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大学体制改革要先行
大学好比是社会的思想库,国家的力量源,一流大学是其中最有实力者的代表,它能集聚和培养最优秀的人,能创造最先进的知识。从”211”工程、”985”工程,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近日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表明党和政府对一流大学建设的特别重视。这次的“方案”是贯彻十八届三中“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要有持久的发展动力,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必须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社会必须文明进步、富有活力,这就迫切需要建设自己的一流大学。
一流大学的好处,和建设一流大学的难处,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方案”充分研究的。“方案”实施以后,随着任务和责任主体的落实,难度将会更加具体,困难、分歧和矛盾将会迎面而来,建设的成效取决于改革的实践,关键是责任主体的改革勇气和智慧。一流大学靠谁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现有的体制中,这需要政府、大学和师生员工各尽其能、共同努力,共同保证目标、能力和条件的协调提升。显然,这是很复杂的关系,他们相互作用,可以互为因果。“方案”把“统筹推进”与“建设”区别开来,就是考虑到政府和大学的责任区分,这是很有必要的思路。改革的重点是体制,政府要考虑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大学要考虑学校的体制改革,共同推进改革的深化,犹如企业体制改革和市场体制改革的关系。建设一流大学,同样面临这个任务和挑战,而且应该是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方案”要求大学“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这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任务。大学的活力,就是竞争力,就是师生员工思想和实践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此为目标,大学需要构建一流的体制机制,使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行政制度等相互协调、保持先进,共同维护和发展师生员工的合法利益。或者说,要聚焦于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提供最能形成活力的制度保障。为此,大学要针对体制问题和利益问题,承受改革的压力。同时,政府要为大学的体制改革提供支撑,同样要聚焦师生员工切身利益,及时地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职能。
一流大学建设以质量和贡献为标志,也需要特别多的资源,这对国家和大学来说都是客观的困难。建设和办学的资源,对政府而言是投入,对大学而言是收入,投入与收入之间有机制关系和体制因素,投入要促进收入能力的提高,要促进社会参与的热情,这是大学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改革中需要深究的难题。一流大学是最有社会责任的大学,自强是它的基本素质,否则不会有创新动力。一流大学建设和推进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提高供养水平的过程。犹如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不是家长的无奈就是家长的偏爱,帮助他制定了目标还要提供机会,给了钱还要给吃的。轻不得重不得,注定是不会对他人有多大的帮助。
一流大学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标志,不是全部。按经验判断,一流大学不会多,少数大学会踌躇满志,接受建设任务。更多的大学可能会袖手旁观,甚至有些大学可能会在努力争取中变得心灰意懒。重点高校、部属高校、211高校、985高校等等,大学被不断地被区分重轻以后,差不多已有了知天命的心态。这是建设机制的问题,更是发展动力的问题。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全局来看,一流大学注定是建立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上,不是孤立的、封闭的现象。政府不仅需要关注层次,更需要关注整体联动,发挥好一流大学建设的示范作用。要注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普遍意义,这种改革成果应及时普及,政策和措施不局限于特定大学。要注意激发广泛的积极性,我国2000多所高校,都能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提高质量,何愁教育不强大、国家不强盛。
(作者系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主委,复旦大学教授)
- 上一篇
大学生偏爱七夕超过情人节
原标题:大学生偏爱七夕超过情人节 2015年08月20日 16:28:07来源:北京晚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传统的七夕节。每年的这一天,有情人总会相聚过节。那么,90后的大学生将如何度过七夕?来自大学生聚集的社交平台人人网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90后大学生情侣今天会过七夕节;而在节
- 下一篇
大三学生休学创业将儿时的梦想变成了一份事业
原标题:大三学生休学创业 将儿时的梦想变成了一份事业 “创业不是童话,”26岁的李念坐在自己的航拍公司里诚恳地说。环顾四周,这间工作室看似杂乱实则有序地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飞机模型,真像是哪个小男孩童年时的梦境。而让你更难以置信的是,眼前这个精干的大男孩,去年才结束了两年的休学期,前不久刚刚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将儿时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