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问答二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问答二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战略研究调研与文件起草小组
8.基础数据库的数据来自何处?
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学生信息、教师(职工)信息、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信息等基础数据,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应按照“核心系统国家建、通用系统上级建、特色系统本级建”的要求,做好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的部署与应用工作。在部署和应用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可以建立各自的基础数据库,其数据涵盖范围、内涵类别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设定。各级教育基础数据库的数据须伴随各级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而动态更新。各级各类教育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应按照相应规定实现对接和流动,以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全国互通共享,避免出现数据孤岛和信息烟囱。
9.什么是数据的“伴随式收集”,为什么要提倡这一数据收集方式?
《指南》对“伴随式收集”作了具体定义,不同于以往人工采集数据,逐级上报获取数据的方式,“伴随式收集”指的是通过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管理和应用过程中实现数据的即时形成和实时采集的数据收集方式。“报送式收集”的弊端在于数据在报送过程中需经过多道手续,这种方式无法有效规避“数据利益”;其所采集的数据是静态的、孤立的,真实性也难以即时检验,这样的数据无法为科学、精确的决策支持、业务管理、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提供有效支撑。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确保数据“伴随”应用过程而产生,这样就能有效规避“数据利益”,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数据也就有了动态性、即时性,虚假数据无所遁形,数据的真实性也就因此得到了保证。
10.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怎样有效利用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
教育部通过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决策支持、业务管理、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度应用各类教育基础数据,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项举措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与大数据分析支持。例如,为国家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革的出台与实施提供学生、教师、学校基本状况的准确数据,特别是学生跨省流动数据、农村教师基础数据、农村薄弱学校基本状况数据;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重大改革提供学生学业成绩和成长记录等基础信息;为新的改革政策出台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科学论证与模拟预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依托基础数据库,利用各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各项教育管理举措的制定提供相关数据支持,实现对教育管理实施过程和效果的即时监管,对区域教育发展状况的全面监测,对升学考试、招生录取等关键环节的有效监督。
11.各类教育机构(学校)怎样有效利用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
各类教育机构(学校)一方面通过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直观、有效、全面地利用基础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大规模应用和伴随式收集,使学校真正成为各级教育基础数据库的动态数据源。根据《指南》的要求,核心系统和通用系统由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建设,以“云服务”的模式提供各类教育机构(学校)使用,特色系统由教育机构自主开发建设。依托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教育机构深度应用各类教育基础数据,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生培养、教师发展、后勤保障等一系列工作展开科学管理、提供精细服务,促进教与学的个性化、均衡化和优质化,进一步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12.如何使用数据推动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决策方法的科学化和决策过程的科学化两方面,所谓决策方法的科学化指的是决策依据的数据化、决策工具的模型化、决策反馈的及时化;而所谓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指的是决策程序设置合理、透明开放,决策结果可检验、可追溯,在其中数据无疑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要使数据能够真正推动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将教育业务流程与数据采集过程合二为一,真正实现数据的“伴随式收集”;二是要进一步下沉数据的采集终端,从学校下沉到班级,使得每一个教学者都成为教育数据的生成者;三是要组建超越“数据利益”的专门队伍,在采集数据的同时开发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加大力度研究数据内涵;四是要开放数据、实现共享,不断提升数据的透明性和决策的公开性;五是要注重数据的沉淀,使得教育决策真正走进“大数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