必经之路。为此,我们打开各校区原有的价值边界,实现理念上的共通共融,如史家实验学校寻找到与史家小学的理念交叉点,生成了与史家校区互通互融的“和谐”、“生态”新理念。同时,我们打开各校区原有的管理边界,实现运行中的互联互动。如一年级校区统筹分班,并由史家干部、各学科教师整体进驻;原史家老校的二年级校区由原遂安伯小学的副校长主管,目前在校区文化、课程、教学方面已经与高年级部融为一体。我们还打开了各校区原有的校园边界,实现环境上的统规统建。今年暑假,我们借助校园改造的契机,对史家实验学校和遂安伯小学进行了从建筑风格到场馆功能的重新设计,使两个校区在整体外观上与史家小学达成形似,在精神内涵上与史家小学达到神似。在总体风格一致的前提下,低年级校区突出幼小衔接特色,高年级校区突出综合发展特色,七条校区突出百姓文化特色,作为史家升级版的实验校区突出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各校区共同孕育出多样又统一的史家校园环境文化。
教师发展是学区工作的关键,新的“史家精神”体现正是由这些新的“史家人”的成长起步的。为此,学校主要从教研联合、培训集成、活动同步等方面携手推动教师发展。
打开各校区原有的教研边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融合。学区在联合教研中定方向、定标准、定重点,规定各学科每周开展一次组内教研,每月开展一次学区教研,每月与区教研中心对接开展一次学科活动。自学区成立以来,启动了各学科学区联合教研活动25次,微课与翻转课堂、课堂常规习惯养成等学区教师专题培训5次;主管教学的学区副校长深入各校区听课30多次,各学科区级教研员走进学区指导教学10多次。联合教研融汇了比传统教研更多的研修要素,有效沟通了各校区教师的智力资源,有效促进了各校区教师的共同发展。
打开各校区原有的培训边界,实现教师职业成长的融合。学区依托区教师研修中心的专业力量,对入选学区“专家名师工作室”和“骨干教师工作室”的教师进行“双导师制”培养;依托史家小学与国家博物馆签订的三年合作协议,让史家学区教师一起走进国博,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培训。利用丰富的馆藏、学者与专家资源,国家博物馆为教师们提供的“导师制”人文课程培训,包括汉字课、服装服饰课、美食美器课、乐音辞系等7大类,教师们可以打破学科界限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每位教师每学期都安排2至3天的实践学习,国家博物馆则为参培教师配备导师,带领教师进行课题式的调研学习。
打开各校区原有的活动边界,实现教师团队建设的融合。近半年来,我们举办了学区教师迎“七一”近郊健步行走活动、学区教师全员军训活动及先后几次由名家主讲的“史家讲坛”等,有效打开了各校区教师的沟通边界。
共同舞台上精彩绽放的孩子们
毋庸置疑,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区工作的核心和最终目的。为此,我们主要从课程搭设、课堂生成、社团活动等方面携手推动学生成长,让孩子们的生命精彩绽放。
打开各校区原有的课程边界,实现课程资源的优质融合。我们搭建了书本课程、行动课程、数字化课程、个性化课程、特色活动课程等五大课程。特别是我们在个性化课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发了包括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和思维训练类等丰富的个性化课程,其中史家小学的金鹏科技团、金帆舞蹈团、金帆合唱团已发展为精品化课程,其他校区的个性化课程也在逐步精品化、品牌化。同时,“我的课后三点半”项目以多元课程为放学后的孩子们搭建了一个精彩的成长空间;“妈妈读书会”、“爸爸运动队”等亲子活动课程,由家长自主备课、讲课,为孩子们的成长开辟了全新领域的“星期六课程”;以“走近国学”、“史家书院”、“漫步国博”为主题,按低中高年段逐层拓展的国学课程,与北京八大博物馆共同拓展学区课程,让博物馆成为校园的一部分。
打开各校区原有的课堂边界,实现课堂主题的快速聚焦。在课堂教育的主题生成中,我们着力突破各种要素的边界,使相应的信息和能量能够自由地流动。在各类课堂上,我们同步聚焦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聚焦学生的“专注”表情;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聚焦学生的“绽放”神态。在持续收集“专注”和“绽放”精彩样本的同时,我们也在以“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为中心,不断融化原有教育要素的多重边界,创造全新的生长点,汇聚多样的成长力。
打开各校区原有的社团边界,实现社团活动的快速生发。从学区建设筹备期开始,我们举办了“体育助力梦想 健康成就未来——学区春季运动会”、“相同的舞台 共同的未来——学区开学典礼”、“太空探索‘0’距离——‘航天员进史家’科技实践活动”等一系列学生联合活动,促进了各校区学生的共同成长。特别是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社团的资源生发作用,在机器人、科学DV、科技创新、智能发明、仿真模型、天文摄影等13类49个科技类社团,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习书苑、画社、工艺、摄影、篆刻等30多个艺术类社团,以及红领巾传媒社团、阳光公益社等多个德育类社团的共同活动中,让孩子们充分地绽放个性、共享精彩。
相关链接
学区制改革
■本报实习生 李晓宇
“学区制”是中小学实行分片划区管理的一种制度。它于1978年起源于美国,后逐渐被其他各国效仿借鉴。改革开放后,学区制的概念被国内教育界广泛认知。上世纪90年代,成都、济南等地便开始学区制试点。2000年,深圳也紧随其后,推行学区制。然而,这时期的学区制仅处于初级阶段,推行的目的是为了片区内适龄儿童“有学上”。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择校之风劲刮。在此背景下,学区制作为缓解择校热、促进教育均衡和公平的有效途径,开始被中央和各地教育部门重视,并试点推行。
河南郑州作为学区制模式探索的头牌,自2010年开始陆续摸索出“强校托管弱校”、“学区内学校互派师资统一教学资源共享捆绑考核”、“建立学区发展共同体”等平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模式。2013年至2014年,是学区制改革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全国各地纷纷加快学区制改革的步伐。北京市教育资源丰富,各区实际情况有别,因此学区制模式各具特色,东城区的相关探索致力于建立一种校际联盟,实行“轮值主席制”,在深度联盟的两校间实行“大年级组联合教研”;在朝阳区和海淀区,学区主要作为一级教育管理机构,实行学区化管理,力推名校多址办学;门头沟区主要推行“城区山区学校捆绑发展”的模式。此外,陕西省西安市的“大学区制”、甘肃省兰州市的“行政区域整合”、河北省承德市的“城乡联合模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优质+薄弱模式”以及湖北省武汉市的“师资交流”、山东省济南市的“无缝隙覆盖”、辽宁省沈阳市的“社区生源摸底”、天津市的“合理控制学区片区规模”等措施,都是学区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尽管学区制之风吹遍大江南北,媒体报道此起彼伏,但是学区制改革之路仍步履维艰,问题重重。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认为:“从目前各地制定的方案来看,学区化管理有3个难点:一是学区划分难以均衡;二是学区职能难以界定;三是学区管理难以开放。”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认为,许多地区的官员在没有弄清“学区制”的情况下便立马推行,造成“名校托拉斯”、“管理机构重叠”等负面效果。改革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李希贵对当前学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学区管理起步,逐渐逼近学区制”的建议,并认为学区管理应该把握好模块化管理和扁平化结构两个要素。对于学区化管理的难点,陶西平认为要想让人民满意,就要尊重人民的参与权,建立学校、社区、家长共同参加的学区管委会或者联席会议,听取学区发展汇报,讨论学区工作规划,组织社区群众和家长支持学校发展、担任学校的辅导员和志愿者等,使学区与社区、家长融为一体,当成为学区制体制建设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