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

2015-02-07 09:41:08教育热点
原标题: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 薛红伟 绘   编者按   每到学期末,不少高校都会被一批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包围,它们以宣讲、试课的方式向应届毕业生推广培训课程。大学4年已经
原标题: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

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

薛红伟 绘

  编者按

  每到学期末,不少高校都会被一批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包围,它们以宣讲、试课的方式向应届毕业生推广培训课程。大学4年已经交了两万多元学费,毕业前又花上近万元上校外培训班考取各种证书,是不是意味着大学4年白念了?上大学真的没有意义吗?当下该如何看待大学教育?本期刊发两篇文章,希望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象牙塔”不是空中楼阁

  大学自然要发展其学术性,但要看是为谁的学术。那种只见“学术”不见“人”的大学,不仅难以服务社会,也很难繁荣学术。

  ■姚跃林

  大学临毕业还要花万元学费参加校外培训才能顺利就业,难道四年大学真的是白读了吗?笔者以为,果真勤学四年,大学自然不会白读。然而,为何大学教育在不少人眼中沦为“鸡肋”?根子还在大学自身。大学不能自视为“象牙塔”,不能脱离时代发展,大学的使命首先在于关心民生,进而引领大众之精神成长。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岂可坐视不管?当就业不充分成为常态时,大学至少要改革教材、课程等以降低教育成本。如果大学教育不能与时俱进、因时而变,一味固守传统大学文化,则所谓的大学精神就变得虚无飘渺。

  我们不禁要问:四年大学教育“画龙”垂成,为何还要培训机构来“点睛”?校外高价培训凭什么吸引学生?一是使学生由“假会”变为“真会”。不少学生认为,大学课堂上学的知识往往“杂而不精又跟不上最新技术的发展,学以致用的少之又少”,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尽显后手劣势。培训学校的教学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实战型、有效性也更强,可以将学员快速提升为“专业”人士。二是优质的培训机构市场嗅觉灵敏,对人才需求情况了如指掌,与用工单位联系紧密,反馈及时,应对迅速。大学生上手快,起点高,就业比较有保障。三是学生自身原因。四年学习漫不经心,书到用时方恨少,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实训”可资应急。四是高校的推波助澜。由于校外培训可以替代实习、降低办学成本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就业率,大学自然愿意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培训。

  显然,以大学实力叫板培训机构,何异于用牛刀杀鸡?其关键在于大学要降低姿态,向培训机构学习,与社会、生活贴得更近、更紧一点儿。一般来说,大学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但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人就要对学生全面负责,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当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培养的人才更多的是应用型而非学术型。用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方法和手段去培养应用型人才,自然事倍功半。大学必须转变职能,转变教育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性。

  高等教育既要致力于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要满足公民的个人成长需求,因此大学必须多样化,以清晰的定位满足不同需要。陈嘉庚先生要求厦门大学“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此乃今日之所谓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职能定位。这种类型的大学,数量和规模应当合理控制,不应遍地开花。与之对应的是应用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过程、方式和评价标准,均应有别于前者。但目前的政策导向、支持体系、大众理解、大学治理结构和大学文化使两者界限很模糊,妨碍了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大学固然要坚守理想,不能简单地充当职业培训所,但大学还需尽力培养自主自立的人。慕课时代,大学何为?如果还固守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则大学因何立足?大学自然要发展其学术性,但要看是为谁的学术。那种只见“学术”不见“人”的大学,不仅难以服务社会,也很难繁荣学术。在培训机构的勺子都伸到自己锅里的时候,如果还以象牙塔自恋,宣扬“大学不是保姆”、“研究生开出租车、卖猪肉应以之为正常”的论调,不想学生之所想,则大学的根基何存?大学如不助人“稻粮谋”,不能保障人的生存尊严,其功能就矮化为促进消费和维护稳定,弃之有何可惜?

  (作者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

  上大学“无用论”太短视

  大学教育的光荣之处,在于对未来的憧憬和正视人生的彷徨,帮助学生在求知和自我完善的道路上探寻方向,鼓足勇气,做好长途跋涉的准备。

  ■陆一

  上个大学就能找到像样的工作这种美好愿望,大概是上世纪的行情了。特别是到了一年毕业700万人的时候,大学文凭和大学教育在就业市场上什么也保证不了。报道中的一些二本院校大四学生临毕业花上万元参加校外培训,还真不是有钱任性,这是现实。

  近年,经常会读到知名大学校长、顶尖学者或知识精英痛陈社会风气浮躁、物质主义、利欲熏心干扰了教育。许多学生以找工作挣大钱为最主要的学习动力,对看似容易就业的经济管理等专业趋之若鹜,对不能直接货币化的科学知识、人文学问兴趣低迷。自作聪明的学生企图在事业起步时抢跑,到头来只是慌不择路地随了大流,过早地向俗气的人生妥协。还有长辈们用心良苦地规劝:别去学那些没用的!

  批评者们坚守着大学的育人理想,反对以职业教育为目标。大学是与师友一起思考和交谈的地方,大学教育的光荣之处,在于对未来的憧憬和正视人生的彷徨。它帮助学生在求知和自我完善的道路上探寻方向,鼓足勇气,做好长途跋涉的准备。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只关注近在眼前的下一步,着眼于把人塑造成符合特定岗位要求的一个零件,它终结着人生的憧憬和彷徨。如果最有潜质的年轻人个个都急于学以致用,全部心思都在盘算怎样把自己包装成售价最高的劳动力,养成这种竭泽而渔的习性标志着顶尖大学的失职。在纷繁变化又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保有淡定从容和强健自信,是大学教育赋予心灵的力量。来自就业竞争的危机意识,会严重干扰求学的心态和氛围,就业指标亦不应列入大学的追求。对真正的大学来说,就业是达成育人目标后水到渠成的事。

  事实上,让人心生敬仰的大学在任何国家社会的任何历史阶段,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而有意愿、有条件接受那种从容教育的学生也向来是少数。如今,多数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机构必须面对大众的需求,只是眼下这种机构也叫做“大学”,于是造成了混淆。和理想大学超脱的姿态不同,这类院校要嵌入社会经济运行体系,敏感地回应市场需求,致力于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教学设计,不讳言以就业和经济回报率来衡量其质量。不论叫做什么机构,700万学子需要这样的培训,国家的富强需要这套系统。

  政府已经开始主导高等教育革命性的调整,2014年宣布了600多所本科院校转为职业教育。这些2000年后“专升本”的院校或可在现代职业教育的道路上迎来新生,通过培养水平高超的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重新找回一度迷失的办学定位,重新树立混迹于大学圈内被压抑的尊严。这是长期利好的政策,然而教育机构的转型总是缓慢的,从管理体制、师资水平、教学内容到口碑声誉都需要逐步调试。从现实来看,尽早结束转型期的阵痛,减少无效的本科职业培训对个人和社会的浪费,是全社会的期待。

  换而言之,中国的大学仍有大量现实问题需要直面,但不能否认大学对于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对个人来说,所有大学都包不了就业,就业须自强。我们踏踏实实地学好一技之长比如写代码、修车、开挖掘机挣钱养家,让我们的孩子有条件选择钻研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然后我们的孙辈就可能有自由去学习诗歌和音乐。

  (作者系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