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家寻求人文精神
新华网武汉11月13日电(记者李建平)“自我60岁去哈佛学习以来,常有人问我何时归来。现在回答一下,结束在哈佛三年的学习后,我到剑桥继续学习,要到明年秋天。接下来,我将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学习一年,在伊斯坦布尔大学待一年,预计到2017年毕业。”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近日在湖北天门参加天商大会时表示。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王石所创立的万科集团,已经迈入千亿规模的量级。在商业之外,他还是个探险者,不仅穿越了南北极,还两次成功登顶珠峰,此外还担任了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更在年过花甲之年,重新以学生身份走进远在异国的学府深造。
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认为:“王石代表的是成功后的企业家的精神追求,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挑战一切困难。”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同意大利总理在罗马共见两国企业家代表时表示,中意企业界是推动两国合作的主体和生力军。当前中意两国都进入了依靠创新驱动的时代,这不仅需要科技创新,而且需要人文精神。
对人文精神的追寻,在中国企业家中已经越来越不鲜见。新型企业家在教育、慈善、体育、艺术等各个领域孜孜以求,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追寻企业家精神。
今年6月,由全国工商联组织调研编制的《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表明,民营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开展诚信经营、关爱员工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投身公益慈善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就在11月7日,由中国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出资成立的环境保护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会员大会上,企业家们通过竞拍捐款、认购、认捐等方式筹得540余万元,用于践行公益环保事业。
这种人文精神,也赋予了中国企业家创新、开放的思维,更容易成就具有国际视野及现代企业精神的商业领袖。新晋中国首富马云在成功上市后接受采访时,不仅用流利的英语回答了前来采访的美国媒体的种种问题,更用其风趣幽默征服了美国观众。
业内人士分析,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生意一度风生水起的人,到了90年代,大部分已经销声匿迹,而能可持续发展的,是那些研究市场、逐渐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
得其利者,必负其重。三十多年来,和中国市场经济一起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们,创造了财富,也享受财富带来的社会地位。在树立现代中国开放文明形象的时代,企业家也没有缺席。
王石认为:“中国企业历经十多年发展,走到了中国经济的转型期,现在企业家们应该静下来想一想,应该怎么做。过去我们学习如何去做,要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今天,当我们已经拥有了财富,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应该做什么,承担怎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