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苍白与教育的贫穷(时事点评)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和几位志同道合者近年提出了“假语文”的概念。有记者近日采访了王旭明,让人们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理解。
王旭明说:“从理论上来说,假语文就是违反语文教学规律的现象。”他认为,语文课应先以语言文字为主,其他为辅。他举例说:“就《斑羚飞渡》来说,通常老师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老斑羚牺牲自己来成全小斑羚飞跃悬崖的这种无私、伟大的母爱上,让学生去学习老斑羚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完全偏离了教学规律。不能每一篇有思想内涵的文章我们都要去挖掘,那是思想品德课的工作。”
《斑羚飞渡》是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小说。小说描写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
网上有个语文教师讲解《斑羚飞渡》的教学课件,印证了王旭明的说法。这个课件为“思考”做了这样的定向:“从这群斑羚的身上,我们看到羚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团结合作,舍己为人,自我牺牲,视死如归。”这一课件接着又给“主题探讨”作了这样的导航:“面对种群的灭绝,这群进退维谷的斑羚有着一种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它们的智慧、才能、胆识,特别是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情操,可贵的整体精神,为自己、也为人类唱响了一曲悲壮的生命赞歌,放射出灿烂无比的人生光彩。”
团结合作,舍己为人,自我牺牲,视死如归,生命赞歌,灿烂无比……这种大而空泛的语言,一直循环重播于我们的耳际,从小学到大学,从课堂到社会,只要有“先进人物”和“英雄壮举”出现,几乎都会有这些词语与之对应。
《斑羚飞渡》所描述的斑羚“无私奉献精神”是虚构的。作者也许为了“弘扬崇高精神”而设计了斑羚“舍己为人”的场景。
实际上,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物,还真有这种利他精神。英国生物社会学家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的著作中,实证地研究考察生物行为的内在驱力,他发现“自私的基因”并没有道德意识。自然界中的利他行为,不能用简单地“奉献精神”来归纳,而是涉及复杂的算计:在种群竞争中,那些具有群体意识和自我牺牲行为的群体,将更有竞争力。
而在我们许多人眼里,利他行为似乎毫无潜在的利己动机。用这种排除任何利己算计的思维来理解利他行为,在道金斯这样的生物社会学家看来是肤浅的。
然而更为苍白的是我们的教学语言。接受心理学告诉我们,空泛僵化的语言是最有效力的催眠药。在单一的传播环境中,这种催眠药或许能起到诱导作用;但在多源的传播环境里,语言催眠药的唯一作用,是关闭人们的接受大门。
在这样的语文教学环境里成长,难免养成说空话套话大话的习惯。王旭明为官员的语言水平着急,其实是为形成这样语言水平的环境着急。当教育贫穷时,是不可能给语文“注资”的,这必然导致语言的苍白。
但把语文的苍白完全归咎于教师显然不公平。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语言同样受到环境力量的左右——当空话大话套话成为回避真实、语言模仿和意识认同的工具时,语言就成为防身盔甲了,“利己基因”会告诉教师不能卸掉这种盔甲。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