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大学先修课湖南高中遇冷称看不到好处 课改重在与高考改革对接

2014-11-08 08:55:00教育热点
2014年10月份,全国著名高中的校长聚在长沙开会。有这么一个话题在会下成为不少校长讨论的热点—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以下简称CAP)。  高中学习大学课程,以后上大学还能
2014年10月份,全国著名高中的校长聚在长沙开会。有这么一个话题在会下成为不少校长讨论的热点—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以下简称CAP)。

  高中学习大学课程,以后上大学还能抵学分,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项目却意外地在长沙遇冷。本应该在今年9月份开学之后开课的两所试点高中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师大附中”)和长郡中学都表示:还没开课,看看再说。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学霸,考大学自然不在话下,在此之余,提前学两门大学课程,进入大学校园后轻松点,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已经开学2个月了,湖南参与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试点的师大附中和长郡中学都暂时没有开课的意思。

  为学霸们量身定做的大学先修课怎么就遇冷了呢?这事还得从去年北大先修课的先行试点说起。10月22日,师大附中相关负责人讲述了其中原委。

  现状北大先修课试点逐渐停摆

  师大附中去年就参与了北京大学先修课程。北大招办负责人当时表示,中学生选修该课程的成绩将作为北大自主选拔录取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待条件成熟,对于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经大学相关学科审核认定,入学后将可减免相应的大学课程学分,免修相应课程。

  从2013年春季起,北大先修课程开设微积分、电磁学、大学化学、中国古代文化、中国通史(古代部分)五门课。

  师大附中当时也确实组织学生参与,大学先修课程吸引了100多名优秀学生报名。但报名条件非常苛刻:原则上要成绩在年级排名前5%的高二学生。

  开课之后,师大附中发现课程很难继续下去。首先是缺乏大学课程教材,其次是缺乏师资。中学老师讲大学课程需要重新备课、梳理,非常吃力。先修课程逐渐“停摆”。

  解读先修课对学生失去吸引力

  师大附中教务处主任张胜利解释,虽然去年北大先修课程没办法很好地继续,但是学校依然组织学生参加了北大对先修课程的考试。参与考试的都是已经提前接触大学课程的数、理、化实验班的学生,“他们的成绩都不错,很多都能达到北京大学先修课程考试A等成绩”。

  虽然北大承诺达到A等的学生录取时不占所在中学的北大录取名额,但是必须还要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这样一来,先修课程对学生就完全失去了吸引力。

  正是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师大附中现在谨慎了不少。张胜利说,中国教育学会多次沟通,希望推进CAP。但考虑到现在依然存在师资、考核认同体系等问题,为了对学生和家长有所交代,学校暂时没有开设CAP,持观望态度,期待相关考核、录取机制出来之后再开课。长郡中学副校长陈来满也表示学校暂时没开CAP,“没法开,原因不好细说”。

  [校方声音]

  “看不到课程带给学生的好处”

  潇湘晨报:大学先修课程项目(CAP)是否会增加高中学生负担?

  张胜利(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务处主任):一旦开设课程,势必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占用他们有限的学习时间。

  潇湘晨报:会不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参与CAP的大学承认CAP的成绩,没有参与CAP的大学不承认CAP成绩。这对参与CAP的大学而言是不是一种变相的“掐尖”?

  张胜利:某种程度上而言,是的。

  王殿军(清华大附属中学校长):虽然现在不是所有大学都承认CAP成绩,但如果不开设CAP,那么将来大学想承认也没用。第一,最低限度,我们最优秀的学生学到了知识。如果能在招生中发挥作用,这就是第二层意义。如果学生学到的知识,对下一步学习还有用,这就是第三层意义。我觉得要大学承认CAP的学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美国花了五六十年才实现这一步,我们也需要时间。理想的时间是,3到5年内实现一定的规模。

  潇湘晨报:CAP在有的学校遇冷,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张胜利:以我们学校此前北大先修课程项目为例,参与的学生学试点课程要考试,还要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此外还要参加。看不到这个课程带给学生任何好处。一连考三道,还不如直接参与自主招生。

  王殿军:最大的问题是师资力量,因为老师都是教中学内容,突然要教大学内容,会不适应。其次的问题是许多学生、家长、老师还不知道CAP的意义所在。

  [新闻回放]

  湖南两中学试点CAP

  今年3月,中国教育学会启动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试点项目,日前首批64所试点高中学校名单公布,湖南两所学校为长郡中学和师大附中。这意味着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可以在学校选修大学课程,参加大学认可的考试,可以抵大学学分。

  根据项目工作安排,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开设试点课程和学生选课工作要启动。试点科目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通用学术英语。CAP要求每班保证一名教师全程授课;每周2课时,共36课时;有专用教室;使用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教材;班级规模建议不超过30人。项目管委会将于每个学期末统一组织各科考试。(潇湘晨报 记者沈颢长沙报道)

教育部官员谈课程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5月10日就广受关注的高中课程改革表示,马上启动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将充分发挥学业质量标准对教学环节的统领,同时与招生改革做好衔接。

  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京师高中教育高峰论坛上,郑富芝做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思考》的主题报告。郑富芝说,目前普通高中的课程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定位有待深入研究,究竟是基础教育还是大学预备教育,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是为升学还是为做准备没有弄清楚;第二,部分课程容量偏大,操作性也不强,必修课比例过大,选修课比例过低,或者虽然有选修课,但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可能性较低。还有师资、硬件设备等也影响了课改质量。

  据此,此次高中课程改革提出了三项重点举措:一是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二是研制学业质量标准,现在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什么、学多少比较清楚,但对学到什么程度没有说清楚,改革后的标准对于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有一套量化指标,避免偏难偏深、随意拔高;三是加强相关学科课标教材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强调增强思想性,提高适应性,增强可操作性。

  郑富芝表示,现在的难点是如何将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考试与高考挂钩。过去高校招生依据高考成绩,现在要参考学生综合素质,就要解决提高考试权威性和增强可操作性的关系,集试与分散考试的关系、一次考试与多次考试的关系。此外,还要解决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建立学业水平综合测试与采取分科分类考察的关系。全部考试科目按一种标准去考,学生负担大大增加,因此推进学业水平考试既要让每门课程达到高中毕业水平,也要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多选择,既有合格考试,也有等级考试,并允许多次考试取最好成绩。

  郑富芝说,这次高中课程改革实施后对整个高中教育带来什么影响、如何保证用作高校招生参考的综合素质材料真实、如何保证高校招生时客观使用材料、如何保证农村孩子的平等权益等深层次问题还需要在改革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