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图瓦人也有研究生了”
■本报记者 蒋夫尔
图瓦人,蒙古族的一个分支,现有2500多人,分布在新疆禾木、喀纳斯、白哈巴3个地方的大山之中。由于长期封闭,过去,图瓦人难以走出大山。这些年,随着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高度重视,图瓦人和全疆各族孩子一样,受到了良好教育。教育的发展,让越来越多图瓦人的孩子走出大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日前,记者专程来到图瓦人聚居地采访,看到了大山深处不一样的教育图景。
家门口有了和城里一样的学校
“这是我们新建的校舍,今年政府投入了1200多万元,我们图瓦人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和城里孩子一样接受好的教育了。”禾木村中学校长阿斯力别克兴奋地对记者说。
砖混结构的墙体,图瓦人房屋特有的三角屋顶,校园成了村子里最美的建筑。“1970年建的小学只有4间木头屋,是群众出力建的教室,学生只有20多个。到了1984年,才建成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由于地处大山深处,过去一直靠点油灯,到了2002年,学校才靠自己发电用上了电灯。”阿斯力别克告诉记者,“2009年,学校配备了16台电脑,孩子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多了个窗口。”
当记者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传统的黑板不见了,代替它的是电子白板,教师授课告别了粉笔,点击鼠标即可。现代远程教学设备每天都可接收到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教育资源。
“如今,学校的设备和城里都一样了。”阿斯力别克说,“计算机、实验设备、图书,一应俱全。”
记者在禾木、喀纳斯、白哈巴3个图瓦人聚居的村落采访,说起学校的变化,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
特殊政策扶持确保图瓦孩子上学
“我特别喜欢我的老师,她们不仅对我们好,而且教给我们很多知识。”四年级学生图亚告诉记者。图亚喜欢的老师,是来自新疆各地的特岗教师。
“为了留住特岗教师,我们专门在学校建设了教师周转宿舍,还采取了特殊补贴等措施。”布尔津县教育局局长张东林说,“目前学校有11名特岗教师,这些教师能留在大山里,为这里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打下了基础。”
这几年,禾木村中学教师流失现象得到了缓解,教师队伍学历合格率达到100%。最重要的是学校有了专任美术、音乐教师。
斯琴,禾木哈纳斯蒙古民族乡人大主席。今年51岁的她,是土生土长的图瓦人,说起她的上学经历,除了苦,还是苦。
“那时候条件太差,老师都是代课的,初中毕业后教小学,有的初中毕业后教初中。”斯琴说,“看看现在,条件多好,老师水平都很高,理念也新,孩子们很幸福。”
据了解,为了让图瓦人走出大山,自治区在区内初中班招生时,拿出专门的指标分配给图瓦考生。在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时,也给予专门的指标倾斜。
教育发展改变了大山深处孩子的命运
“我们图瓦人也有研究生了。”采访中,哈巴河县白哈巴村校长塔尔毕亚很自豪。
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教育局局长易安勇告诉记者,目前,图瓦人中出了10多个研究生,是教育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我今年有4个毕业生,其中一个考上了区内初中班,还有三个被哈巴河县初级中学录取,去了县城读书。”班主任殴冬花说。
易安勇告诉记者:“图瓦人的孩子来城里读书,我们会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专门配备教师团队,同时制定培养方案,因材施教,给他们‘开小灶’,有针对性地培养。”
初一学生巴图其其克对记者说:“城里的老师很关心我,得知我喜欢画画,专门指定了一名美术教师指导我。”
图瓦人斯琴高娃今年27岁,研究生。从西北民族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到大山里,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读完研究生,我就决定回来,帮助图瓦人部落发展旅游经济,改变全村人的生活。”斯琴高娃说。
斯琴高娃带领村民创办了禾木图瓦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业,“我的故乡被称为‘神仙的自留地’,风景优美,图瓦人的文化、风俗习惯等,都对外面的人有很大吸引力,发展旅游大有希望。让更多村民参与到合作社里来,能够增加他们的收入,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
“如今,从图瓦人聚集村落里走出去的孩子越来越多,这都是教育发展的功劳。”84岁的图瓦老人图开对记者说,“教育让图瓦人有了希望,我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 上一篇
江苏省教育部共建扬州大学
原标题:江苏省教育部共建扬州大学 本报讯(陈森青 记者 储召生)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日前联合发文,决定共建扬州大学。双方将在提升扬州大学服务区域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等方面共同给予重点支持。 根据共建意见,江苏省将继续把学校列为重点建设高校,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大对农科类重
- 下一篇
中央音乐学院北美巡演团音乐会举办
原标题:中央音乐学院北美巡演团音乐会举办 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孔子学院总部支持,中央音乐学院师生倾情奉献的“金秋的旋律——北美巡演团出访汇报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成功举办。 此次音乐会以“中西合璧、古今融合”为特色,着力展现中国音乐的迷人魅力和当代中国音乐家对西方作品的全新诠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年作曲家于洋为扬