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一项研究惊世界女生比男生更具“学霸”范?

2015-03-01 10:41:15教育热点
原标题:一项研究惊世界 女生比男生更具“学霸”范?
原标题:一项研究惊世界 女生比男生更具“学霸”范?

<一项研究惊世界女生比男生更具“学霸”范?

  传统的概念是女生长于文科、外语类和艺术类,男生则长于数理化和工科类,但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欧美尤其北美就有许多专家呼吁“救救男生”,理由是女生不仅在其传统强项上继续遥遥领先,而且在被习惯性认为是“男生领地”的数理化工领域也势不可当,在考试、升学等方面更远远将男生甩在身后,如果再不设法“拉兄弟一把”,整个社会形态和结构都可能会因此发生巨变。

  2014年4月28日,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一份研究报告称,“女生成绩一直就比男生好”,这个现象不仅已持续多年,且“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一报告的结论经北美各大媒体推介后震惊世界,并引发了热烈讨论。

  一 女孩比男孩成绩好的现象已持续了100多年

  尽管许多媒体、讨论者都围绕这份报告的结论热烈发言、各抒己见,但他们中不少人并未真正认真读过这份发表在美国心理学会专刊《心理公报》上的学术论文。

  这篇学术论文的主作者是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沃耶尔,协助完成论文的则是其妻子、该校自然科学硕士苏珊·D·沃耶尔。

  按照两位作者的介绍,他们花了较长时间,研究了来自308家全球专业研究机构的369个研究样本,包含538710个男生和595332个女生的个例。研究范围从小学直到研究生,时间跨度则自1914年直到2011年,全部数据均采自官方教育机构档案数据,而剔除了自证数据和特殊学生的数据,并考虑到诸如学龄、教材、研究日期和种族构成等可能构成变量的参数。

  论文中归纳指出,百年来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段数据均显示,女生在学习方面较之男生的优势是普遍的、始终的,并非仅仅“文强理弱”,但论文并未否认传统观念仍然有一定道理,指出在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成绩差距是相对最小的,而在语言类学科领域则是相对最大的,这实际上和传统认识比较接近。

  研究发现,在小学低年级,女生在学习尤其理工科学习方面的优势并不十分明显,但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差距就会拉大,而到了高中高年级和大学、研究生阶段,这种差距又会再度缩小。

  苏珊·D·沃耶尔指出,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女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优势最明显,这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深思的。

  两位作者均不认为女孩学习强于男孩是先天或生理方面原因,在他们看来,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论文中说,鉴于传统上父母们认为女孩在数学和自然科学学习中存在“先天不足”,所以会鼓励自己的女儿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学业之中,其结果令到女生们在所有学科而非仅仅父母们所希望提高的部分学科上取得程度不同的优势。此外两位作者还认为,大多数男生在学习中更注重直奔结果,而女生则习惯于优先掌握概念、公式和过程,这两种学习方法虽然各有千秋,但如今北美学校成绩评估更重视平时成绩和表现,女生的学习方法显然更占便宜一些。

  作者还认为,近几十年来许多针对青少年开发的游戏、玩具和社交平台,都更加吸引男生而非女生的注意力,从而令原本在学习专注度稍逊一筹的男生更加难以将精力集中于学业,也加剧了男女生间学习成绩的差异。

  沃耶尔报告所说的现象,在近年中国学生中亦有明显体现,“阴盛阳衰”成趋势,男生渐成“弱势群体”。

  去年,中国教育部网站发布2013年教育统计数据,该数据显示全国普通本专科学校在校生中,女生占比为51.74%,比男生多857672人。这是高校女生数量连续第5年超过男生,而且差距越拉越大。在广东,高校里“阴盛阳衰”情势更是超过全国,女生占比达到51.94%。广东高校女生超男生6万多人。而在2005年,广东高校男生比女生多7万人,而现在情况已经完全反过来了。

  教育部的数据还显示,广东省高校研究生(硕士、博士)中女性占比也越来越高。2013年,广东省研究生总数为85180人,其中女生40639人,占比47.7%。

<一项研究惊世界女生比男生更具“学霸”范?

