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北京团组织:五年千万元培育社会组织好伙伴

2015-10-02 08:45:00教育热点
原标题:北京团组织:五年千万元培育社会组织好伙伴半个月前一次特殊的学习让高志新收获颇丰。这是团北京市委针对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开展的“青年社会组织骨干训练营”。作为北京市京师社会工作事务所的负责人,高志新在这次训练营中不仅学到了政府购买服务、公益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知识,还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社会组织骨干。“这些资源在以后的
原标题:北京团组织:五年千万元培育社会组织好伙伴

  半个月前一次特殊的学习让高志新收获颇丰。

  这是团北京市委针对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开展的“青年社会组织骨干训练营”。

  作为北京市京师社会工作事务所的负责人,高志新在这次训练营中不仅学到了政府购买服务、公益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知识,还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社会组织骨干。

  “这些资源在以后的活动中都能用得上呢。”他说。

  从2010年开始,团北京市委推出了“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项目,通过活动吸引,项目帮扶等方式跟一大批青年社会组织建立了联系。

  骨干在,就散不了

  高志新并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自从2010年“青年社会组织骨干训练营”开展,迄今已经举办5期,累计培训300余人,陆续打造了100家示范青年社会组织。

  “由于社会组织尤其是社会自发生成的社会组织建立时间短,规模大多偏小,组织负责人与组织存续、发展休戚相关,多数是创办人不干了,组织就解散了。”在今年初北京团市委对于社会组织青年群体的大型调研报告中,这样描述青年社会组织的现状。

  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的负责人邓卫东曾经一度面临组织的“动荡”,“之前我们的团队很不稳定,我们的很多老师往往是进来之前觉得这份工作非常‘高大上’,但是真正进来之后却坚持不下去。”邓卫东说,有的老师能坚持一年,有的能坚持半年,最短的只待了半个月就走了。

  这样的状况正是团北京市委所担忧的,也是举办“青年社会组织骨干训练营”的初衷。

  邓卫东也曾不止一次地参加过训练营和团市委的其他培训。“在培训中,我会了解到更多的国家政策,学到更多的项目策划经验,在整个社会组织体系中我会更明白自己的位置。”

  去年在申请政府购买北京文化养老社区服务项目之前,他就和其他社会组织负责人一起接受了培训。原本还觉得准备充分的他在培训中被“挑”出了很多问题,“怎么设定项目,怎么挖掘需求,跟比人比自己的项目有哪些看点?”他说,这些问题,都是他所考虑不到的。

  高志新也有同感,经过培训,他会觉得自己自己项目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都有提高,而这是他带领一个团队继续生存下去的很重要的条件。

  而对他来说,培训还是一个平台,在这里他积累了很多社会组织的资源,在之后的项目执行中,一些社会组织都给了他很多帮助。

  有事干,才能待得住

  曾经,邓卫东一度面临缺乏社会资源,很难有效和服务对象对接的尴尬境地。“最好的资源对接就是政府购买服务。”

  然而争取到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对于那些规模不大的青年社会组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缺乏渠道。”邓卫东说。

  为了帮助这些青年社会组织,团北京市委疏通了一条渠道。

  自2010年起,团市委每年策划、推荐青年社会组织申请市级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服务项目,负责青少年事务相关项目的申报、组织、协调、审查工作;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社区便民服务、社会管理服务、社会建设决策研究信息咨询服务等五方面、40个类别进行申报。

  邓卫东就是通过这样的渠道申请到了北京文化养老社区服务项目。他发现这并不仅仅是一条申请的通道,在通过这个平台提交方案之后,团市委还给予了他更多的帮助,“他们会帮我们查找问题并改进,让我们做的更规范,更好地挖掘到被服务群体的需求,最终被专家认可。”

  “社工大多都是靠着对组织的认同感在坚持,可是不管再怎么爱好,没有活儿干,也是待不住的。”邓卫东坦言,假如没有项目做,那么维持组织发展的资金就无法保证,社工的工资也就成为问题。

  缺钱的感觉,北京和风社工事务所的负责人张潇尝过。

  2014年5月,张潇注册了无业务主管单位的民非组织,专门服务城市街头露宿的人群。那个时候,已经过了一年当中所有的项目申报时间。

  “这就意味着我们一年都没有项目可做,事务所所有的运营经费都得自己凑。”张潇说。

  这时,团北京市委向他伸出了援手。

  2014年底,事务所组织了一项青少年野宿体验活动,团市委提供了5000元的支持,之后又以奖代补给了2万元的奖金,这让张潇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

  今年,事务所申报项目,张潇又卡了壳。“申报项目要有主责单位,但我们注册的却是无业务主管单位的民非组织。”

  团北京市委再施援手,帮他们过了这一关,成功申请到了一项全年服务30个露宿者个案的名为“街角烛火”的项目。

  自从2010年“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项目实施以来,团北京市委指导、推荐、监管的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类项目已累计批复104个,项目资金总额达1600余万元。

  专业化,才能干的好

  “在京的各类社会组织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专业化与规范化程度相对不足,人才队伍的专业资质水平、组织内部治理机制与财务规范化程度均有待提高。”在团北京市委的大型调研报告中,这样描述社会组织。

  而这也是很多社会组织青年面临的困惑。

  2012年,刚进北京市悦群社会工作事务所时,安辰总觉得无所适从。在此之前,她在社区做过3年的社区工作者,服务对象的改变和工作模式的转换让她有些找不着北。

  幸运的是,没过多久,她获得了去北京青少年社团发展促进中心提升的机会。

  “在社团中心经常跟各种社会组织打交道,一年下来接触了得有两三百家,他们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我基本都能了解了。”安辰说,这让她日后在悦群的工作得心应手。

  在那一年里,她不断参与着各种项目,学习各种社工知识,在回到悦群之前,她已经成长为一名专业的社工。

  “我们希望陪伴青年社会组织及其中的从业青年成长,帮助青年社会组织提升专业化、规范化程度,让他们成为一支稳定的队伍。”团北京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除了岗位历练,团北京市委还开展各种职业培训班来提升社会组织青年的专业能力。同时,还会聘请专家,开设新社工入职、实务操作、职业资质等培训课程;与高校合作进行社会工作专业专升本培训、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班,经由团市委、社工事务所推荐,通过相应考试的优秀专职社工,可以在高校进一步深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