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公园里抓小动物教学如此亲近自然,小动物们哭了

2015-08-07 14:59:00教育热点
原标题:公园里抓小动物教学 如此亲近自然,小动物们哭了 现场摸小刺猬。 湖边看鱼。 打着手电筒搜寻小动物。 近期,一家提倡以“博物学角度亲近自然”的机构,每天召集二三十名学龄儿童及家长,于日落后“夜探”奥森公园。他们的教学方式,是将园中的野生动物“现捉现讲现放”。有市民质疑,此举违反公园规定,且有悖自然教育
原标题:公园里抓小动物教学 如此亲近自然,小动物们哭了

<

现场摸小刺猬。

<

湖边看鱼。

<

打着手电筒搜寻小动物。

  近期,一家提倡以“博物学角度亲近自然”的机构,每天召集二三十名学龄儿童及家长,于日落后“夜探”奥森公园。他们的教学方式,是将园中的野生动物“现捉现讲现放”。有市民质疑,此举违反公园规定,且有悖自然教育的初衷。尽管有家长陪伴,一群孩子在丛林和湖边行走的场景,也让人感叹:画面太“险”,不敢直视……

  禁捞标识前

  老师捉了只蟾蜍现场讲课

  从上月底开始,就不断有网友晒出照片:天黑后的奥森公园内,一群学龄儿童和家长,在几名“大哥哥”的带领下,打着手电,浩浩荡荡地行走。他们总爱在丛林深处和湖边浅滩处活动,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

  昨天,记者在奥森公园又遇到了这支队伍。带队老师是位生物专家。他告诉记者,自己受聘于一家提倡“亲近自然”的机构,正开展一次“博物旅行”活动。看记者有些不解,他解释说:“就是教孩子识别园里的动植物。”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向机构缴纳费用后,专程带孩子来“长知识”。

  然而记者发现,当“搜索队”有发现后,那位刚还宣称“亲近自然”的老师,此时却无视“禁止捕捞”的标识牌,当着众人的面抓住了一只蟾蜍。“这叫中华大蟾蜍,民间说摸到它会中毒,这是不正确的。”此时,另一名老师打开手电筒,吸引孩子们围观,“真滑呢!”他们摸着蟾蜍,相信了老师的话。

  在近10分钟的讲解过程中,这只蟾蜍一直被老师牢牢控制。“受尽折磨”的它,在经历一番“剖析”和高强度照明后,最终被丢回草丛。随后,这些老师继续用“现捉现讲现放”的教学方式,带孩子“实地考察”了园中的青鱼、蝙蝠、刺猬以及正在羽化的蝉。

  123下一页 123下一页

<<>
原标题:公园里抓小动物教学 如此亲近自然,小动物们哭了

  茫茫夜色中

  有孩子扑通一下摔在草丛里

  奥森公园的面积很大,“夜探奥森”活动持续近两个小时,这让一些家长和儿童感到疲惫。有的孩子开始抱怨“累了、不想动了、被蚊子咬了”,此时,队伍也越走越散。

  到了晚上8点,天完全黑了。还在“拉网式”搜索动物的人们,只能依靠手电和头灯来照明。当前方传来“有发现!”的消息后,一名男孩挣脱家长手臂向前猛跑,随后“扑通”一声摔在草丛里。

  记者看到,在观摩“青鱼”时,有的男孩甚至离开家长,深一脚浅一脚地边走边看。“孩子万一掉下湖去怎么办?这么晚了,实施救援都困难。”一位家长担心地说。

  教育专家说

  不文明教学后果很严重

  记者将以上情况反映给“夜探奥森”的主办方。对方表示,这项活动有严格规定,孩子们必须要远距离观察动物,绝对不可上手触碰。另外,小孩参与活动时必须有家长陪同,家长负责照料孩子的安全。对于活动中出现了不规范的情况,会请带队老师约束。

  记者采访中发现,让小部分人兴致高昂的“夜探”活动,却引来了质疑声。“一群人上来抓青蛙捞鱼,用手电筒照着小动物研究半天再放掉,考虑过动物的感受吗?搜索时践踏草地,这种行为合适吗?”市民孙先生说,这种学习方式有待商榷。

  而长期关注公园生态的网友“奥森空间”则认为,一旦这类模式被人效仿,常遭破坏的奥森公园,或将面临新的伤害。公园是百姓的公共资源,不应成为任何机构宣扬其理念的“试验田”。

  一位教育专家说,“夜探奥森”活动有很好的初衷,它弥补了城市孩子拘泥于书本,鲜有机会开展立体学习的遗憾。但要注意,正确的动机,要配以正确的实现过程,才会收获正确的结果。“现捉现讲现放”,从一开始就违反了园方规定,属于不文明行为,这是引导孩子犯错。从专业角度看,“让孩子改掉一个坏习惯,其成本远高于养成一个好习惯。这一点,家长们也要想清楚”。

<<<>
原标题:公园里抓小动物教学 如此亲近自然,小动物们哭了

  他山之石

  看看国外的“博物旅行”

  记者查阅发现,这家机构宣称的“博物旅行”,是指一种集“理性”与“野性”的旅行方式:在人们跋山涉水时,引入博物学视角,游客们以孩子般的眼光和心性认识自然。但要注意的是,这个源自外国的概念,有着自己鲜明的前提和态度——在人类丰富完善自身时,先学会尊重、关心他人,以及人类以外的物种。

  在我国,“博物旅行”的概念刚开始流行,而一些外国公园的成熟做法,或许值得我们的公园、机构、活动参与者借鉴。

  苏格兰的一处国家公园,工作人员会主动发给游客一份生物图谱。对照上面的文字和图片,游客就能找到一种特殊花期的植物,一片叶脉呈星星状的叶子,聆听一种“滴答”叫声的鸟鸣。

  南非一家野生动物园的信息中心,专门展出一系列动植物图鉴。上面如档案般分布着当地乃至整个南非的特色物种,并配有图片、简介、参观事项、翻译、土语名称,游客不必搜索整个公园,就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张骁 文并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