》》近十年超7成“状元”是女生 为何如此“阴盛阳衰”?

  》》工科院系男生成"国宝" 浙江高校社团"阴盛阳衰"

<一项研究惊世界女生比男生更具“学霸”范?

<<>
原标题:一项研究惊世界 女生比男生更具“学霸”范?

  二 对学习成绩榜“阴阳失衡”现象各方意见并不统一

  对于沃耶尔的报告,各方意见并不统一。

  稍早于该报告,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女生高中毕业率(84%)远高于男生(77%),且这一趋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恐难扭转,甚至可能加剧。

  2006年美国《新闻周刊》曾惊呼“无论用何标准衡量,男生成绩落后已是举国现象”,并呼吁社会予以关注,避免男生学习成绩的落后引发社会危机。美国《大西洋月刊》日前援引皮尤调查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男生和女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分别为61%和71%,而1994年男生同样是61%,女生则为63%,这足以表明,出现这种成绩差异的关键在于女生一直在进步,而男生则在原地踏步。

  一些北美心理或教育学家,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学院的肯尼·本森认为,男生和女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导致其在初中阶段成绩被拉开。早在2006年肯尼·本森就通过对美国伊利诺伊州第五、第七学区518名男女生的观察研究,发现男生更专注于超越同伴和追求出人头地,而女生则更多致力于自己的学业,这在中学阶段会令男生更热衷于从事破坏性、挑战性行为,从而分散了对学业本身的注意力,且随着年级的提升,这种学习习惯和思维的差异对学习本身的影响也在增大,因为更复杂的学习内容要求更多的投入和专注度。

  而另一些北美学者,如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学研究中心的克莱尔·卡梅伦等则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成绩的好坏和是否自律关系重大,而在这方面女生普遍比男生早熟至少一年,从幼儿园起这种自律的差异就已十分明显,而在许多北美幼教学者看来,更早的自觉自律是“迈向人生成功的关键”。这种自律在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后变得更加重要,因为自律性强的女生可以更好地抵御食物、游戏和社交娱乐的诱惑,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作业、阅读和听讲上,这样一来,男女生间的差异就更明显了。

  然而也有不少论点认为,仅仅根据一份或几份报告就认定学业上“阴盛阳衰”,未免过于片面和武断了。

  有人指出,沃耶尔报告号称“搜集近30个国家或地区数据和内容”,但实际上多达几十万的个例中来自美国一国的就超过70%,这样的覆盖面显然不具备普遍性,而更多体现美国尤其美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和现象。

  更有人指出,常被作为“阴盛阳衰”论据的肯尼·本森报告,取样范围集中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两个学区,也没有太多代表性

  今年2月初,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公布报告,称该校女生比例高达60%以上,其中教育、医学、文学、护理、历史、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科目女生占压倒性优势,法学、商学、自然科学男女比例大抵相等,而工程学、数学和哲学则男生占绝对优势。校方表示“并无性别歧视”、“入学机会均等”,而当地研究者则认为,这一男女生入学比例和该大学所在的大温哥华地区人口比例接近。

  最有说服力的或许莫过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计划的统计了。

  在2006年的这项统计中,经合组织国家15岁在校女生平均阅读分数比男孩高8%,但数学方面男孩占优势(优势最大的奥地利高达5%);在女生入学率偏低的阿拉伯国家,入校女生甚至在数学方面成绩也好于男生,8年级卡塔尔女生数学成绩比男生高13%,平均各科成绩竟高出25%;在中欧和东欧国家,女生在文科、外语方面有优势,而男生在数理化方面有优势,不过后者的优势相对要小得多;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6年级男生数学成绩好于女生,但阅读能力逊于女生,不过差异并不明显;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男女生在各科的学习成绩差异都不大。综合来看,除阿拉伯国家较为特殊外,女生在语言类学科学习成绩更好,男生在数学、自然科学方面占优势是普遍现象,传统的、习惯的认识并没有太大偏差,而北美的“新成果”似乎以偏概全了。

<<<>
原标题:一项研究惊世界 女生比男生更具“学霸”范?

