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别样军训”让学子迈开青春“正步”
本报讯(见习记者 李澈)“据上级通报,一伙不法分子潜入周边地区伺机从事破坏活动。为协助公安机关实施排查搜捕行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派遣我战术班和格斗班组成特别行动组进行支援。”号令声中,“战士们”奔出基地大门乘车飞驰而去。
这一幕发生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大学2015年学生军训的野营拉练出征仪式上。拉练队伍先沿引水渠旁的公路开展距离6公里的负重徒步拉练,然后乘车前往怀柔区武装部的一处靶场进行本次野营拉练的重头戏——野外露营。“希望通过这种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磨炼意志品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北京大学人民武装部副部长、军训团前线总指挥王欣涛说。
虽然只是一次军训演练,但学生们携带的装备毫不含糊,行军被、脸盆、炊具一应俱全,最轻的背囊也有10多公斤。参加拉练的很多女生“巾帼不让须眉”,背着几乎和自己身高一样的背包,但在行进中却丝毫不落下风。
长途跋涉赶到露营场地后,10顶帐篷已经在等候拉练队伍,但平整土地、铺上防潮塑料布、支起帐篷,最后环绕帐篷挖一条排水沟,这一系列工序都要学生们自己动手。“来这里之前我们训练过两次了,但干起来才发现跟想象中还是有差距。”没几分钟,挖土的学生已满头大汗,手掌也磨得通红。
在各小组热火朝天搭建帐篷的同时,靶场另一侧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埋锅造饭。大家淘米、刷锅、搬砖搭灶台、劈柴,各司其职。辛苦了大半天,即使是掺拌着煳味的米饭,大家的饭盒也很快一扫而光。
晚饭结束时已近21点,稍事洗漱便到了吹熄灯号休息的时间。野营并没有想象中的“以天为被,以地为席”那么浪漫,帐篷搭在旷野中,入夜之后,湿气很重,盖着行军被还能感觉到寒意侵人。“经常在网上看到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在抗震救灾的间隙席地而眠,比起他们,这条件算很好了。”学生们说。
站军姿、走正步、练队列,军训内容的“老三样”几乎构成了近30年来大学生对军训的集体记忆。近年来,各地逐步开始尝试丰富学生军训形式,无线电测向、战场医疗救护、核生化防护等技能型训练项目陆续出现在军训中。据王欣涛介绍,此次学校军训中的新内容其实已经酝酿数年之久,“大学生军训,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础工程。北大历来有重视军训的传统,恰逢今年是学生军训开展30周年,我们希望能做出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的改变”。野营拉练只是变化的一部分,喜欢理论研究的学生还可以围绕国防教育主题立项开展研究;对军事理论有兴趣的同学则可以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从图纸绘制、模型制作到战争模拟的全套兵棋推演流程。
次日清晨,随着嘹亮的起床号声响起,学生们迅速穿衣打包,拔营列队,恋恋不舍地结束了这次拉练。“许多年后与同学们相聚,我一定还会回忆起军训时那一晚对着月光和篝火野炊、睡在自己亲手搭建的帐篷里的情景。”军训学员吴悠说,“很累,但很快乐、很充实,个人意志得到了锻炼,对集体多了一份归属感。”
- 上一篇
重庆确保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原标题:重庆确保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本报讯(记者 胡航宇)针对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学段衔接、医教结合教育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备等问题,重庆市教委近日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全面构建以行政管理为主导、专业引领为主线、学校实施为主体的三位一体随班就读区域管理体制,促进随班就读规范化、规模化、优质化发展。 重庆要求,各区县要依法制定
- 下一篇
对课时“动刀”激活课堂
原标题:对课时“动刀”激活课堂 ■本报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薛丛川 今年新学期开学,浙江宁波鄞州区栎社小学学生的课表发生了“大变脸”:一改过去40分钟一节的标准课堂,最短的10分钟,最长的需要半天。比如每周五上午的“美栎发现课程”,就长达120分钟。 本学期,鄞州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进新课改,积极探索长短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