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学“石头的故事”在芬兰教育界引起反响
2015年08月13日 14:47:53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赫尔辛基8月12日电(记者李骥志 张璇)北京清华附小有一名小学生叫牛牛,他很想与同学们一起演舞台剧,却又因为害羞而不敢饰演重要角色。于是老师给他设计了一个角色——一块石头。在舞台上,牛牛认真地演着石头,透过服装道具上的小孔,他还可以看到同伴们的表演。谢幕时,牛牛也被请到舞台中央,全场一起为他鼓掌,他感到非常自豪。
这是前不久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校长会议上,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讲述的三个教学案例之一。另外两个案例,一个讲的是害怕学数学的小姑娘,通过绘画的方式找到了最佳学习路径,最终以数学特长生的身份被清华附中录取;另一个是喜欢昆虫的男孩,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下,最终走遍几个大洲,编成了《昆虫记》,还同科学家杨振宁等同台交流。
演讲结束后,窦桂梅被来自世界各国的校长围住,有些校长急切地表达对其教学理念的认同。本届校长大会主办方之一、芬中教育协会副主席、高级教育顾问李栋告诉记者,这些案例所体现的教学思路,与芬兰等西方国家所倡导的培养孩子个性、帮助孩子寻找成长之路非常相似。他说:“学校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推广个性化教学,是实现‘教育均衡’这项国家战略的必由之路。这次演讲向世界分享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鲜活面貌,展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决心。”
芬中教育协会理事、芬兰萨斯塔马拉市市长亚里·安戴尔森对记者说,窦桂梅演讲中有一句话很能引起他的共鸣,那就是“不要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要用孩子认为对的方式去教育他”。安戴尔森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找到自信,“才能勇敢地走下去,跌倒也不怕”。
芬兰伊勒耶尔维综合学校校长萨图·塞佩恩妮特蒂-瓦尔卡玛告诉记者,她十分赞同针对学生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式的做法。她说,在芬兰,校长和老师会针对每个班级的情况开会研讨,如果有的学生学习进度比较慢,他们甚至会减少他的家庭作业。“等到他都学明白了,就会培养出兴趣,甚至会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
近一段时间,英国广播公司(BBC)关于中英教育对比的纪录片在中英两国引发热议。对此,清华附小“1+X” 课程研究员林长山老师表示,之所以这部片子会引起反响,是因为中西方对基础教育都非常关注,而且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也是一致的。
林长山说,其实中国古代就讲究因材施教,只是在强调整齐划一的时代,教育者忽视了对孩子个性的关注。虽然现在应试教育还普遍存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他以窦桂梅讲述的三个故事为例解释说:“学校实际上是在为每一个儿童进行未来设计。比如,牛牛的故事体现了对个体的尊重,数学姑娘的故事体现出对个体能力的发现,昆虫男孩的故事则透露出对孩子的等待与呵护。”
他介绍,清华附小作为国家级课程教材改革试点学校之一,开发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1+X”课程体系(“1”指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目的就是“寻找每个儿童的可能性”。“正是由于有这种教育情怀和教学方法作为支撑,儿童快乐成长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
- 上一篇
中国足球从娃娃抓起小学三年级可组织联赛
人民网北京8月13日电(记者 贺迎春)教育部等6部门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透露,我国将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从小学3年级以上到初、高中学校,要组织班级、年级联赛,开展校际邀请赛、对抗赛等竞赛交流活动。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衔接和规范有序的高校、高中、初中、小学四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
- 下一篇
省级领导干部不仅坐“庙堂”也要进课堂
原标题:姚亚平上讲台开思想政治教育课 学生点赞近日,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省级领导干部每学期至少上一次讲台”,“每所高校的学生每学期至少听1次地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报告或形势与政策课”。不仅坐“庙堂”,也要进课堂,身在“政坛”的领导干部在“讲坛”上将激荡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