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学行囊”变形记
■通讯员 张运 陈森青
每逢九月开学季,大学新生的行囊总是引人关注。从多年前的粮票、棉被到现在的手机、电脑,“开学行囊”变形记不仅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点,更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时代变迁。
上世纪70年代
棉被、钢笔和粮票
“棉被、解放鞋、热水壶、旧脸盆,两只装化肥的蛇皮袋就是我的行李箱。”1979年,来自苏北农村的张鹤平考上远在千里之外的哈尔滨某医学院,他回忆说,当时身上最贵重的两样东西是钢笔和母亲托关系才换到的粮票。
“这两样东西很珍贵,一路都随身放在自己的军挎包里。此外,包里还放着临行前母亲给我煮的10个鸡蛋。”他说,那时家里条件好的同学“装备”最多也就几十元,男孩们总爱在上衣口袋插一根钢笔,而手表、皮鞋等,那都是奢侈品。
上世纪90年代
“开学行囊”差异大
“简单的有被褥、衣服等行李,讲究的如随身听、寻呼机等电子产品,但大都比较低调。”1995年考入大学,现任扬州大学水能学院团委书记的李民生见证了高校的多年变迁,他对“开学行囊”也有着特别的认识。
“那时候大学生的生活费大概两三百元,三分之二家里给三分之一自己挣。”上世纪90年代,接踵而来的扩招等高等教育改革,让天之骄子走下“神坛”。从免费到收费,从包分配再到自谋职业,大学生活逐步与现实社会接轨。“也正是从那时起,大学生的生活差异开始逐步显现。”
新世纪初
行李简单,到校置办
“一件外套150元,一双皮鞋265元,一块手表88元,还有两件衬衫。总共花了600多元。那是我去大学的全部家当,也是我从小到大买过的最贵的东西。”2000年,读了一年“高四”之后,李琦终于考上了苏州大学。
“我上大学时全国高校基本上实行了公寓化管理,被褥、日用品都不用自带。行李很简单,生活用品可以到学校再买。当时用手机的人不像现在这么多,一般就是买张电话卡,课余时间给亲人朋友打电话报个平安。当时要是有台电脑,绝对是‘土豪’。”
90后新生代
开学装备花费多
“2008年前后,无可阻挡的90后跨进大学校门,他们开放、前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单反相机逐步成为开学‘标准三件套’。开学装备少则数千,多则数万。”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左红梅感慨万分,“夸张一点,与自己上大学时相比,现在新生的‘开学装备’花费狂涨了近千倍。”
“对很多家庭来说,开学季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烧钱季’。一方面是学生间存在的攀比心理,更重要的是家长对孩子无条件的溺爱。”左红梅对此忧心忡忡,“为了所谓的面子而盲目消费,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也会严重影响学业。”
- 上一篇
大学新生的“尝鲜”之道
原标题:大学新生的“尝鲜”之道 大一是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换的第一年,也是学生最为迷茫、亟须引导的关键时期。本期聚焦大学新生,在与新生相关的学生与生活的一些现象中触摸成长真意。 ■通讯员 吴巨慧 郑玲玲 我的室友我的亲人 室友们怎么了 虽在同一屋檐下,但室友有时候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寝室的几个人,各自
- 下一篇
打好学生人生底色从公民道德素养抓起
原标题:打好学生人生底色 从公民道德素养抓起 一年级新生“蒙正”入学礼之开笔礼 又是一个新学年的开始,在合肥市六安路小学,史硕晨、杨雨欣、王雨佳、丁艺扬等学生一大早便来到校园,主动打扫起教室卫生并出起了新学年的第一期黑板报,不少学生还从家里拿来了清洁工具。在五(8)班教室,墙上挂着的“日行一善”记录册吸引了笔者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