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有“融通”意识
■张以瑾
最近,不止一次听人说“看书不是越多越好”。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读书人对其所不了解之事的臆断,还是读书人基于个人挫折的反思。也就是说,这个判断在两种情况下是成立的:一是不读书,打心底认为读书没用,自然觉得读得越多越没用;二是死读书,不懂联系,不会消化,经验告诉他读得越多越乱套。
说“看书不是越多越好”的人,在分析问题时显然欠缺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首要一点是要明确你的话语前提和逻辑起点,其次是在表达观点时的审慎态度和批判意识,这样才能求得真知,至少能提出一个有意义的观点或问题。这种精神如果早年的学校教育没有教会我们太多,那么,唯有在持续终身的读书学习中自我追求。
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为什么有些人读了不少书,事实却一再显示,“读书多”对改善其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并无明显作用,以致他们觉得不能再读下去了?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失之于“宽”,二是失之于“窄”。前一种状态是读书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虽然日常勤于阅读,但因为没有目标和方法的支撑,读书始终没能成为其终身学习的重要抓手。后一种状态是读书虽然目标明确,但始终行进在窄窄的轨道上,甚至越走越窄,他看的那一大堆书实际上都在探讨某个专业或某个领域中的问题。
需要认清的是,我们如今面对的是现代知识体系,一方面比古代知识更庞杂,也更系统化、专业化,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知识的人为割裂。经常听到有教育学的硕士生、博士生说“我是学教育管理的”、“我是学高等教育的”、“我是学教育技术的”等,语气中透露着对专业领域的认同甚至是自得,但我有一次忍不住提醒道:“教育学只是一个学科门类,我们可能还要警惕:这样细分下去,我们对教育到底能知道多少?”
当然,我们知道学科、专业、方向等设置都是传授知识和学术研究的权宜之计,目的绝不是要割裂知识、造成条块化认知,这就需要出身于不同专业的人要有扩展和融通意识。英国思想家哈耶克说:“专业研究应当成为为建立一种全面的社会哲学而奋斗的起点,一个人要想使这样的奋斗有所收获,他就必须让自己的研究为自己打开视野,不把眼光仅仅局限于专业学科中的问题。”他认为,真正的学习和研究应该包括三个阶段,即一般教育阶段、专业训练阶段和综合融通阶段。
就目前的学校教育而言,对于前两个阶段都有比较充分的考虑和安排,中小学以及大学低年级致力于通识教育,大学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提供包括学科视角、专业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内的专业训练。相比之下,学校并没有给知识融通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学校教育需要反思和改进的,也是走出校门、依然抱有学习意愿的人需要反思和自我调整的。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所谓“融通”其实就是不以学科、专业为畛域,尽可能广泛地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此达成更为全面的认识。比如,历史学科在讲到明朝灭亡时,会从社会经济和制度角度归结为专制统治阶层的腐朽无能,由此引发导致王朝覆灭的农民大起义和民族矛盾。而气候学则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即中国气候在明末(大约始于1580年)进入了一个小冰河期,这个时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时期,导致灾难连连,激化了社会矛盾。我们无法断言哪种解释更权威,但把这两种解释综合起来,显然能让我们更接近历史的真相。再如,教育工作总在强调“爱”,这没错,但如果仅仅强调“师爱”,将其解读为基于职业特殊性的“奉献”和“牺牲”,又难免让人对教师职业望而生畏。事实上,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领域对“爱”都有很多论述。很多教师都读过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的著作《爱的艺术》,但是如果仅仅从职业需求来理解,认为这是在教我们怎么爱他人、怎么爱学生,那显然错失了他的思想主旨。事实上,弗洛姆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把“爱”看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力量。如果在这个层面理解教育工作,我们会发现,教育其实是在激发我们爱的潜能,然后体现为师生之爱、生生之爱、亲子之爱,以及作为生命个体对他人、对人类社会之爱。
带着融通的意识不断读书,其实是对个人生命状态的持续改善,回答“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胡适在《怎样读书》一文中说:“像旗杆似的孤零零的只有一技之艺的人固然不好,就是说起来什么也能说的人,然而一点也不精,仿佛是一张纸,看去虽大,其实没有什么实质的也不好。我们理想中的读书人是又精又博,像金字塔那样,又大、又高、又尖。”
- 上一篇
“领读者计划”培训北京高校阅读骨干
原标题:“领读者计划”培训北京高校阅读骨干 ■本报记者 王珺 “推进全民阅读,重要的力量在基层,优质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专业队伍。‘领读者计划’意在培养一批根植于社会之中的阅读种子。”在日前举办的“领读者计划”首场培训中,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处长王亦君说。 据介绍,“领读者计划”是“书香
- 下一篇
向上好少年践行真善美
原标题:向上好少年 践行真善美 国家教育部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孙成华、湖南省教育部门领导为夏令营授旗 真善美,陪伴少年前行的道路,是少年前行的勇气,让少年微笑地面对生活、追求理想。弘扬真善美,是我中华少年之重任。 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由国家教育部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主办、教育系统各级关工委协办、重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