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传统文化要化成学生“美食”

2015-03-13 11:19:45教育热点
原标题:传统文化要化成学生“美食”  传统文化要化成学生“美食”   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步骤,真正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走进学
原标题:传统文化要化成学生“美食”

  传统文化要化成学生“美食”

  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步骤,真正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汪明

  在今年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将目光聚焦传统文化教育,并就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课堂、进校园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比如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暴饮暴食”等。这让笔者联想到前不久的一则新闻,河南省平顶山某高中不仅要求学生向孔子像下跪磕头,还规定在校学生每天清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道德经》、《孝经》、《论语》等经典,结果引发很大争议。

  依笔者之见,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一种死的知识和某种固化的仪式,简单化地将弘扬传统文化与跪拜联系在一起,不过是一种追求形式化、表面化的做法,也是对弘扬传统文化的误读。学校硬性规定“每天早晚两次诵经”,这种强制性做法不仅不利于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反而会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逆反心理。

  平顶山这所高中的做法其实并非个案,针对当前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当然,由此对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产生怀疑,甚至予以否定,并不是一种理性科学的态度。当务之急是要对中小学如何更好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尤其是要在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式等问题上理清思路、下足功夫。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不能采取全盘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也不能采取盲目崇拜的保守主义态度,而应采取唯物辩证的分析态度。中小学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需要有鉴别、有扬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不能不加鉴别地简单照搬甚至全盘吸收。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当前,中小学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真正从形式走向内容,牢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应当承认,今天的中小学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养成等方面存在一定缺失。笔者认为,要着力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校园环境之中,纳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融入到课程和教材之中。要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步骤,真正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落实到学生言行举止之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力戒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力戒强制灌输,力戒功利化倾向。

  (作者系教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