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教育时评:重振校园书店他扶不如自扶

2015-09-30 09:17:00教育热点
原标题:教育时评:重振校园书店 他扶不如自扶 有记者近日走访北大、清华、北师大等海淀区高校校内及周边的民营书店,发现短短5年时间,它们中近半数者从高校的“文化版图”中黯然消失。其原因就是“经营不下去了”。(《北京青年报》9月28日) 校内书店办不下去的主因有店面租金太高、出版物销售不畅,而政府给的扶持又杯水车薪,还不
原标题:教育时评:重振校园书店 他扶不如自扶

  有记者近日走访北大、清华、北师大等海淀区高校校内及周边的民营书店,发现短短5年时间,它们中近半数者从高校的“文化版图”中黯然消失。其原因就是“经营不下去了”。(《北京青年报》9月28日)

  校内书店办不下去的主因有店面租金太高、出版物销售不畅,而政府给的扶持又杯水车薪,还不一定争取得到。种种不利条件下,店主们纷纷萌生去意。

  身在学府之内,却只能看着书店不断关张,学生们心情自然不好受:“如果连书店这样的‘文化地标’都难以保留,那大学的人文气息又依附在哪里呢?”

  大学生的郁闷可以理解,不能理解的是,若非大学生不上门,更不购书,好好的书店怎么会关门?既称文化地标,却不见文化人上门,如此有地标没文化,留着不也徒有虚名?

  其实,不独校园内,社会上的实体书店大多日薄西山,一则因为买书人少了,今日国人年阅读量之少,同民众平均受教育程度年年上升反差太大;二则由于网络销售兴起,图书售价大幅度打折,对比之下,再上书店购书就有些同钱包过不去的意思了;三则海外书店早已走上多元经营的道路,国内却未见与时俱进,消费人群存量日减,增量无多,终至坐吃山空。

  同样情况在高校内,不但毫无改观,甚至更趋严重。很多大学生阅读面本来有限,且高度集中于为各种“考证”服务的教辅类读物,文化含金量低了,书店想办些沙龙之类也无从下手,总不见得专题组织某项“考证”的“爱好者俱乐部”,彼此交流备考体会,顺便交换下试题?如此活动早就有相应的辅导机构操办,作为其销售的配套活动,校内书店想插手,只怕也无从置喙。

  说到这里,大家想必已心领神会,学府之内文化地标的销声匿迹,根本原因还是校园文化本身的式微。“解铃还待系铃人”,真要让校内书店重现辉煌,大学生必须勤上书店,肯掏腰包。说得再透彻些,即便学府内书店大半关门了,只要上书店的学生一多,销售额和利润总额上去了,肯定有店主闻风卷土重来,生意好了,又何愁租金高昂?“在商言商”,商战失利,还得到商场上去夺回来,因为失去学生而失去的阵地,还得靠学生去夺回来。

  至于政府扶持,不说是否可以依赖,就是应不应该尚可存疑。如果只要挂上文化的牌子,政府就必须给以扶持,那不是政府忙不过来,就是最好干脆重回计划经济时代,让所有类似机构,不管国营抑或民营,统统取得“事业编制”,由纳税人养起来。如此,学府之内人人高兴,文化地标可以永保无虞,哪怕里面空无一人,一天卖不掉一本书。

  如此人为扶持“文化单位”的想法,完全出于对“文化”的误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大致上可以分作两类,一类具有公益性,需要政府扶持;一类属于产业,不但需要自负盈亏,还须缴纳税费。书店无论在校园内外,都属于后者,经营者理当向市场要效益,而不能指望政府扶持。书店经营者也是生意人,虽则可以尊称为“雅商”,但要想在图书市场上存活下来,还需要对经营之道的个人领悟和独特运作。

  总之一句话,校内书店的未来,不是取决于大学生,就是依靠经营者,再不成,就要求两家联手,在双方都还没有穷尽一切办法之前,不要随便向政府发求救信号,“该自己办的,还得文化机构自己办”,这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行政的政府应有的态度。(顾骏 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