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的方式育德
学校德育应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善于运用教育中的每个契机,使学生在学校中养成在公民社会所需要的重要道德品质,踏入社会以后,能够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魏峰
近期,一位中学校长向我反映,她的女儿在某名校就读小学三年级,因为个子高,多次在六年级值勤同学的监督下,吃掉小组内其他两三位同学的剩饭菜,以至于撑得肚子痛而无法正常上课。原来,该校倡导“光盘行动”,要求全校师生在餐厅就餐必须“光盘”。学校食堂的师傅们在分饭时统一分量,孩子就餐时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当小组中有孩子剩下饭菜时,组员中个头较大的孩子就有义务把剩下的饭菜吃掉,否则小组会被扣集体德育分。
学校餐厅是重要的德育场所,可以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培养学生的文明用餐习惯。但是本案例中所看到的现象,是以道德教育的名义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学校的“光盘”行动违背了最基本的健康原则,也并不一定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为不同食量的学生配置同等分量的饭菜是一种简单化思维,没有考虑孩子食量的个体差异性。其次,学校以学生体型作为评定饭量的依据,要求某学生吃完其他同学的剩饭菜,没有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再其次,学校以道德号召的形式鼓励孩子们吃掉其他同学的剩饭菜,但是又以扣分的方式惩罚有剩饭菜的小组,构成了对学生的强迫,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最后,一些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对光盘行动的认同,或者谋求自己在教师与学生干部面前的好印象,或者是为了小团体的积分,在就餐过程中表现出“担当”,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也会助长形成“虚假的道德”,而不能培养出真正负责任、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
具有道德性的学校管理方式对学生也是一种重要的德育途径。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学校管理存在着不道德的方面:第一,学校所确立的规则是不合理的。在社会生活中,遵守规则是重要的品质,但是,对一些不合理的规则需要勇敢地质疑。第二,对于合理的规则,应该通过教化的方式形成学生对合理规则的认同,进而自觉地遵守。第三,高年级的大队委员按照学校的规定监督和强迫低年级的学生吃饭,成为一种遵循学校制度的合法化霸凌(bullying)。对于那些稍有个性的同学而言,会造成与作为管理者的学生之间的矛盾甚至是怨恨。将霸凌制度化、合理化的规则和教育行为,尤其值得德育工作者深思。第四,对于顺从管理的低年级学生或者没有职位的学生而言,他们因为长期生活在管理者的“管制”之下,服从管理成为最重要的一种品质,丧失了独立思考、理性维权的意识和能力。第五,在学生和学校管理者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学生即使不情愿遵循制度,也无法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传递给学校。长此以往,他们将学会忍受各种不合理的制度,而丧失通过与人协商和沟通维护自己权利的能力。
发生在一所学校食堂里的这个小案例,其实具有普遍性。比如幼儿园教师也会因为要分掉班级的饭菜而采取小红花奖励方式“引诱”孩子多吃,有些学校将“静”作为学校餐厅文化的亮点,不许学生在就餐过程中发出任何声音等。
如何以道德的方式育德,在教育的各个细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不是以不道德的方式伤害学生,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就本文中的案例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改革,提升道德教育的质量,使食堂就餐这件事情成为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
第一,在饮食分配上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负责任的态度。学校要加强德育与体质健康、德育与学校管理以及其他教育工作的整合,在学校教育的任何环节都体现道德性。
第二,通过让学生参与就餐规则的讨论与制定,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校德育离不开规则,但是,规则由谁制订、如何制订,是一个影响到规则能否被有效执行的大问题。学校可以发起关于食堂“光盘行动”的意义和路径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集体的沟通和协商确立食堂就餐的各种规则,包括剩饭菜如何处理,就餐顺序、秩序等。学校的家委会、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学生会、食堂管理者等组织都能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议定最终的规则。这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与学生和家长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使学生及其家长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小培养学生理性沟通的能力。从而,在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和细节都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能力。
学校德育应该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善于运用教育中的每个契机,使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养成公民社会所需要的重要道德品质,使得他们在踏入社会以后,能够运用自己在学校教育中积淀下来的各种素养,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