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以创新为经以融合为纬

2015-02-03 10:22:36教育热点
原标题:以创新为经 以融合为纬  ——中国科大探索“科教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纪实   中国科大在“所系结合”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同时打
原标题:以创新为经 以融合为纬

  ——中国科大探索“科教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纪实

  中国科大在“所系结合”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同时打破体制机制壁垒,融合科教“两张皮”,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共享资源。

  ■本报记者 俞路石 通讯员 刘爱华

  1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揭牌。在中国科大和合肥研究院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史上,这是一个值得记录的事件,也是该校科教结合、创新育人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大背景下,科教结合该如何破题?中国科大研究生教育实践给出了一种答案。

  秉承“所系结合”传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科教结合,在中国科大被更普遍地称为“所系结合”。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是科大创校以来一直坚持的办学传统,依托中科院这支‘科研国家队’开展研究生教育,这种模式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成功的。”从事了30多年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中国科大副校长张淑林说。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创建之初,就为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代培研究生,并从研究所聘请兼职导师,这一模式延续至今;此外,从2009年以来,中国科大与中科院各相关研究院所合办了11个长周期科技英才班;2009年至今,中国科大与合肥研究院共建了中国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等创新人才培养单位。

  通过多年“所系结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探索,中国科大为进一步科教结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科技英才班为例,目前科技英才班在学1200人,毕业485人,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达96%;2008年以来,共获得百篇优博论文奖22个,优博提名人数35个。

  2013年,中国科大在科教结合上更进一步,实现科教融合:11月,中国科大与合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签署了《三方共建研究生教育合作协议》。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介绍,“协议明确于2014年9月,将合肥研究院研究生教育全部归口中国科大管理,并制定了研究生教育归口管理方案”。

  坚持科教相互促进协同育人

  首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黄伟,是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机所研究员。2012年,他同时被聘为中国科大教授。他给本科生开设选修课“大气物理化学”,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将“气溶胶的化学物理特性”这一基础研究的前沿热点展示给学生。

  当时还在读大三的闻扬对这一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保研时,他毫不犹豫投在黄伟门下。

  “科研机构需要大量研究生支撑,而在现实中,由于招生指标的限制,制约了研究所的人才培养。”张淑林认为,科教结合不仅可以促进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也促进了导师之间的紧密合作。

  “合肥研究院偏重工程领域,科大偏重基础研究。”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田长麟认为,科教结合让不同的科研文化相互碰撞,对学生的培养更有益处。以前,实验中需要用到合肥研究院的仪器设备时,田长麟一般让学生去借用,而如今,“我会让学生自己去参与仪器制作”,一段时间下来,田长麟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显著增强。

  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实现科教资源共享

  长期以来,大学和科研机构相互隔绝,资源不能共享,“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张淑林说,“中国科大希望能在科教结合培养人才方面先行一步,融合科教这‘两张皮’。”

  “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古继宝说,主要是要实现全面融合——共享科研平台、共享学科资源、共建学院、融合导师队伍、两段式人才培养、统一管理平台。

  资源是完全共享的,以学科资源为例,中国科大拥有27个一级学科,全面融合后,这些资源都是共享的。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完全归口中国科大管理、统一授予学位,中国科大在合肥研究院设立学位分委员会和研究生分院,管理学生的日常事务。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资源变多了,多了一些‘高级选项’。”去年11月,中国科大和合肥研究院固体所联合培养的博士生黄衣娜,通过中国科大“研究生创新计划”,去美国夏威夷参加了第59届磁学与磁性材料年会。对于第一次到国外去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并做会议报告的黄衣娜来说,这一行收获颇丰。

  值得一提的是,两段式培养是“量身定制”的,两段式分为硕博连读和本硕博连读。学生还可以自己选择研究生课程的时间段:研一时,闻扬选择去了合肥研究院,用一年时间初步参与科研、了解科研方向。如今,研二的闻扬回到科大学习研究生课程,“了解这个领域是需要时间的,了解后再有针对性地选修一些课程,对未来的科研工作更有帮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