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补考,人性还是任性?
日前,武汉某高职院校推出“新政”,拟实施“刚性考核弹性补考”政策。以100分为例,60分及格,若学生只考了58分,就只用补考2分,且补考次数不限,直到过关。争议声中,有人认为学校此举是人性化管理;有人则提出,学校是在折腾教师、折腾学生,实在任性。让我们一起分享下业内人士的各自观点。
补考有弹性管理更人性
■姜朝晖
武汉这所高校推出弹性补考,让外界倍感新颖的同时,对该校学生尤其是那些文化课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算是一种福音了。考试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手段,有其必要之处,但显然并不能通过考试甚至补考为难学生。
从制度设计来看,补考是对知识再学习、再检验的过程,大学生挂科,通常需要重新达到及格线才能算过关。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同学来说,每逢考试无疑就会背上很重的心理负担。由于时间紧,或者需要补考的门数多,有的学生补考后还是未能通过,出现了反复补考的情况。有些学校补考或重修还需再交费用,也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因此,降低补考难度、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即便补考也是有针对性地补习知识点,从这个角度来看,该校实行弹性补考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特点,具有积极意义。
在我们传统的大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平时喜欢把上课点名算成平时成绩,考试偏好出一些偏题难题来刁难学生。似乎按时听课,能回答上一些难题就是好学生,反之,缺课、补考的都是不合格的学生。而且考试知识点大都是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除了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外,并没有多少知识含量。许多学生即便花力气通过了考试,很快也就都还给教师了。
其实,真正需要考评的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对大学生来说,课程考试主要还是针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以及思维方法的训练或是进行简单的学术启蒙。脱离了这样一个标准,或者用“变态”的考题为难学生,只会显示授课教师的平庸。
值得注意的是,该校是一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文化课成绩普遍偏弱,相对实践课程来说,理论知识学习、学术积累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完成“双基”目标,学生就算是合格了。完成文化课的学习和考试后,学生就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参与实习、实训,从整个人才培养的环节来说,也需要协调文化课和实践课的关系。毫无疑问,该校大胆“破局”,淡化考试和补考,体现了对人才培养定位的深刻认识。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改善一些不合理的评价机制。该校提倡的“弹性补考”,结合了高职院校的特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补考知识点,给文化课成绩偏弱的学生更多自信,同时间接促进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未尝不是一项好的创新。
弹性补考折射功利教育观
■胡乐乐
学生一门考试不及格,是不是教师就应该将学生差的那几分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单独拎出来,编制相应考题,让学生补考?显然不是。因为考试不及格说明学生没有达到这门课程最基本的要求,应当重新选修、学习或者重新复习,然后接受包括整门课程内容在内的考卷的补考。而不能学生差几分,教师就从其差的那些考点中出题。“缺多少分就补多少分”,容易让人以为高校就是以让学生考试及格为目的,并进一步怀疑高校的育人定位和价值取向。
给学生出考题,外行人看上去以为就是个简单的技术活,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份好的试卷,不仅要求命题教师准确认识到一门课程的重点、难点,而且还要让卷子能充分考查到所有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对于出题教师来说,不仅要对所考课程的内容本身十分了解,还要考虑设计一定的区分度。
“缺多少分补多少分”这样的考试“新政”,毫无疑问会加重教师工作负担,而且容易把学生惯出懒惰的毛病。首先,教师得仔细查阅不及格学生的试卷,找到失分的地方,然后再对照着课程大纲和教案,找到这些知识点所在的具体章节,再依之出新考题。几个学生不及格还好办,但若是十几个、几十个学生不及格,教师的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高校管理者需懂得,不能让学生以及格为求学的目的。更不能今天想当然地搞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新政”,明天搞一个所谓的“创新”。事关师生的事情,学校在推出改革之前,应广泛征求意见,不能强令师生全盘接受、执行。拿“缺多少分补多少分”来说,如果高校事先征求教师们的意见,相信很多教师会反对,因为期末考试通常有A卷、B卷两份试题,“新政”必然要让教师重新出很多份试卷,这严重增加了教师们的工作负担。
笔者以为,“缺多少分补多少分”不仅不能算是什么创新,而且直言不讳地说,分明是一个“拍脑袋”决策的产物。即便是职业技术院校,也应该努力让学生全力学好文化课知识,而不应该满足于60分过关即可。“60分万岁”这样的功利主义教育观,要不得。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