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校长相互“拍桌子”让现代大学制度很受伤
8月22日,《人民日报》第六版刊登了《搭好和谐班子 凝聚团结力量——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系列述评之三》,文中提及“因为不团结,某高校的书记和校长拍了桌子、互不相让,两个人坐不到一起,竟然导致学校党委常委会长达一年开不成”。读罢,不禁让人震惊和深思。
震惊之一:书记、校长互拍桌子,如果一开始还可以说二人是坚持己见,那么一年不开常委会,则充分暴露二人的“权力”心很重,谁也不服谁。高校常委会是学校讨论重大决策的重要会议机制,一年不开会得影响学校多少事情!大学治理,绝不容许几个人为了树立各自所谓的“权威”,置学校发展大计而不顾,直接伤及现代大学制度。
震惊之二:书记、校长过分强势,必然导致中层干部慑于书记、校长的“权威”或明哲保身、或见风使舵,助长学校“衙门习气”,该校纪律监察部门未能履行监督职能成为摆设,对学校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震惊之三:上级主管部门监管如此不到位?常委会一年不开,上级部门居然“不闻不问”或视而不见,有些匪夷所思?或暴露出上级部门收集信息的渠道不畅通,或暴露出干预能力有限。
该报道的主旨是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要树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制度自信。针对书记、校长拍桌子,应该有几点反思。
反思之一:常委会一年未开,暴露出学校学术委员会、工会、教代会、董事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表明此类委员会在现代大学地位亟待加强。如果说处在“屋檐下”的小办事员因要养家糊口不能“挺身而出”,那么该校广大高级知识分子也缄默,可见“威权主义”给大学的伤害至深。高校要将学术委员会、教代会、董事会等议事制度落实到实处,根据不同事务属性,实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式下的多元共治。
反思之二:尽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大学“去行政化”,增强大学办学活力,但高校党政一把手严重不和,则上级部门必须主动干预,可以不过分干预学校内部具体事务,但从思想上梳理二人工作关系理应属宏观管理范畴。如果该校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属于公办高校,上级部门不出面斡旋更是说不通。因此,信息化时代,上级主干部门要提高信息收集能力,提高宏观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 上一篇
沪小学“等第制”评价见成效未来推广至高年级
原标题:沪小学“等第制”评价见成效 未来推广至高年级 图说:新版《学生成长记录册》“学业成果”将根据学科特点分项对学生予以评价。 下周一,上海市中小学迎来开学日。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从今天上午上海市教委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小学一二年级将继续深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俗称“零起点”、“等第制”),新版《
- 下一篇
哈佛在华招生翻倍美大学被中国留学生“攻陷”
原标题:哈佛在华招生翻倍 美大学被中国留学生“攻陷”8月上旬,潘石屹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的一句无意之语引发了不少人的兴趣。这位去年向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分别捐助15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的地产大佬提到,“今年哈佛在中国的招生名额翻番,与我们的捐款大有关系”。这让不少网友想起两个月前,在中美两国社交网络上爆红的一份哥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