  三 对“阴盛阳衰”应该怎么办?

  一派意见认为,女生成绩优于男生是时代进步和女权增长的体现,无需过多加以关注,顺其自然即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卡梅伦等学者认为,当务之急是从幼儿园起就加强男生的自律性培养,使之在这方面缩小与女生间的差距;肯尼·本森则认为,应该反思当前北美学校的成绩评估体系,目前重平时表现、轻考试成绩的套路更有利于女生被高估,“一如从前重考试成绩、轻平时表现的套路更有利于男生被高估一样”,在他们看来,废除“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固然没错,但不能矫枉过正。

  但许多认为沃耶尔报告以偏概全的学者认为,北美学校尤其公校注重“快乐学习”,在低年级忽视学科专业教育,强制性的作业和测试偏少,这对于天生习惯于“目标追求”、擅长追赶、挑战与突击的男生不公平,在东亚、北欧等更注重平时作业和考试成绩排名的地方,这种情况就要好得多,因此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广谱特效药”是没有的,各国都应认真反思、总结各自教育体系、制度的优劣,而不能迷信某种“万能教育体制”,更不能不顾水土服与不服,就不假思索地照搬照抄。

  尽管差距确实存在,沃耶尓报告认为,也不是没有办法缩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男女生在学术上的差异几乎为零。瑞典、芬兰和挪威的教育体系推行性别平等,他们向学生传递好成绩与性别无关的观念,并且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加拿大《环球邮报》文章则认为,父母对男孩子在学习方面较少赞扬、鼓励,却对其不遵守课堂纪律等行为以“男生都如此”等借口听之任之,导致男女生间学习差异扩大,如今到了扭转这一做法的时候了。

  但也有人指出,女生成绩好于男生固然有女权增长、社会平等进步的因素,然而也应看到另一面。加拿大《卑诗省报》文章即指出,当前在许多国家,男性高学历者的就业前景仍好于女性,这迫使女生不得不加倍努力学习,尽管高中毕业率、大学入读率,北美女生均高出男生一大截,但应届毕业生的工作去向,男生仍优于女生(尽管情况已较从前大为改观)。

  一些论者指出,在重男轻女、甚至女生几无职场出头之日的某些国家,女生的平均成绩竟大大优于男生,不仅文科、外语类如此,理科、工科和哲学类也概不例外,这当然并非因为这些国家女权昌盛、妇女地位高,而恰恰相反——在男人天下里硕果仅存的女学生必须做到“最好中的最好”,才有望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皮尤数据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报告也显示,相对于男生,大学毕业的女生更热衷于报考公务员,或谋求在公营机构任职,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她们对自身职场前途的不自信。

  在更注重教育、成绩和文凭的东亚等国,女生同样遇到相似的问题,即倘若男女生成绩、资历相仿,前者的职场机会要明显好于后者。有学者指出,不少东亚国家社会福利机制较欧洲和加拿大有相当差距,女性婚育等的成本被转嫁给用人单位,而非由社会福利机制负担,这在很大程度上迫使女生不得不设法“增值”,以找到“说服用人单位不得不用自己的理由”。更有人进而指出,美国在学习上“阴盛阳衰”较其他工业化国家突出,也和其是工业化国家中唯一非福利国家有关。

  综合来看,尽管对是否存在学习成绩领域的“阴盛阳衰”以及对这一现象的成因看法各异,但几乎所有意见均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后天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的,而非先天性、遗传性的,惟有在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就业市场机制等方面加以调整,才能维持好学校内部及校园和职场间的“阴阳守衡”。(陶短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