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的未来必告别规模发展思维
李华 绘
■本报记者 刘盾
提高质量是新常态思路下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基调,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树超却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制定“十三五”规划时仍有学生翻番的规划,“这些学校还在用规模发展的惯性思维设计未来”。
近日,首届中国职业教育深圳论坛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召开,25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负责人和企业、行业代表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与高职教育变革”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与会者认为,新常态下,高职院校要提高质量,就必须改革专业设置、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
专业设置响应产业升级要求
“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跟不上产业调整的要求,专业设置和教学标准缺乏有效的动态调整机制,这严重影响了人才质量的提高。”马树超为高职院校开出“诊断书”。
马树超指出的这一问题让不少高职院校警醒。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就把专业从过去的以“建”为重点,转为现在的以“调整”为重点,更加注重专业群的建设。院长张连绪举了个例子:该校的玩具专业过去面向的是传统的玩具制造业,但是这个行业近年来发展形势不佳,学院的玩具专业也跟随着企业“腾笼换鸟”,由过去面向玩具制造等第二产业,转向玩具质量检测等第三产业。正是这一转变,使得学院的玩具类专业发展止跌转升。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总裁王伯庆建议高职院校从需求、结构、生源、培养质量、就业结构等实证研究的数据中找准专业定位,并依此调整专业,决定老专业是并掉还是去掉。“需求分析研究包括国家、地方、行业对学校的定位,以及产业、企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结构分析要细化,要有对应的指标点;生源分析不光是分析招生数据,还要对院校认同度、专业认同度、学历认同度、退学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质量分析则包括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分析;分析就业结构时,要包括就业含金量、行业分布、区域分布、雇主分布以及地区贡献度等方面。”王伯庆建议。
校企合作升级为联合育人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用工荒”的大量出现使得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面对企业突如其来的“热情”,一些高职院校在把企业积极性转化为双方有效合作方面还没有做好准备,“有的高职院校对于校企合作还停留在解决有和无的层面上,认为来了就是好的,未要求引进的企业在育人上发挥作用”。马树超对一些学校提出批评。
在联想集团教育与培训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小飞眼中,联想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硬件建设为主的教学平台能力提升合作;第二阶段是软硬结合的专业建设合作;第三阶段是以软性建设为核心,建立稳定和双赢的合作。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还停留在低层次,这些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每年不仅要花很大精力招人,而且还要花很多经费用于新员工培养。学校培养不出与企业匹配度高的学生,人才标准与企业脱节,课程内容滞后于岗位要求,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素养熏陶不够。”王小飞说出了企业一方的心声。
高职院校如何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拿出更具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呢?王小飞建议,高职院校首先应找准“庙门”——企业中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部门,聘请该部门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校企的人才战略要对齐,学生素质要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匹配,学校就必须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和培训部门深度合作,分析每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工作态度,构建能力模型,双方据此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方案,并就课程内容与结构达成共识。双方共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真刀真枪去练,同时将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王小飞建议。
培养复合型人才应对跨界融合
深职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洪一认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升级和产业跨界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多样化要求,特别是以互联网为纽带的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跨界融合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刘洪一举了个例子,该校电信类专业毕业生最近几年从事传统技术专业岗位的越来越少,绝大部分都在从事和电信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是活的人,而不是死的物,这不仅要求毕业生有技能,还要有智商、情商,全面可持续发展”。
“复合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能力,能适应新常态带来的创新创业等要求。”刘洪一介绍说,深职院以“专业+”来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互联网+”。该校“专业+”复合育人改革的具体做法是:“主干专业+拓展专业”,主干专业占105分,拓展专业占15分,总学分120分,修满方可毕业。主干专业培养专业核心能力,拓展专业培养职业变迁能力、社会普适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培养提升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等能力,深职院建立了协同创新中心、创客中心、产业孵化平台等。
“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最具特色、投入最多,这是高职院校应对新常态新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大有可为之地。”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连绪提出,高职院校要利用好校内实训基地,将基地的功能向科技开发、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拓展,以此深化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张连绪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广东省政府参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小鲁的赞同。他指出,利用实训基地等平台开展实践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注意两点,一要合理配置时间和资源,形成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次序流程;二要充分考虑实践资源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分配比重。
- 上一篇
想要“混”?四道绳索捆手脚
原标题:想要“混”? 四道绳索捆手脚 ■阙明坤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鼓励下,目前不少地区和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在实践中尚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困境。 其一,各种顾虑导致职业院校“不想混合”。当前,对于探
- 下一篇
“六个转变”设计升级版现代职业教育路径
原标题:“六个转变”设计升级版现代职业教育路径 ■刘洪一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南,以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为要求,以我国职教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旨归,推动职业教育在发展策略、实施方式、培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