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试点现代学徒制促职教发展
2011年,江西新余市开始试行以现代学徒制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学徒岗位由学校和企业统筹安排,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保障学生学徒期间工资福利、三险一金、劳动强度以及毕业后就业等合法权益,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新面貌。
本报讯(记者 徐光明)孙兴是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冶金一班的一名学生。今年入学不久,他就报名参加了由学院两个冶金技术专业班34名学生自愿报名组成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并签订了就业保障协议和教学协议。自此,他的学习方式与其他班级的学生有所不同,不仅使用的教材是由学校和新钢公司有关企业联合开发的专用教材,而且除了在学校完成基本的基础理论课程外,大部分时间将在新钢公司炼钢厂跟着指定的师傅见习和顶岗实习,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成为一名准工人。毕业之后,孙兴将成为新钢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
在新余各职业院校,像孙兴这样既是学校学生,又是工厂学徒的学生越来越多。新余推行的以现代学徒制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正让更多的职教学生拥有多重身份。新余以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为契机,改革招生与就业制度,真正实现招生与招工互通、上课与上岗融合、毕业与就业衔接,实现职业院校毕业生20%在新余就业的目标。
现代学徒制是围绕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标准,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教授为支撑的校企共同交替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新余提出,职业教育改革应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团办学,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理论和实践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1年,新余市开始试行以现代学徒制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出台了《新余市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成试点工作办公室,并将试点工作列入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市财政每年安排预算100万元专门用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完善现代学徒制“顶层设计”及相关配套文件基础上,新余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探索合作协议》,提升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能力。
江西工程学院、赣西学院、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江西新余康展汽车科技职业学校等职业院校,分别根据自身的专业设置,选取电子商务、服装设计与制作、光伏发电、冶炼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汽车营运与维修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每个专业30至40名学生,建制成班。学徒岗位由学校和企业统筹安排,第一年以在校学习基础理论为主,第二年进行实训、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第三年在企业学徒、顶岗实习,技能检测与考核鉴定合格的学生,可取得毕业证、技能等级证、素质拓展证,成为参与学徒制企业员工。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保障学生学徒期间工资福利、三险一金、劳动强度以及毕业后就业等合法权益,学徒第一学年享受企业给予的生活补贴,第二学年享受一定的工资待遇,第三学年享受准员工待遇。
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由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执行标准,共同编写学徒制教材,并制定了“学徒技能标准”、“学徒课程标准”、“企业师傅标准”、“学徒考核标准”、“企业岗位标准”、“学徒成本核算标准”等,按标准进行教学和考核。
江西工程学院提出了打造“企业家的孵化器,工程师的摇篮”的人才培养口号,创造了另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一面在校学习,一面在校创业或打工,自己做老板。该校将3000余平方米闲置用房改造成大学生创业基地,无偿提供给本校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开办公司,学校提供创业指导甚至创业基金,安排学生到由创业学生创办的公司见习。目前,该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共有学生自己创办的各类公司39家,200多名学生在这些公司里半工半读。
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新余职业教育呈现出新面貌,一方面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另一方面在校学生更加稳定,学习热情和兴趣更加浓厚。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学校招生难局面有所扭转,去年该市中职学校招生达10720人;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增加,中小企业用工稳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