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碗空了人类缺了什么?
■本报记者 却咏梅
“金碗空了——2015人类缺什么?”近日,来自中国杭州的2015只金光灿灿却又空空的金饭碗被安置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这些金碗是由中国熔铜艺术家朱炳仁创意并制作的,它带着铜雕艺术的精美与哲人对人类命运的关注,等待着参观者用心愿将其填充完成。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朱炳仁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诗与铜——朱炳仁艺术展”开幕式与“铜舞诗韵话乡语——诗集《乡语》发布及与北大学子对话活动”近日举办。活动现场,朱炳仁在北大学子面前讲述了自己的艺术经历,并与北大中文系主任陈跃红、北大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浙江省作协名誉主席黄亚洲等文化学者进行对话,共论铜与诗。
据此次活动策展人彭锋介绍,15年前,朱炳仁创作了一只巨大的金饭碗,堪称“天下第一金饭碗”,里面装满五谷杂粮,曾出现在全国多次博览会上,后为大连某景区收藏。迄今为止,摸过那只金饭碗许愿的人,有数百万计。如今,朱炳仁以“金碗空了”的全新思路,希望引导人们思考索取与付出、思考得与失。
“上天给了人类那么多资源、矿产,都在不断枯竭中,环境也在恶化。大自然原本给我们的金碗是满的,现在却越来越空了。正是这些,触动我完成了这个创作。”朱炳仁说,“我想通过展览警示人们,不要认为我们就是天之骄子,不要认为我们能捧着金碗就什么都不怕,应该有对自然、对环境的思考和敬畏。”
在现场,很多参展者已经作出了回答。有人在碗内写了一个大大的“爱”,有人希望消除性别歧视,有人写着“2015人类缺什么?个人认为,缺的是品质”,还有人工整地写着“1+1=3”……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朱炳仁从中国传统哲学中领悟到一个朴素的道理:人类缺乏的不是奇珍异宝,而是朴素的道。金饭碗缺的是饭,是安全的食物。于是他将铜熔开,做出金灿灿的稻;他又将铜凝固,做成精致的碗,《金饭碗空了》与《稻可道》两件作品的一问一答是他对人类的悲悯思考,一招一式串起了他铜雕艺术的传奇际遇,让人们在艺术欣赏的同时,开启哲学思考。
朱炳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的传承人,也是“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的第四代传人。拥有六十多项国家专利,担当峨眉山金顶、雷峰塔、灵隐铜殿及台湾同源桥等十六大铜建筑的总工程师,发表《中国当代铜建筑艺术》专著,创造出中国制铜工艺的高峰。而真正让朱家铜艺焕发新生的,是2006年的一场大火。那年,朱炳仁为常州天宁寺建造宝塔,在竣工的最后关头,一场大火烧了起来。塔的底层屋檐被烧毁,而高温熔炼形成的铜结晶体却千姿百态,引起了朱炳仁的注意。
传统的铜文化都是铸铜文化,铜只能在翻模中成型。但是朱炳仁独创的则是熔铜工艺,它实现了让铜在一定的空间里自由流动,不受拘束,形成千姿百态的肌理。熔铜脱离模具,一次成型,因而每一件都是孤品,不可复制。熔铜艺术诞生后,朱炳仁还借鉴了五彩、珐琅彩等手法,在熔铜材质上创造出全新彩绘的“庚彩”,让古朴的铜更加流光溢彩。
“把艺术当作诗来做,把诗当作艺术来做。”朱炳仁认为,诗与艺术是相通的,都是美的表达。诗集《乡语》共60首诗,有对铜艺创作的抒怀,有对社会现实的悲悯,有对历史人文的再解,也有对佛理哲学的感悟,沉淀了朱炳仁对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感情冷暖、艺术事件的深深思索。2012年4月,他曾与台湾诗人余光中在北京大学携手举办了一场诗友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曾评价说,朱炳仁“将冰冷坚硬的铜以一种柔软温情的感觉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是他至高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真性情的体现,而这种情怀,也是诗歌所需要的”。
朱炳仁以他心里的道,铜铸成鼎,弦动为诗,在诗与铜的世界中实现一个中国艺术家的梦想。“认准一条路,横下一条心,刻一部中国人自己的历史”,朱炳仁准备带着他的空了的金饭碗,从北大出发,走向全国,走向全球……
- 上一篇
读史的妙处在于学会思辨
原标题:读史的妙处在于学会思辨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贵勇 “在台湾,最荒谬的是上了12年的历史课,考完试后不到两年,所学的东西便忘得一干二净。”对于传统历史教学的弊端,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吕世浩老师表示,历史不是生硬的知识罗列,而是一门终身受用的智慧,就像他在新书《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中强调的,“读历史的目的,是要用古人的智慧来启发自己的智慧”。 他提倡用思辨的方式读历
- 下一篇
汉语熟语:中国语言文化的活化石
原标题:汉语熟语:中国语言文化的活化石 ■胡晓研 美国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在他的著作《美国注定领导世界?》和文章《软实力》中第一个提出了“软实力”这个概念。约瑟夫·奈将“实力”定义为“通过影响他人行为而将事情办成的能力”。“实力”有“软”有“硬”,“软实力”即通过优越文化的吸引力、意识形态的拉力、价值观、政策亲和力所体现出来的“实力”,通过“软实力”可以影响和改变他国的行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