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山东:中小学校长将“摘掉官帽”从做官转向治学

2015-01-28 10:54:32教育热点
原标题:山东:中小学校长将“摘掉官帽” 从做官转向治学  日前,山东出台的《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将试点取消中小学学校和校长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管
原标题:山东:中小学校长将“摘掉官帽” 从做官转向治学

  日前,山东出台的《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将试点取消中小学学校和校长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管理等7个方面的改革。此次山东从中小学开始试点取消学校和校长级别,对于推动学校去行政化改革来说,无疑是重要一步。

  “摘官帽”推动学校去行政化改革

  2015年春季开学后,威海将正式启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率先在所辖的乳山市和高区进行试点,首批100多位中小学校长将“摘掉官帽”,采用职级制改革,待试点经验成熟后适时在威海全市推开。校长退出行政序列,不必再参加当地按行政级别召开的会议和各种活动。可以说,去行政化的职级制改革让校长走上了专业化成长的道路。

  威海市确定的职级制改革对象,并不局限于校长,副校长和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也全部纳入职级制改革范围,取消行政级别,实行校长、副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校长和副校长的选拔、聘用、管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教育部门党组织负责实施,纪检、组织、编制等部门对竞聘人员资格、专家评委组成、选聘程序公平性等进行全程监督。

  威海的这一改革,源于日前山东出台的《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在分步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方面,《意见》提出试点取消学校和校长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管理,建立完善以职级制为核心的校长管理体制,合理确定校长职级序列。试点建立校长任期交流制度和校长职级薪酬制度。扩大中小学办学自主权,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完善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

  从“做官”转向“治学”

  2004年9月,潍坊在全国率先取消中小学校行政级别,一举摘掉中小学校长的“官帽”,实施了以中小学校去行政化改革为核心的简政放权探索。当年,全市有600所学校撤销行政级别,935名中小学校长人事档案从组织部门转交教育部门。81名副处级以上干部、111名正科级干部、267名副科级干部淡出官场,走上职业化岗位。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如何用制度选好、用好、管好校长,就显得尤为重要。潍坊对中小学校长“去行政化”不是“一去了之”,而是对其实行职级制管理,分为特、高、中、初级校长4级9档,校长职级高低与业绩直接挂钩,根据校长治校能力、办学绩效、专业素养、教师认可、同行评议、家长学生评价等要素,评级晋档。同时,他们又先后印发20多个相关文件,建立起校长后备人才、校长遴选、职级评定、绩效薪酬、任期交流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确保校长有办学自主权,探索出将校长作为专业干部管理的成功样本,率先在全国建立起保障和促进教育专家办学的制度体系。

  潍坊新华中学校长付霆说,通过这种做法,校长可以从大量的社会事务和庸俗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研究上。校长职级制的实施,使每一位校长都有“危机感”,因为校长不再是“官”,而是一份“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做好它,需静下心来读书、思考、学习和研究。

  制度设计“倒逼”转变官本位观念

  “过去,评价校长的权力在局长,校长紧紧围着局长转。现在不同了,校长要紧紧围着教师、学生和家长转,全部的心思都用在教育教学上。”潍坊一中校长于允锋说,考核评价导向变了,校长的工作重心也变了。他现在每天都进教室听课,从中了解师生的状态和需求。他力推分层教学,尝试走班选课,开设近200门选修课程,把陶艺、篆刻、风筝制作等都列入校本课程,受到学生欢迎。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国华认为,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校长是办好学校的核心要素,校长的专业素养状况,影响甚至决定着学校素质教育水平。政校不分、管办不分,中小学行政化的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时代要求。

  “取消中小学和校长行政级别等举措完善了校长专业化体制,不仅对于校长和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也会对教育家型校长的涌现和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影响。”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徐友礼说,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实行专家办学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更有专家认为,山东试点建立校长职级体系,最成功之处,便是通过制度设计“倒逼”官本位观念的转变,而“破除官本位观念”正是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特约记者 李志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