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谈获茅奖:荣誉很快会过去不能决定写作方向
<
苏童在讲座中。摄影 王晓华 图片来源:齐鲁晚报
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以下简称“茅奖”)公布最终评选结果,包括作家苏童《黄雀记》在内的5部作品获此荣誉。16日晚,苏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他表示,对获奖也没有感到太多意外,“《黄雀记》是我近期的标志性作品。至于茅奖,这个荣誉是很快要过去的。得奖的确是个荣誉,但这个荣誉不能决定写作的方向”。
谈茅奖:对获奖不意外?这个荣誉很快就要过去的
苏童是中国当代的知名作家,曾著有《妻妾成群》等多部作品。在本届茅奖评选结果公布之后的数小时内,他接到了不少电话:有的向他道贺,有的要求采访。苏童颇有些无奈地对记者说:“话说简短一些——现在手机很烫,拿在手上像烙铁一样。”
“对于这次获奖,我没什么预感。评奖从来都是说不准的,都是50%的可能。我没有得到的把握,就得做好两手准备,所以对这个结果不觉得意外。”苏童倒是觉得,早在茅奖开评之初,当属金宇澄的《繁花》呼声最高,“我的《黄雀记》写的是小人物,背后则是大时代的变迁”。
“我很难去揣测,评委为什么会选中我的作品。大概他们会衡量写作的品质吧。”面对“茅奖奖金高达50万”的说法,苏童表现的很淡定,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说,“反正奖金要交给老婆,我没办法考虑”。
在苏童看来,得奖的确是个荣誉,但这个荣誉不能决定写作的方向,即便茅奖也是如此,“你不可能因为得到茅奖便不再写作,难道有了新作品,还要到处告诉别人‘这是茅奖得主的新作’吗?这个荣誉也是很快要过去的”。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谈创作:《黄雀记》是我近期的标志性作品
其实,不少读者熟悉苏童,与导演张艺谋的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有关,这部电影改编自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并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不过,自2000年以后,苏童几乎没再写过中篇小说,“我在几十年的创作中,基本只写长篇跟短篇”。
在苏童眼中,本次获奖的《黄雀记》堪称自己近期创作的标志性作品,“对书中的小人物,我从这些人的青春期写起,一直写到他们年近三十。我有这个创作冲动,去塑造大时代背景下人物的形象,伴随他们的成长,也就把时代、社会的描述代入其中了”。
“作家写作时间长,就会有很多阶段性、标志性的作品。我对散文、杂记这种体裁兴趣不大。”苏童说,自己现在正在写两个中篇、一个长篇,只是长篇小说的创作不太顺利,所以暂时不太可能拿出来给读者。
纵观苏童的作品,有一些是描写小人物、小地方。他表示,以后也不太可能去尝试宏大题材的写作,并解释道:“我从来不好‘大’,深入和准确,是我以小说切入社会的追求。”
现在的苏童,还在坚持创作,但每天并无固定写作时间:状态好工作时间就长,没有灵感也不会硬写,并自嘲“是个没规律的人”。
“我不喜欢说极端的话,比如‘不写就会死’之类,但对我来说,如果不写作,的确总觉得生活中缺了点儿什么。”苏童笑称。
- 上一篇
盘点国外高校奇葩校规:还能不能好好上学了
原标题:盘点国外高校奇葩校规:还能不能好好上学了国外开学季即将来临,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将飞到世界各个角落开始全新的求学生涯,在文化冲突的大环境下,是否每一个学生都能快速适应卓然不同的校园生活呢?留学党可要注意啦,一起来看看歪国仁的思维是有多么奇特吧。被“一双鞋“赶出了教室澳大利亚一名14岁的中学生因未能按学校规定穿适合的
- 下一篇
高分复读生增多农村娃上名校才能实现阶层流动
通知书的到来让王艋有些慌张了。高出一本线29分,王艋的一只脚已经踏入大学校门,即将成为上海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准大一新生。可拆开的录取通知书最终又用胶带封上放进了抽屉里。2015年8月12日,王艋踏进大学的那只脚最终退了回来,他选择了另外一个身份:高考复读生。
相关文章
- “家教杂说”之九十:《成也“分寸” 败也“分寸”》(系列之一)
- 随笔之三十: 《老人的心思》
- “家教杂说”之八十二:《与其批评 不如激励》
- “家教杂说”之六十七:《桑树要早弯 儿子要小教》
- “随笔”之十七: 《正本清源》
- “我的自述”之七:《两地书 同学情——与六十年前老同学书信忆童年》
- “含饴弄孙”之十五:《姑姑侄女儿 差不了一席篾儿》
- “幼教杂说”之一百九十六:《形象生动 寓教于喻》
- ”家教杂说“之三十九:《重金请家教 十万打水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